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风传承 > 大风堂弟子介绍 >
“国手”何海霞:金碧青绿山水大家的俯仰人生

“国手”何海霞:金碧青绿山水大家的俯仰人生

时间:2022-03-16 13:05:06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刘爽

 “国手”何海霞:金碧青绿山水大家的俯仰人生

\

▲艺术大家何海霞
中国画的“全能冠军”
“他的艺术是征服的艺术,他的存在是一种震慑。 真正的中国山水画,何海霞可能是最后的一个大画家。”这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1992年5月读何海霞画册所感。那时,何海霞已经去了北京,贾先生感叹,自古长安难留客,他们终究在一个完整的城墙圈里失之交臂而过。
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何海霞在故乡北京意气风发,正“占领墙面”,屡屡创作出庙堂之气的金碧青绿山水巨作。“好了,活着画着,谁也不多提他;提他谁也心悸。”平凹先生又说。
1998年,何海霞先生九十高龄终止艺术和生命。2018年,则是他的110周年诞辰。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于4月14日举办《梦幻成真——纪念何海霞诞辰110周年精品展》,展览共展出作品110余件,主要为何海霞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的代表作,主要聚焦何海霞80年代重回北京后的作品,题材丰富多样,包括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力求全面展现何海霞“师造化”、“师己心”阶段的艺术风格特征。

\

▲何海霞诞辰110周年研讨会

\

与展览同时开启还有一场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研究者纷纷评析何老的艺术价值进行缅怀。再次将这位艺术大家推到人们面前。
文化学者王鲁湘说何先生作品有“庙堂气”;批评家潘洁兹何认为何老是中国画的全能冠军:无论对于唐宋院体画,元明清文人水墨画;对于小青绿、大青绿、金碧、泼彩、泼墨和水墨浅绛都是才能兼具的国手;其学生史论研究者李德仁则认为:他所创造的中国重彩写意山水,超越了历代流行的工笔重彩山水、水墨与写意山水、水墨淡彩山水,完成了重彩与写意的结合,把中国画传统的发展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进展,在美术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评论家程征先生也认为其作品洋溢“王者气”,著名画家赵振川则认为“他是一个具有超强绘画能力的人”;陕师大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画家徐步认为”何海霞是一个既重视绘画实践,又能自觉进行理论总结的画家,并在其专著《中国山水画论研究》中,对何老的画语录进行了深入分析。”……
出身于张大千的大风堂,成名于长安画派,隆盛于“衰年变法”;何海霞的人生从北京出发,飘零辗转于西南和西北,生活在俯仰之间充满坎坷和奔波,造成了他沉默儒雅的性格。但,在艺术上他却是顺利甚至是幸运的,“我父亲是一个具有开放性思维的人,他的每一个艺术时期都踩准了时代的节奏”,其子、画家何纪争说。
“我的老师画画很好看,姿态潇洒放松”,他的学生、画家万鼎一直认为“老师真实的性格其实是幽默开心的,他做完画有时会哼几句京剧。”
那么,真实的何海霞到底怎样呢?

