悦 读| 王季迁和张大千
时间:2020-09-01 09:26:12 来源:中华珍宝馆 作者:万君超
王季迁和张大千
/ 万君超
年轻时期的王季迁
王季迁不仅是海外六大古书画鉴藏家之一,也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商人,所以凡是他经手买卖过的许多古书画,及铃有“季迁心赏”“季迁鉴定”“王氏季迁曾观”“王季迁海外所见名迹”“竹里馆”等印的古书画,也应可视为他的藏品。王季迁旧藏 倪瓒《虞山林壑图》
1948年,王季迁携带一批古书画移居香港,翌年定居美国纽约。其中有倪云林《虞山林壑图》轴、陆治《销夏湾图》卷、石涛《山水图》册、王鉴《已丑仿古》册等。王季迁古画藏品中最重要的是宋元,明“吴门画派”、董其昌,清“四僧”、“四王”、吴、恽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
董元《溪岸图》
巨然(传)《湖山春晓图》
屈鼎(传)《夏山图》
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卷
李公麟《孝经图》卷
郭熙《秋山行旅图》
米友仁《云山图》卷
许道宁《秋江渔艇图》卷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卷
马和之《诗经图》卷
赵孟坚《水仙图》卷
佚名《胡笳十八拍图》卷
赵孟頫《谢幼舆丘壑图》卷
钱选《王羲之观鹅图》卷
刘贯道《消夏图》卷
张渥《九歌图》卷
黄公望《陡壑密林图》
王蒙《素庵图》《秋山萧寺图》
倪云林《江亭山色图》《虞山林壑图》
王冕《墨梅图》
方从义《云山图》
许多均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煊赫名迹或传世孤迹。
张大千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因建造巴西八德园和到美国医治眼病,又陆续卖出过一批藏品,其中除了美国和欧洲的博物馆外,私人购藏者有王季迁、顾洛阜、王方宇等人。所以,王季迁收藏的张大千旧藏古书画,一部分是从其他藏家手中间接购得,而另一部分是直接购自张大千本人。
张大千第一次大批出卖所藏古书画,是在他从敦煌回成都后,因亏空大量资金,所以1943年即命门人子侄编撰《大风堂书画录》一书,然后将该书著录的部分书画售出偿债。张大千当年或已悟到,他生财之源的“第一桶金”或是伪赝古书画,其次是他手中之笔(即自己作品),而另一财源则是他“富可敌国”的古书画收藏。所以,当他匆忙离开大陆时,就尽最大可能地带走了一部分的古书画收藏。这部分藏品后来果然成为了他在海外急需用钱时随质随赎的“硬通货”,确有远见。
但是,王季迁仍还是通过自己的人脉为张大千出售了许多藏品,比如顾洛阜最初的经纪人日裔古董商濑尾梅雄,及美国各博物馆东方部的有关负责人。当然,王季迁也近水楼台地购藏了一些张氏藏品。当年欧美的中国古书画价格非常低廉,几千美金,最多一二万美金即可购得今天已近天价的书画名迹。另还有一说,因张大千当年时常去美国纽约,而相关的住宿、饮食、酬应等费用,大多为王季迁“垫付”,后张大千即以托售的部分古书画予以结算。王季迁以藏养藏,在商言商,故张、王两人之间的交易,他人似不宜置喙。
号称张大千晚年的“四大护法”之一(另三位是徐伯郊、沈苇窗、羊汝德)、收藏家黄天才在《张大千的后半生》一书中写道:
“王季迁和顾洛阜是张大千在美国销售古书画藏品的两条主要管道。王、顾两人选购古书画的标准并不完全相同。王季迁对中国美术史上的人物背景比较熟悉,即使同为宋元古画,他不很在乎画件品相的好坏,而比较注重画家作品的稀罕程度。加之,王季迁和张大千很熟,知道得很清楚,有时会向大千指定索购某件古画,大千虽不舍得也只好照办。顾洛阜不会如此‘挑剔’,只要他看中的古画名迹,他都会买下,他财力雄厚,每次选购数量很大。好在大千藏品既多且精,可以满足不同背景买主的需求。”
王季迁购张大千藏品时,用行话似所谓的“挖眼睛”,即单挑选藏品中的某些精品。
1968年,王季迁向张大千提出要购藏董元《溪岸图》,但张大千当时并不想出让此画,因为它是大风堂镇斋之宝之一,且又是好友徐悲鸿的旧藏。所以他就问王季迁“何以指名索购《溪岸图》”。
王季迁只得对张大千说出内情,索购《溪岸图》并非是为了收藏,而是希望日后能有机会将此图捐赠给大陆的博物馆,以便国内的儿子王守坤一家能移居美国。王季迁此言不禁触动了也有亲子离散之痛的张大千,让他感动不已。两人最终议定,王季迁以十件(说十三件)明清书画交换董元《溪岸图》,并名斋号曰“溪岸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