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千传奇 > 人物交游 >
她让张大千魂牵一生!大千赠「平生第一知己」的巅峰画作,秘藏75年再现

她让张大千魂牵一生!大千赠「平生第一知己」的巅峰画作,秘藏75年再现

时间:2021-11-22 09:43:48 来源:展玩 作者:展玩团队

  她让张大千魂牵一生!大千赠「平生第一知己」的巅峰画作,秘藏75年再现

\

张大千·夏山高隐图·1947

📍北京|中国嘉德2021秋拍
 
上海,石门二路。
民国时这里叫卡德路,门牌158号所在,是六幢相连的洋房,隔着高墙能看到一棵高大的广玉兰树。
上世纪40年代,张大千就住在能看到这株广玉兰的底楼房间,约莫三年的时光。
这是旧上海大名鼎鼎的宁波小港李家,与张家世交,府上三小姐李秋君,便是大千口中平生第一知己

\

△ 上海石门二路158号,李公馆旧址© 百度街景
1948仲秋,李公馆内宾客济济一堂,热闹非凡。
客厅里点着一对巨型红烛,烛光映着墙上挂着的一幅红底洒金的寿字,客厅中央摆着几桌酒席……只见两位寿星,一位穿着墨绿印花的旗袍,脸上敷着淡淡的红粉,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上去只有四十岁左右;另一位身穿深咖啡花呢长衫,一连络腮胡子,下巴的胡子垂下来足足有三四寸长,胡子的颜色呈花白色。
这两位,就是张大千李秋君。各路好友相聚在此,为的是庆贺两位寿星的五十寿辰
谁都知道,秋君是张大千最珍视的红颜知己,尽管未曾有一纸婚约,但秋君对大千无微不至的照拂几乎无异于在尽一位贤妻的责任,两人在艺文上的相识相知,更被引为一段艺坛佳话。

\

△ 1948年5月,大风堂同门会上海分会贺张大千五十寿辰合影。前排右七为张大千,右三为李秋君

那三年对张大千来说,因为李秋君的存在更熠熠闪耀。
1946年,大千从四川飞抵上海,大风堂就设在李家,主要由秋君与其兄祖韩为其操办一切事务与起居日常。10月,张大千在沪上的第一次画展,轰动整个上海滩,李府因此常满旧友新朋。
五十寿辰前一年的初春,张大千特别为秋君精心画下一幅山水巨作——
画作临自元代王蒙《夏山高隐图》,而以张大千彼时特有的笔墨深厚、境界开润、生气勃勃的青绿山水面貌呈现。右上角题识:黄鹤山樵夏山高隐图。丁亥四月既望,欧湘馆中临奉。秋君大家博教。大千张爰。
那次隆重的寿辰后没多久,张大千便动身前往四川,未想,这一去竟与秋君再无谋面
大千先生此后辗转于印度、巴西、美国、台北,而秋君一生未嫁。
1971年,李秋君去世,张大千第二年才在美国得到消息。
而那件《夏山高隐图》,为秋君妥帖珍藏了半生。
张大千 致李秋君夏山高隐图 1947年作设色纸本立轴  161×63cm 9.1平尺中国嘉德2021秋拍

\

上世纪90年代末,对大千先生致力甚深的艺术史学家傅申先生曾展示过一张40年代的旧照片,照片中正是这件隐匿许久的画作。他曾慨叹:这张画从未曝光,不知真迹尚在人间否?
而事实上,此件巨作于90年代初从李家释出,曾在香港集古斋展览前昙花一现,即为藏界传奇人物赵汉钟先生收入容斋秘藏,而后为知名收藏家谪仙馆主求得,低调保藏至今,鲜为外界知晓。
谪仙馆主即为香港著名导演、摄影家杨凡先生。对于张大千画作的收藏而言,谪仙馆之名几乎富有一种象征性的意味,追溯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上所有重要的张大千精品,有极大部分都曾为谪仙馆旧藏,包括多件之后破纪录的名迹,如2016年在香港苏富比以2.7亿港币成交创下大千作品最高纪录的《桃源图》,以及刚刚上个月香港苏富比拍得2.15亿港币高价的《春云晓霭》。然或许,当大家得知大千先生这个极为经典的镜头即为谪仙馆主杨凡先生所定格,似乎又不得不相信冥冥之中总有召唤。

