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千传奇 > 人物交游 >
阳泽宇|张大千与唐吉生的艺术交往

阳泽宇|张大千与唐吉生的艺术交往

时间:2023-05-22 09:49:39 来源:张大千研究 作者:

阳泽宇|张大千与唐吉生的艺术交往

\

“于从师之外,尤重同学之间相与切磋,共同钻研,所谓良师益友并重可知。”(张大千《各尽所长 开拓国画——在大风堂同门会成立会上的讲话》)
 
张大千在上海学艺时期,结交众多收藏家朋友,与众友人交游艺苑的佳话不胜枚举。正如大千所言:“予弱冠旅春申,从学于曾农髯、李梅庵两夫子,获识海上文艺名家”。(《王一亭先生书画集序》)本文涉及的张大千海上友人唐吉生(1892-1969),正属民国海上“文艺名家”之列,但对其艺术交游活动的研究是海派美术史尚未挖掘的领域。
 
关于唐吉生(其母亲吴杏芬为著名画家),虽然民国美术史料中对其多有描述,但在相关美术史写作中却并未深入展开。源自共同的艺术收藏志趣,对张大千与唐吉生之间一段鲜为人知的艺术交往活动的研究,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认识近代海派美术的发展。

\

唐吉生(1892.9.27-1969.5.31)
 
唐吉生曾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于海上的画家和收藏家,1922出版的《禹域今话录》,记录了唐吉生艺术生涯的早期状况:
唐熊,字吉生,号神我。安徽歙县人,山水宗石涛、石溪,花卉在八大、白阳之间。间画人物,亦潇洒有生趣,尤善隶古,弱冠即以画鸣于时。

\

刊载于《禹域今话录》中的唐吉生画作
 
唐吉生在二十年代的上海画坛是十分活跃的一位,钱化佛《三十年来之上海》一书提到1909年豫园书画善会发起之时,唐吉生就积极参加书画活动;王中秀先生《时间深处的回响:邑庙豫园书画善会与海上题襟馆书画会会史合编》一文,显示唐吉生作为早期书画会成员的活跃身影;洪再新《中国艺术国际市场之成因:黄宾虹、吴衡之关系考》、《务商、翻译、中国艺术与世界文学》等文章提及唐吉生参与的早期美术出版活动;王高升《曾熙与钱瘦铁的艺术交游》、《一段隐匿于日常信札里的民国书画鉴藏史》等文章对唐吉生的书画交游与收藏活动也多有考证。
 
1931年出版的《唐吉生先生画稿》是唐吉生从民国初期到三十年代的作品结集。吴缶翁题其画“杂清湘画箧中,不辨叔敖优孟”,清道人“高澹之笔,非趋势慕利之子所能知也”,都对唐吉生这段时期绘画给予的评价。张大千与唐吉生合作临摹的《石涛岂敢八大君》也首次刊登在画集中。

\

1928年张大千与唐吉生合临《石涛岂敢八大君》
 
此画首见于2011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四君子: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张大千专场”,现藏于浙江藏家手中,近年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画中有张大千题跋。大千以石涛笔法写两位高士及修竹远山,“吉翁道兄”以八大笔法写巨松顽石。此幅合作绘画曾引起研究者关注,也是张大千与唐吉生交游研究的开始。
 
因唐吉生亦喜好石涛、八大山人等人书画艺术,故与拥有同好的张大千时常互通有无。有多幅传世的张大千画作提到“吾友”唐吉生。1929年冬,张大千题赠给唐吉生画作:
“树色凝深谷,人语落孤峰。倚石觅新句,松风飒然来。清湘老人济游山归来,坐大涤堂中写此。 此吾年前仿大涤子之作,今归吉翁道兄属,己巳冬日,弟张爰。”(中国嘉德2019年秋季拍卖会)

\

1929年张大千赠唐吉生临仿石涛画作
 
1934年张大千《仿石涛山水》提到:
“石涛和尚写陶诗册子,为吾友唐吉翁所藏……时时往来与心,追想其意写此。”

\

张大千1934年仿石涛山水
图片引自《张大千书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

北京故宫收藏《陶渊明诗意图册》之一开
 
张大千临摹此石涛的原作来自于现藏于北京故宫的《陶渊明诗意图册》,清代画家石涛根据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诗意成画,后有王文治依石涛和陶渊明诗画又成诗。在另一幅大千仿石涛《陶渊明诗意图》,更是提及此套册页曾归唐吉生的史实:“《大涤子写渊明诗意 王梦楼题句》为吾友唐吉生所藏,后为人篡去,今不知落何人手矣。蜀人张爰”。
 