 \

▲1929年的何海霞先生

\

▲1936年12月,何海霞(左二)与张大千、于非闇、巢章甫

\

▲1936年12月5日何海霞(第三排右三)张大千,于非厂.管翼贤.萧静亭.张佩卿.宋美然.张云若.苏凤山.巢章莆.穆藴华等合影

\

▲1946年何海霞 (左一)王慧男 张正雍 慕凌飞 张大千巢章甫 溥心畲

\

▲(1937-3) 何海霞(最后一排左二)与张大千、于非厂、徐燕荪等在北平中南海植秀轩合轩

\

▲(1947-1-1)张大千在成都昭觉寺课徒。时何海霞在此(罗伦建先生提供)
琉璃厂和大风堂 开启传统绘画之路
“在我的一生中,先是师传统,再是师造化,最后是师我心”。何海霞先生是这样说的,他的一生也是这样渡过的。
由这句话来研究何海霞,脉络便十分清晰,他的艺术人生便是由这重要的三个阶段组成。那么,我们首先回到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北京。
1908年10月,何海霞出生在北京复兴门处的一个满族家庭,何海霞弟兄三人,他排行老三,小名福海,学名登瀛,因其母无女,十四岁时改名海霞。幼年海霞上私塾熟读诗经,父亲何子元以写字刻板印刷为业,善于书法,宋体、欧体、唐人小楷各种字体,无一不精,当时北京城许多印局的线装书封面题款皆出于其手。受父熏陶喜爱传统艺术。
何海霞的绘画是从琉璃厂起步的,他的老师韩公典是位传统功力扎实但名不见经传的琉璃厂坐堂民间画师。何海霞一直将韩先生当做自己的艺术启蒙,在他这里,他见到许多古代字画真迹,学会了临仿字画、补画、补字,也懂得了字画鉴定知识。学徒期间他首先入手是吴门画派,大量临摹明四家,文(征明)沈(周)唐(寅)仇(英)作品和袁江袁耀作品。年轻时的何海霞便呈现出聪明又勤奋的苗头,功力很高,“画的杂树堪称一绝,树法多样,穿插自然,手法多变,大多数以写意为主,工笔间之”,以致于后来他教学生时,便经常让去“画小树”。万鼎回忆,“老师经常给我一支笔一个速写本,让去门口画小树,并说:一棵小树便可看出绘画功力”。
从韩公典处毕业,就走上职业画家的路子。1926年他加入当时北平社会上最具权威的画坛群体“中国画学研究会”,1927年由于在日本举办的“日中绘画联展”获得好评而被破格提为研究会的评议员。在此期间他交接画坛名流金城(北楼)、寿石公、周肇祥等人,并有机会出入故宫观摩五代宋初几大家如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的作品,从此他的山水画由吴门画派为主的画风,而转向以五代宋初北派画风为主的浑厚苍茫、雄健之感。
拜张大千门下是在1935年,当时大千先生已经名动京城,何海霞十分仰慕其作品中的大气象。但其时何海霞也已经是功力了得的青年画家,经琉璃厂一位叫张佩卿的先生介绍,何海霞带了一幅《饷鸟图》去拜师,并将图中的高士画成了张大千,形象逼真。大千先生看后,分外开心,何海霞拜师成功。数日后将何海霞借岳父的100元银洋拜师费也赠回了。

\

▲1932年 饷鸟图(发表于《艺林月刊》1933年第37期)

\

▲苍松翠壁图40年代85×36

\

▲沧江斜日  1938年 95×28cm

\

▲琼岛仙侣图111×49cm

\

▲1949年 江天楼阁34×32cm (何海霞美术馆藏)
“成为大风堂弟子后,跟随张大千使他在文人画方面得到很大的启示,他开始在诗词、题跋、章款方面得到提高,并多次和书画名家同台共展。其中《山中一夜雨》入选当时全国第二届美展,并在《艺林通讯》上发表;和齐白石、张大千、于非闇在东北举办四人画展;1936年1月11日与大千先生、萧谦中、胡佩衡、溥心畲、于非闇、徐燕孙在天津永安饭店联合画展;36年12月,河北大旱,何海霞和张大千、于非闇等作赈灾义卖,何海霞也捐出五福作品。张大千曾作孔明像,何海霞补景,溥心畲书出师表题字,一时传为合壁佳话(该画现存沈阳博物馆)。”何纪争、曹湘秦《世纪末的丰碑——记山水画大师何海霞先生的艺术道路》中这样写道。
历史风云突变,抗战中断了何海霞跟随张大千身边学习的时光。战争中张大千回到了四川,1945年胜利后返京,并将大弟子何海霞带往成都。期间四年,何海霞受到张大千全面的艺术熏陶和培养。传统绘画和书法功力更加深远。期间他多次和大千先生合作或代笔作品,为众多国内外博物馆、艺术机构所收藏。
大风堂的弟子,这一华丽的身份,跟随何海霞一生,也是他重要艺术成就的成因之一。 

\

▲1951年何海霞照片

\

▲1959年合影。一(左起):区丽庄、林金秀、王冰如、张寒杉、石鲁、叶访樵、蔡鹤汀;二:陈瑶生、韩秋岩、田登五、蔡鹤洲、李梓盛、袁白涛;三:郑乃珖、康师尧、星冠五、何海霞、李西岩、方济众、修军。