\

谪仙馆主为大千先生造像

自大千挥毫,倏忽75
如今,这件张大千题赠给平生第一知己的皇皇巨帙,在神隐75年后终于现身——1210-13日,中国嘉德2021秋拍将重磅呈现此幅张大千致李秋君《夏山高隐图》127-9,还有机会在嘉德艺术中心的预展中见到它。一笔一毫,至为经意,承载的是大千与秋君逾半世纪的温婉情谊,更是李氏家族与张大千两代交谊。
它见证着张大千自敦煌、西康归来,摹古作品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时刻,也反映了他对元四家中王蒙的推崇与深研,此幅《夏山高隐图》,无疑是他以古为新的巅峰之作
此番现身,无论作品本身,亦或其间人物的羁绊,与藏者的珍视,皆可谓传奇。
目睹此作,耳畔仿佛响起大千的那一句:
若问我谁是我的知音,我会毫不犹豫地答复说:李秋君!’”

\\

题 识:黄鹤山樵夏山高隐图。丁亥四月既望,欧湘馆中临奉。秋君大家博教。大千张爰。

钤 印:张爰、大千居士
鉴藏印:谪仙馆
本幅谪仙馆主题大千居士夏山高隐图神品。谪仙馆藏。钤印:谪仙、凡
签 条:
1.谪仙馆秘藏大千居士夏山高隐图神品。钤印:谪仙
2.大千居士夏山高隐图神品。钤印:谪仙馆
出 版:
1.《张大千学术论文集》,第151页,《王蒙笔力能扛鼎六百年来有大千—大千与王蒙》,历史博物馆(台北),1989年版。
2.《壬申新春书画展》,封面,图编1,集古斋(香港),1992年版。
展 览:“壬申新春书画展”,集古斋(香港),1992年1月15日至31日。
 

1.

 
旧时上海,几乎无人不知李家,来自宁波小港的名门望族,在沪上累代经营,是一度垄断上海沙船业的工商巨贾,经营行业遍布。

张大千年少还未成名时,通过二哥张善孖结识了李氏家族。算起来,两家多年至交,秋君父亲李薇庄是同盟会元老,家中七个儿子、四个女儿,李秋君排姐妹第三。

1919年,刚刚21岁的张大千随二哥从日本返回上海,秋君胞兄李祖夔亲自去十六铺码头迎接,当晚,秋君亲叔李徵五又在功德林特别招待了张家兄弟一顿素宴。

大千与秋君的初识,大约就从这时开始。

\

年轻时的张大千(中)
 
受长兄李祖韩的影响,秋君自小热爱画画,当年她也是沪上有名的才女,诗词书画皆能,在自家设画斋为欧湘馆

1945年-1948年间,张大千每每来沪便由祖韩与秋君接到李宅,有专门的房间和画室。在李家,秋君对大千无微不至地照顾,按大千先生自己的回忆:

李府大家庭的规矩,财产划分,在外赚了钱,也要提出一份缴为公用,我是住在李府的常客,我在他们家就是三小姐的客人,三小姐就拿私房钱多缴一份。三小姐的车子、车夫是给我使用。而我的穿着,都是三小姐亲手缝制,照顾饮食,做我爱吃的菜。

李秋君好似将所有温柔都给了大千,在其胞弟李祖莱独子李名邺的印象里,秋君姑姑并非细软如沪上女子,倒是继承了旧式宁波女人的习惯,性格一向豪爽。

她并不是享受锦衣玉食的闺阁小姐,在时代的洪流中,李秋君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活动。她不仅是上海中国画院的画师、上海女子书画会会长,还曾创办上海灾童教养所,是上海市民主妇联执委、民盟盟员。