张大千对《陶渊明诗意图册》颇为关注,反复研读临摹,对大千早期临习石涛风格作品产生很大影响。当年临写的状态都历历在目,大千笔墨之间传递着当年二人之间的深切友谊。
 

\

张大千仿石涛《陶渊明诗意图》

\

北京故宫藏《陶渊明诗意图册》之一开
 
王方宇先生1988年的文章《张大千先生和八大山人》(载《张大千九十纪念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提到高邕与唐吉生对于民国初期八大山人艺术传播与研究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高邕1921年去世之后,画作陆续散出,郑拙庐在《近三十年中国画概论》中透露了唐吉生继承高邕收藏的细节:
“民国十年左右,唐吉生购得高邕之(1850-1921)所藏石涛八大等明末畸士之作品,先后刊印泰山残石楼,藏画四集共四十册,自此石涛真迹,大行于世,摹仿石涛之风气遂大开。”

\

郑秉珊《近三十年中国画概论》,1942 
 
高邕藏书楼名为“泰山残石楼”,藏画甚丰,多为明清知名书画家的作品。唐吉生利用珂罗版印刷技术,将高邕藏画编撰成册,以《泰山残石楼藏画》为名行于世,先是以单行本出版,于再版中以套装一、二集出版,后又续出三、四集。受到市场欢迎。高邕实为海派的中坚人物之一,其书画收藏也名显一时。
 
19世纪末高邕和唐吉生之父唐昆华便在上海开展书法赈灾活动。有多幅钤有“昆华所藏”印章的藏品曾被唐吉生继承。另据唐吉生之子唐荣锡在《唐吉生家史拾遗》中透露:“1919年由于房地产获利,一次买进高邕之旧藏明清字画四万余元,曾用珂罗版影印四十册”。
 
事实上,唐吉生亦将部分家藏字画放入“泰山残石楼藏画”系列出版中,如收录在1919年出版的《八大山人真迹》第一集中的《仿倪云林山水》即是一例。

\

唐吉生之父唐昆华旧藏八大山人作品
 
年轻时代的唐吉生得以有机会跟随高邕之学习书画及鉴藏知识,深受其艺术思维的影响。1913年,年轻的唐吉生将自己收藏的高邕之扇面作品以《聋公墨宝》为名出版,杨逸在题跋中说到:“聋公之画清奇劲健,融会于石涛八大诸家。唐君吉生英年善画,深为聋公所契”。


1922年,桥本关雪在唐吉生家见到高邕画作藏品,感叹道:“李盫能书,有李北海之风,当时余未知亦能画。近年又游沪上,吴杏芬女士家见唐吉生所藏聋公墨宝,···于明清名家之中多无逊色。吾邦人知有吴昌硕,未知有李盫,李盫最爱清湘及八大山人,实有所据也”。(《张大风山水册》桥本关雪题跋)


唐吉生好友钱瘦铁(1897-1967)在文章《上海美术家的生活》中也提到高邕之对唐吉生带来的影响:唐吉生为人聪慧正直,与他相交往的都是海内外名士。受到母亲的传授,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学习作画,甚好书画,收藏古画甚多。书法受到高邕的秘授,其字有苍浑古秀之风,深得魏汉时期书法之堂奥。画作高古,颇似徐青藤、八大山人。(载《中央美术》杂志1926年11月12卷11号,中文译本见山西唐风印学研究院晋阳印社主办《印象》杂志2020年6月庚子春夏卷,堀川英嗣撰文,石雅茹翻译)


钱瘦铁发表以上文字的1926年,受市场追捧的《泰山残石楼藏画》第一集、第二集经重新包装,再版发售,唐吉生邀请好友钱瘦铁为第二集题签。
 

\

1926年再版的《泰山残石楼》
 
1921年高邕之去世之后的十年间,围绕泰山残石楼藏品,留下了收藏史上的数段佳话。1922年年底,张大千通过唐吉生得到高邕曾收藏的《墨荷》,张大千篆书题“高聋公旧藏。壬戌之十一月得于扈,大千题记”。此作曾刊载于《泰山残石楼藏画》第三集《八大山人书画》。画上有鉴藏印“高邕”、“大千好梦”,此画后辗转流传至陈碧承(1904-1998)之手。