\

▲70年代在西安(香米园),学生苏锡超(左)、关尚卿从河北来看望老师留影

\

▲1959年,何海霞(左二)、石鲁(左三)、蔡亮(左一)、方济众(右一)在西安美协

\

▲1979年,何海霞(左一)与石鲁(左二)等人

\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与日本友人藤原楞山赵振川

\

▲1980年与李梓盛、方济众

\

▲1980重游青城山,和大千师之长女张心瑞、婿肖建初合影

\

▲1982年何海霞创作《大地长春》为北京饭店
长安画派和西安  融入生活之后的盛名
西安作为周秦汉唐古都,有更强的王者气。何海霞在此生活了30余年,人生最珍贵的年华给与了西安,而西安也成就了何海霞。
众所周知,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构成了长安画派重要力量,有人称作“长安三杰”,批评家程征叫做“三足立鼎”,他说“三个人才把鼎立了起来。赵望云代表生活,石鲁代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何海霞主要代表传统,中国画如果没有传统功底,这一条线还是穿不起来的。”
收藏家路增远曾讲过一个未经考证的故事:有次陕西美协去汉中写生,下车时石鲁左手牵着何海霞右手牵着赵望云,告诉大家“这就是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何海霞在大家眼中代表的是传统。
但是,其子何纪争却有不同看法,“其实父亲什么都很拿手,说他只代表传统是片面的。在50年代初,他在卫生局画宣传画的时候就画石膏像、还拿大刷子画油画和粉画。他适应的很快,也很愿意接受新事物,经常在山水画中借鉴油画画法。”
何海霞是上世纪50年代初来到西安的,当时张大千先生西渡,无法带弟子出去。最初在西安市卫生局画宣传画,后来和赵望云、石鲁先生熟识,赵先生在1956年介绍其进入陕西省美协,当时赵望云是美协主席,石鲁为副主席,“两位都非常器重何海老,”赵望云之子赵振川回忆,“当时陕西缺传统功力深厚的画家,我父亲很器重他,当时大家生活都不富裕,父亲专门为何先生争取到每月80元薪水。”不过赵振川表示,何先生确实为陕西带来了艺术营养,“他的绘画能力几乎当时无人超越,我跟着学习他受益不少。尤其是一张画坏了的作品,经何老一收拾,立刻更高了一个层次,这点当时的先生们无人不服,都交口称赞。”
60年代初西安美协创作研究室的作品在北京、南京、广州等地进行全国巡回展,由于他们的作品的群体画风的震撼和个人风格突出、及地方特点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轰动了当时的画坛。由于他们鲜明的宗旨“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时代感召力,他们被公认为“长安画派”。从此“长安画派”以创新的意识,立足于画坛。而何海霞也因此盛名在手。

\

▲50年代 清江一曲抱春流69×47cm

\

▲炼铁厂一角1958年

\

▲1956年 开山筑路68×136cm (中国美术馆藏)

\

▲深山密林中1960年100×55cm

\

▲1963年 陕南写生38×28cm

\

▲黄河三门峡工地60年代35×46cm

\

▲山区幼儿园1961年97×48cm

\

▲幸福山区四联组画 1958年113×42×4
在西安的三十多年,何海霞的艺术成就也分为了两个阶段。其弟子万鼎认为:何老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画了相当多的精品,而这个精品你能感觉到他在宋元绘画上传统功力,又把现实的景色和生活进行了接轨,所以画的特别的细致,正处于以传统手法对接现实生活的阶段;而真正到最后能放开去表现秦岭、表现生活的时候是已经进入70年代了,开始有他自己更成熟的面貌,何海霞形式就出现了。
对此,批评家程征有类似见解:何海霞早期跟赵望云、石鲁他们一块上山下乡写生,表现陕北农民耕田等,画了一些新的题材;到后期又重新回到大山大水当中去,那也是时代背景的影响,对文艺工作的形成。万鼎认为“我认为何老应该感激长安画派赵望云和石鲁们,由于传统功力过于深厚他受到了束缚,跟随着他们两个人一起进入长安画派以后,那么就真正的跟随着他们开始走向生活了。他们相互影响,才最终促使晚年完成变法。”
而陕师大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山水画家徐步也一直在研究长安画派,他反倒有另外见解,认为何海霞在长安画派时期的作品成就最高:“他长安画派时期的作品,在传统笔墨语汇的贡献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传统笔墨语汇的革新也有贡献,好像告诉大家学传统,不是,何海霞概括性的表现方法是一种大笔墨,非常简洁流畅、深厚大气的一种笔法。他体现了长安画派的精神,在生活中提炼笔墨语言,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但不是现实生活中一种原形的照搬、不是一般的写生活,已经上升到一种理性精神。”

\

▲1956年 西坡烟雨60×100cm

\

▲万山红遍60年代69×138cm

\

▲1961年 锦绣山谷200×100cm

\

▲1973 西岳太华110×63cm

\

▲长征   1976年 138×69cm

\

▲1975年 放木出峡91×48cm (何海霞美术馆藏)