“……(秋君姑)交际场合从不出入歌榭舞厅,除了在全女班(如女子书画会)聚会外,不喜欢在女人堆里聊家常,通常与男人们一起谈局势(指当时政治、社会形势),谈市面(指当时金融、股票、期货、房地产等趋势),更像现代版的女企业家、女强人。

\

△ 1946年张大千与李秋君、李祖韩、钱瘦铁、周鍊霞等

\

1947年,张大千在成都昭觉寺课徒

由于长住李府,大风堂画室相当于设在李府上,凡来大风堂拜师的学生,先拜张大千,再拜李秋君。甚至李秋君还可以代大千决定收不收弟子,学生们都尊称她一声三嬢嬢

每日早上九点,张大千就在那间望得到广玉兰的房间里作画。

“……先用木炭勾线、打稿,或者将隔夜未完成的画先着色。从下午开始,如果没有其他事,秋君姑基本上在张的左右,看他作画的全过程。傍晚时分宾客盈门了,有书画界的朋友如常客谢稚柳、陈巨来,也有学生如常客陈从周、糜耕云等,这时张大千会高谈阔论,评述自己的作品,也谈别人的作品,众人当然从中吸取养料,秋君姑得益最多。

彼时张大千经历丧偶,又患糖尿病,秋君极尽悉心照料其一切茶饭药饮,大千的两个女儿也过继给了李秋君;大千画展各种事宜也由秋君操办,两人常一起切磋书画,亦师亦友,早已超越了男女之情。
 
恍然近三十年,大千与秋君都从青葱少年成了半百的中年人。

五十寿辰那天,陈巨来特地送上一方亲刻的百岁千秋,取的便是两人名字,他们约好了要一起用此印合作一百幅画;也是在那一年,两人在静安公墓买好墓地,互为对方写下墓碑

很久以后,张大千回忆起在李府初见秋君,还记得当时美好。在晚年与李家亲友的信中他写道:三小姐诚为兄平生第一知己。自二十二岁于云书大伯府中一见倾佩,订为兄妹。

\

↑ 为李秋君所治“迟秋簃”印 1948年陈巨来为祝张大千、李秋君五十寿诞治“百岁千秋”印

2.

 
上世纪40年代,正是张大千人生中大放异彩的高光时刻,也是他在艺术世界开天辟地的关键时期。

1946,《民国日报》第一时间发布消息——时隔八年,上海滩再度迎来张大千的展览

据说,这场为期三日的展览连日往观者,极为拥挤。展出作品瞬间预订一空,求者仍重,一时洛阳纸贵。

194759日,一场更为隆重的张大千近作展在上海成都路中国画苑开幕——82件精品新作,还没开幕就快被订完了。

当年展出之作,皆为大千先生自敦煌归来后盛年创作的铭心力作。四十年代初前往敦煌潜心临摹壁画的经历、对五代唐宋元高古名迹的追索,为张大千的艺术创作注入了前所未有的能量,令沪上藏家耳目一新,竞相抢购。当时画坛流传着一句诗,将大千先生比作“画中李白”:欲向诗中寻李白,先从画里识张爰。

\

1947年,张大千近作展览目次

此前,张大千先是前往甘肃、青海等地,花了整整两年七个月的时间考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与佛像,十六国、北魏、北周至隋唐、五代、宋、元等各朝壁画临了个遍,因此眼界大开,创作画风亦为之一变。

在收藏上,他将眼光转向五代宋元名迹。1945年冬,抗战胜利,张大千立刻取消了原本赴新疆考察石窟的计划,风尘仆仆赶往北平——为的是第一时间搜购战时散落于民间的古画名迹。

那一年,张大千一掷千金,买下五代董源巨制《潇湘图》与《江隄晚景图》。他深深感叹予得《江隄晚景》《潇湘图》后,大悟笔法。在不断上溯的过程中,与古人“血战”的张大千借古开新,逐渐突破藩篱,辟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
 
张大千的山水艺术,随之达到了成熟的巅峰时期——笔墨深厚、境界开润、生气勃勃的青绿山水,正是彼时山水成熟期的特色。后来秋君能画大型山水与青绿,很大程度上也出于那几年张大千的熏陶。