\\

八大山人《墨荷》,朵云轩2012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古代书画专场
 
从1921年张大千为高邕临《瘗鹤铭》所作题跋来看,大千对高邕评价甚高,诗跋曰:
“聋公墨妙人间少,曾李吴王亦共推。一抚君书一惆怅,它年倘化鹤归来。辛酉年十一月初,大千居士爰。”

\

1921年张大千为高邕临《瘗鹤铭》所作题跋
 
1926年唐吉生《泰山残石楼藏画》第三集《八大山人书画》,归大风堂所有,刊行在1930年《石涛和尚八大山人山水精品》。此套册页后流传至苏州,现藏苏州灵岩山寺。同时入藏大风堂的还有收录在《泰山残石楼藏画》第三集《元人无款山水卷》,收入《大风堂名迹》第四集。

\

《大风堂名迹》第四集作品二十三号,《松壑鸣泉》
 
通过购藏高邕的泰山残石楼藏品,张大千与唐吉生之间的交往愈加频繁,众多藏品陆续进入大风堂名下。颇为有意义的是,在1929年唐吉生策划的《泰山残石楼藏画》第四集新版中,更有大千藏品的加入,使二人后期收藏交流活动充满互动性,同时也使得唐吉生继承的“泰山残石楼藏品”更为丰富。如张大千极为欣赏的石涛《山水册页十二开》,评价其“画境之高远,题语之离奇,洵为大涤子平生得意之作,而其尺寸之大,尤所仅见。恐从事搜求,终无有出乎其右者”。(1928年《大风堂藏画大涤子册之一》)
 
此作于1929年在《泰山残石楼藏画》第四集中出版。唐吉生对此册极为珍视,临摹其中一开作品刊于1932年《天津商报画刊》第6卷第5期。此套册页于1948年通过王季迁入藏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王季迁读画笔记》第307页,William Francis Warden基金购买(48.11.1-12))。张大千1978年出版的《清湘老人书画编年》亦收录此册页。

\

石涛《山水册页十二开》,左下角钤印“大千好梦” 
 

\

唐吉生摹本,1932年《天津商报画刊》第6卷第5期
 
联络张大千与唐吉生二人的关键人物,正是张大千的老师曾熙。我们从《曾熙书札》(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12月)中刊载的曾熙至张大千、唐吉生多封书信中获得很多信息。曾熙是二人书画购藏的重要联系人,见证了在共同的交友圈活动中,师友之间持续不断的书画交流历史。

\

曾熙给唐吉生信中告知,张大千在回四川之前,有两幅新购藏的画作,约唐吉生前来观看。可见彼此之间有较多的来往。(《曾熙书札》致唐吉生书之二,此信可能写于1922年年初。) 
 
1923年十月至唐吉生信中,曾熙提到“颠道人,季爰欲以百二十番请让。”张大千想要出资购买的正是唐吉生收藏的《颠道人花果册》,此画刊载于此前已出版的《泰山残石楼藏画》第一集单行本。曾熙信中感谢唐吉生“承赠印画”(致唐吉生书第十七)一语正暗示出,彼时如张大千一样的藏家,很有可能正是首先通过唐吉生主持刊行的《泰山残石楼藏画》系列出版物中见到众多藏品。从这个角度也可说明,在民国书画收藏交易中印刷媒介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到1924年中秋之时,张大千的愿望得以实现,颠道人册页入藏大风堂。曾熙致唐吉生信中还记载了交易的具体数额“洋币百二十番”。

\

张大千在得到此套册页后的1931-1932年间,携册邀请黄宾虹、潘飞声、王个簃、陈定山、谢玉岑等诸位师友观摩题记,将每开绘画皆配以不同名家题跋重新装裱,诗文书法与颠道人绘画交相辉映。张大千对此册十分珍赏,其中不仅加盖张大千多方鉴藏印章,还有吴湖帆极为珍视的作品才会钤盖的“铭心绝品”。图左侧为陈蝶野的题跋,提到“颠道人此册原藏唐吉生君处”。(开拍国际拍卖公司2021年秋拍“有美:中国书画夜场”拍出此套册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