\

▲革命圣地延安70年代136×68cm

\

▲华严顶    1979年  97×55cm

\

▲80年代 禹门天险138×68cm
1956年之后何海霞融入美协,认识到传统和生活的关系。这个时期是他由传统转型生活创作的裂变时期,这一时期决定了他的晚年衰年变法的成功与否。在此期间他深入生活,数易其稿,创作出了《西坡烟雨》、《宝成铁路》、《驯服黄河》、《锦绣山谷图》等传世之作品。1960年到1962年,他应聘到中央美院授课,主要教授传统和写生课,同时当时的素描和新的教学方式也给他又新的启示。
当然,在文革期间,何海霞生活还是受到影响,1970年下放到富平庄里画了五年瓷。期间创作巨幅长卷《收租院》。同时,画瓷经历为他的后来创作有好的帮助。学生李德仁记的何先生回忆说:“画瓷画很不容易,既不能用水墨,也不能用透明色,用的色都是矿土粉,很难画出层次。但我画出来了。”他的瓷画在工艺界很有名,直到九十年代还有人请他画瓷。1994年到1995年间,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两次请他画口径一米的仿雍正官窑放大碗,何先生在双榆树寓所架在两个沙发上,画上写意重彩山水,精彩绝伦,不愧“世界之最”。瓷画的矿土粉色性能近于石青石绿,何师把瓷画技法再用到山水画中,石青石绿的写意问题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对于西安的这段生活,何纪争认为非常重要,这个时期的作品是不必拿来和北京晚年的作品比较的,因为同样重要,不能说“谁高谁低”。并回忆父亲“非常勤奋,作品数量甚至是长安画派画家中最多的。上手也很快,他刚转型的时候不擅长画人物,可是后来作品中出现很多人的画面很快完成了。这和他的聪明和勤奋是分不开的。”
值得一提的,何先生并没有像外界说言从传统路子转向长安画派风格不适应,他是顺其自然就适应的。何纪争还提到:“他下乡以后会受到生活的感染,很感动,觉得很美。”其实他一点也不排斥深入生活,也不存在所谓历史的尴尬。

\

▲行草陶渊明诗  1980年 70×46cm

\

▲行书张大千诗  68×45cm
在西安生活和创作的早期,心情上何海霞其实是平静的,只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有些沉默。后期,反倒因为另外原因受到影响,这个时期,他已经不停往返北京期间,创作题材也从长安画派的生活内容转向秦岭大山水,为晚年变法埋下了伏笔。这个时期的作品主要有:1975年乙卯67岁重返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创作组,并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延安颂》。创作《终南积雪》《香积寺晚钟》等作品在陕展出;1976年丙辰68岁应文化部邀请赴北京作画,此时为何海霞创作的鼎盛时期,先后为北京饭店、钓鱼台国宾馆绘制巨幅金碧青绿山水;1979年己未71岁为北京全聚德宴会厅作巨幅《华山图》。受西安政府委托作《唐大明宫》、《唐青龙寺》复原图,赠日本东京、京都,并为陕西省创作多幅巨型山水画。1981年辛酉73岁任陕西国画院副院长,又任陕西省政协委员;1982年壬戌74岁见报载张大千绘制《宝岛长春》的消息后,即开始构思,历经半年有余,为北京饭店创作出二十米长巨幅金碧青绿山水《大地长春》以为回应为钓鱼台国宾馆绘制《晴峦暖翠》;1983年癸亥75岁为中南海紫光阁创作《爱我河山》等,被授予奖状,为西苑饭店作巨幅金碧山水《庐山图》。在《中国画》1983年第二期发表创作论文《山水情趣》。
长安三十年,给了何海霞晚年艺术井喷和变法的厚重历练和滋养。

\

▲八十多岁的何海霞在写艺术理论

 \

▲80年代后何海霞先生回到北京,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宾馆等绘制一些巨幅画卷,这是1986年为京西宾馆作《大地一统锦绣山》