也正是以49岁的精到笔力,张大千为李秋君画下了这件精彩无比的山水巨作——《夏山高隐图》。

美术评论家黄蒙田先生所说,面对着大千此作,呼吸到一股秀丽、幽深的气息,仿佛进入清凉的层峦叠嶂境界,胸襟大为开朗。不啻为张大千进入艺术成熟期后极为稀见的铭心极品

张大千 致李秋君夏山高隐图局部

\\\\\\\ 1947年亦被公认为大千先生盛年摹古创作的巅峰时刻。

细数那两年所创制画作,名品辈出——1947年绘《临北苑江隄晚景》在中国嘉德2017年秋拍中,以1.3225亿元成交1946年绘《仿巨然晴峰图》,在中国嘉德2016年秋拍时以1.035亿元成交。此外,《湖山清夏图》《太乙观泉图》《夏日山居》等皆是创制于1947年的赫赫名作。

\

张大千《江堤晚景》1946年作187.5×120cm

此件摹写自黄鹤山樵——元代王蒙的《夏山高隐图》,当年张大千从著名文物鉴赏家韩慎先处借临,如今真迹藏于故宫博物院,被定为一级甲等。

初望气韵,大千此幅《夏山高隐图》已不输王蒙山水壮美撼人之势,再细看笔墨与布景,又不完全似王蒙,化作了大千笔下独有的样貌。

\

元王蒙《夏山高隐图》故宫博物院藏

\

 元 王蒙《夏山高隐图》
张大千《致秋君夏山高隐图》



傅申先生曾专门写到这件《夏山高隐图》:若与原迹比较,也有若干变动,最大的不同是将近景的空间距离延伸了,中景的山和泉水又拉近了,流泉扩大成布网状,山石的造型和皴法也有细微的变更,林木屋宇也都参有己意。因此,严格来说,这是借用了王蒙的章法结构,自运而成的作品。

黄蒙田先生评论此作:“《夏山高隐图》,林木重叠,山势深远,曲径环绕,笔墨方法变化多而又被统一在他的个人风格。当大千写青绿山水时,黄鹤山樵的画法己经够充实和多变的了,但大千似乎有意使它更丰富,用墨的厚重和干湿浓淡交替同时带出表达对象质感的笔路,而皴擦的用笔同样引出墨的韵味和色的清润,加强了夏山的季节感。这种情况说明了,大千的传统功底之厚实在令人吃惊,已经到了在许多场合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和到了可以从心所欲,挥洒自如的程度,甚至到了晚年的大泼墨和大泼色,其实也是长期对传统探索积累发展而来,那就是人们所说的从传统到现代了。”

这就是张大千临古的高明之处,如黄蒙田所说,张大千不是沦于食古不化、被古人牢牢束缚而成为保守主义者的画家,他摸透、累积了古人的经验,真正化古人为我有,创造自我独立之风格

再细看画卷,草堂之内高士身着便服于榻上抚琴,童子捧盘侍奉左右,这或是大千在百年后呼应王蒙的自我写照;而林间小路上,捧敕征召而着官服之人变身为山中隐士,或可理解为此时大千对功名并无意愿。

\\

张大千致李秋君夏山高隐图局部
 

3.
 

张大千一生酷爱王蒙

以傅申先生的说法,“石涛可以说是大千先生致力最深的明清时代画家,而在元代画家中,大千居士喜好,推崇并学习的画家虽不少,但除了赵子昂之外,能够列入他所酷好的画家,则非王蒙莫属!……事实上,在元代画家中,最适合大千先生性向的是王蒙,他最喜好的是王蒙,收藏最富的是王蒙,功夫下得最深的是王蒙,得益最多的也是王蒙。

早在21岁时,张大千随恩师去著名收藏家狄平子处观平等阁藏画,有幸见到被董其昌评定为天下第一王叔明《青卞隐居图》,受极大震撼:皆一时妙绝之尤物,王树明青卞隐居尤为惊心动目!