\

▲1987年夏为人民大会堂作画《风光多绮丽 还看祖国山》。右一何纪争为助手

\

▲1989年何海霞先生给学生贾又福等讲课

\

▲1990年秋,何海霞(左一)与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进行艺术交流

\

▲1991年。何海霞和梁树年同为大风堂师兄弟,都是画坛泰斗。二老互祝健康

\

▲1992.6.6海霞天地开馆

\

▲1992.6.6回陕西和老朋友交谈。右一为贾平凹

\

▲1994年4月24日已是86岁高龄的海霞老人还在作画,笔耕不止

\

▲何海霞、叶浅予、郝邦义在中国画研究院

\

▲1992.9.24与学生李德仁

\

▲1996年与学生万鼎
重返北京  衰年变法
1984,何海霞回到故乡北京,在中国画研究院(今天国家画院前身)任研究员。开始了“侵占墙面”的艺术理想和抱负。这是他人生的第三次转折,也是“衰年变法”开始,也甩开了生活的枷锁,开始了疯狂的巨著创作,这是他的自由阶段。长安画派时期,因条件限制,何海霞大多画小画,到了北京有了更好的创作条件,他开始放手搏击。
“金碧青绿山水第一人”的称谓也是这个阶段形成的。作为大风堂的弟子,何海霞的一生都在向张大千致敬。晚年,他也开始了泼彩和泼墨创作,但这和张大千不同,万鼎表示“他俩的方法不一样,张大千是泼了以后去找自然形态里面可以顺势利导的构成一幅作品;何老是先画,画了以后把泼彩融入到画里边,何老到到80年代末的那一段时间已经开始了连泼带画。但是显然何老的骨架比张大千的丰富。”“何先生是先写再泼,而且笔墨牢牢地抓住画面,在一定程度上还起主要作用;张大千虽然也讲章法,但是笔墨相对弱化,只能看到色彩的流溢、恣肆。他们是两种方法,张大千相对来说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没有何先生这么丰富,他强调的是古典的东西更多一点,从心灵创造的东西多一点。”徐步教授这样阐释两者不同。
这个时期的何海霞更加勤奋,八九十岁的老先生一心要“为后人留点东西”。这个时期大多为辉煌巨著,也就是王鲁湘先生所言的“庙堂气”,程征先生所言的“王者气”。自然,金碧和青绿山水本就是豪门贵族的艺术,只是水墨艺术兴起之后式微,而张大千和何海霞将之作了复兴和发展。

\

▲看山还看祖国山1986年129×248cm

\

▲1987 华岳清秋图96.5×178.5(通页)

\

▲1992年 梦绕三峡55×112cm (何海霞美术馆藏)

\

▲1994年 清人诗意68×136cm

\

▲江山绮丽48×142cm(通页)1996年

\

▲1992 泼彩云山97×47cm

\

▲1993年 荒山披上绿军装94×66cm
对此,何海霞自己也曾多次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应该有辉煌的色彩,应该有黄钟大吕。小情调好不好?应该和这样的时代相配才好。”于是,他有了《蓬莱仙阁》、《金碧山水》等作品,并发表文章《林泉拾萃—山水画法漫谈》;1985年乙丑77岁西安长安画院授予名誉院长。作为艺术顾问,随以王震为团长的政府代表团访问日本,为中曾根首相作《松风海水图》,中曾根以自己的作品《富士山》回赠。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山水画《华山》二幅。1986年丙寅78岁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个人画展,并将《看山还看祖国山》、《泰山图》两幅巨幅山水画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收藏。创作巨幅金碧青绿山水《大地一统锦绣山》被京西饭店珍藏。
他做到了初返京城“占领墙面”的抱负,也完成了“以铁板琵琶,钟鼓笙笛,高奏黄钟大吕”的艺术理想。

\

▲1987年书法对联·长啸回首129×31cm×2

\

▲书法26对联1993年138×34×2

\

▲泼墨为山皆有意  1992年   56×68cm

\

▲山水还看蜀中山1997年120×67cm·写意重彩

\

▲山雨欲来时 90年代68×53cm
据何纪争回忆: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中,常觉得时间不够用,要做的事还很多,常常半夜起来,写自己的艺术总结,或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艺术心得。年近九十高龄的人,每天还要站着画两三个小时的画,再作两三个小时的笔记。
当他去世的前一年,他感到自己实在不行了,时间不太多了。将自己创作准备在美术馆画展出的46幅国画精品捐赠给国家,又将国家奖励的20万元捐赠给甘肃裕固族自治区红湾小学。生前,何海霞未曾在中国美术馆办过展览,他一直觉得自己画的还不够好。1998年8月5日21时,他走了。带着在中国美术馆做个展的愿望。而中国美术馆在其百年诞辰为其做个展时,斯人已去。
虽然走时九十高龄,何纪争依然感慨:走的早了;学生万鼎遗憾到:老师正在创作的自由高峰戛然而止,如果再给他几年,必然有更惊世的艺术成就。
结束语:何海霞已然是座高峰,在美术史上具有独立、不可复制的地位。“人生在世,俯仰之间,自当追求卓越”,何先生做到了。(文中图片由何海霞先生家属提供)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