这颗种子在40年代爆发,张大千钻入王蒙的世界,反复临奉了一大批王蒙的作品:《青卞隐居》《夏日山居》《春山读书》等等。他说:元四家中以黄鹤山人法门最为广大,明清作者无不师之。即不羁如方外二石,亦不能越其藩篱也。在他所收藏的宋元书画中,也以王蒙最多。

\

元王蒙青卞隐居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大千在1947年为秋君所写的此件《夏山高隐图》,王蒙真迹原为著名鉴藏家韩慎先在琉璃厂购得,引为镇斋之宝,更以此为斋名夏山楼,自号夏山楼主。

六百多年前王蒙作此画时正是57岁,亦是创作盛年。此图当年为其友人“彦明征士”而作,也代表了王蒙画风成熟时期的典型风格,既模仿五代董源、巨然的山水画风格,又自出新意,这恰与张大千撷取各家之长为个人风格服务一致。

1947年上海“张大千近作展”清单中,也能看到一件“临黄鹤夏山高隐”,但并非赠与秋君此幅,而是另一件尺幅更小的佳制,曾在2008年香港拍卖会中露面。而此幅为秋君所作,定是更为自珍,才不愿作价出售。

\

张大千致李秋君夏山高隐图题识

4.

 
画下《夏山高隐图》后那年盛夏,张大千前往西康采风。(中国原省级行政区,中国西南部,省会曾设于康定、雅安等)秋天,他将西康之行所作诗画整理成《西康游屐》,由李秋君联系出版。

这份在上海精印的珂罗版《西康游屐》,封面题字和目录,正是李秋君端庄娟秀的楷书。

那一年,张大千举办第四次婚礼,也是李秋君帮着一手操办。她亲自将张大千的手交到新娘徐雯波中,说大千乃是国宝,定要极力保护

\

李秋君为张大千题《西康游屐》

春去秋来,1948年张大千夫妇再度动身准备前往成都,离沪前夕,李家特地在卡德路老宅设宴为他饯行。得知消息,大千先生的沪上好友与弟子纷纷前来送行,这张合影中共27人,除了梅兰芳、张乃燕、谢稚柳、顾青瑶等少数挚友外,大多为其弟子与李秋君家人。这大概,也是大千先生在上海滩最后一张合影。

此后,张大千在香港举办画展,又前往台北、印度办展,随后举家迁居南美,尔后在巴西圣保罗辟建“八德园”。

据说,后来张大千每到一个国家旅居,就会收集一点当地的泥土装在信封里,期望有一日三妹亲展。他也曾邀请秋君前去巴西,但秋君回绝了。

直到大千去世,大大小小的信封累积了十几个,但都未被打开过,李秋君最终也没能亲展。

两人自1948年一别,再未见到。

\

△1948年海上文人在李秋君府上送别大千去成都时合影。第一排左起第六为李秋君,右起第四为张大千。
 
1971年,李秋君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溘然离世,家人不敢将此事告知大千,一直到第二年夏天,张大千才在香港画展时得知了这一噩耗。

痛心无比的张大千写下一封长达八页的信,致李祖莱夫妇:古无与朋友服丧者,兄将新丧报吾秋君也!呜呼痛矣!兄之于三小姐,视之若妹,敬之如师,今与弟通信,犹如见秋君……”

李名邺后来谈及,秋君姑姑收藏张大千的画颇丰首先便是大千所赠。“大千所赠之画,最精彩的是三件大幅山水中堂,即两个女儿在过继时各有一幅和为秋君姑五十寿辰所作。”

如今所见大千历年赠秋君作品,无不精绝。30年代末,大千深陷旧京,仍绘《松下问道图》遥寄沪上;又有1939年绘《大千纪游》书画成扇十二柄1947年《李德裕见客图、1948年《江南旧游》图卷、《秋水春云》等,皆是张大千笔下盛年风貌,然而无论尺幅规模还是用心程度,此幅《夏山高隐图》无出其右者。

\

《大千纪游》书画成扇十二柄1939年绘
 

5.

 
《夏山高隐图》在李秋君家中被妥帖珍藏了半世纪,直到秋君去世后,此画才于九十年代初低调现世——只是极为短暂,如昙花一现。

彼时李氏家族释出两件大千先生宝物,除了十二把书画成扇外,还有一件便是此幅临王蒙《夏山高隐图》。

1992年香港《集古斋》举办壬申新春书画展,目录封面即取自此幅。不过,展览前夕,这件大千巨作便为容斋主人、香港著名收藏家赵汉钟先生一眼相中,率先入藏。

\

集古斋(香港)《壬申新春书画展》封面,1992年版

\

《张大千学术论文集》,1989年版
 
容斋主人是大千先生十分信赖的好友,多进出摩耶精舍,早年来往于大陆与港台,也常为张大千与亲友搭桥传信。当年张大千怀念身处内地的挚友,便特作三幅泼彩山水,请赵先生带给谢稚柳、方介堪与陈巨来。

张大千的《灵岩山色》、齐白石《九秋图》《可惜无声》,皆曾为容斋旧藏。

“容斋”主人与谪仙馆主亦为密友。“赵先生在收藏界确实是难得一见的翩翩公子。求画绝不斤斤计较,易手亦不长吁短叹。”之后,张大千这件《夏山高隐图》终于辗转入藏谪仙馆。

二位传奇藏家对此作秘藏之深,鲜有人知晓。甚至,九十年代末,艺术史学家傅申先生曾向谪仙馆主人展示一张旧照片,照片中正是隐匿已久的《夏山高隐图》,当时,傅申先生说,这是四十年代的旧照,异常珍贵,得来不易,而这张画从未曝光,不知真迹尚在人间否

这一切都映证着谪仙馆与摩耶精舍之缘。张大千及其夫人许多为人所熟知的经典影像都出自谪仙馆主杨凡先生的镜头,他与大千先生及其家人有着深厚交谊,也因大千先生打开了艺术收藏之门。杨凡先生还记得,第一次真正接触中国画,就是在考古学家郑德坤教授家中看到的一本精美绝伦的《张大千画》。

冥冥中似有缘分,早在1982年的夏天,在台北历史博物馆秦景卿主任的引荐下,谪仙馆主人第一次入摩耶精舍,为大千先生拍摄写真。

彼时,已是张大千人生中最后两年时光

谪仙馆主亲撰《七十五载一回首》,追忆逝水年华,记录了这段传奇胜缘。香港艺文杂志《明报月刊》今秋十月号刊发此文。

谪仙馆主的中国画艺术收藏由此发蒙。谪仙馆珍品如云,所藏张大千精妙之作更是丰厚,追溯艺术品市场中大千名迹,多经谪仙馆主之手释出。除了前文提到的《桃源图》、《春云晓霭》等,谪仙馆旧藏的众多大千作品皆曾突破纪录,1962年试验泼墨略施浅绛的《青城山通景四屏》、1975年创作的《泼彩朱荷》,均是当年震撼海内外的经典巨制;而如《沧浪渔笛》《加州夏山》《忆远图》《红拂女》《春云晓霭》《自画像与黑虎》这般大千名作,更是不胜枚举。

 \

△ 张大千《桃源图》同为谪仙馆藏香港拍卖会2016年春拍,HKD2.7亿元
 
如今,赠秋君深情之作《夏山高隐图》再度露面,又将迎来怎样的际遇?


人去人还在,文学和艺术是何等的丰盛。《夏山高隐图》绘制于丁亥年四月,抗战胜利后二年,既是歌舞升平却又动荡不安,如此复杂心情之下,大千先生创出此巨作,却又因缘际会,深藏不露,时至今日,屈指一算,回首恰是七十五载整。(谪仙馆主语)

\

陈巨来治“谪仙馆”印
 


 
 
 
张大千《我的知音李秋君》
李名邺《时代变迁忆家史》
谪仙馆主《七十五载一回首》
沈玮《黄鹤山中寻真法欧湘馆里起大风》
包立民《张大千与李秋君》
王中秀《张大千年谱笺证三则》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