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千研究 > 基础研究 >
史料|万君超:张大千三十岁自画像

史料|万君超:张大千三十岁自画像

时间:2022-11-29 16:31:33 来源:曾李同门研究会 作者:万君超

史料|万君超:张大千三十岁自画像

\

张大千一生画过近百幅自画像,这些自画像从他二十九岁起至八十多岁,它们组成了一部独一无二的张大千“自传”,也是后人研究他生平的一份重要的文献史料。而他于一九二九年(己巳)三十岁所画的《己巳自写小像》,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最具有文献价值,也是存世最早的自画像之一。该小像纸本设色(185×97厘米),苍松之下画张大千半身像,不论是人物、松树松叶、长袍衣褶等,均有较为明显的石涛画风。右下题“大千己巳自写小像”,下钤两枚白文方印“张季爰印”和“大千”。应该作于上海大风堂。图上及边绫四周先后有曾熙、陈三立、杨度、曾重伯、赵熙、朱孝臧、方地山、林思进、井土经重(题咏两次)、谭延闿、谭泽闿、魏绍殷、黄宾虹、诸宗元、叶恭绰、谢无量、汪律本、王礼培、向迪琮、楼辛壶、符铁年、吴湖帆、郑午昌、溥心畬、溥叔明、罗长铭、陈方、曾克耑、马宗霍、郑曼青、谢玉岑、谢稚柳,共计三十二人的三十三段题咏。在三十二家题咏中,有署年最早为一九二九年,最晚为一九五二年,前后跨度二十馀年。

\

曾熙题跋

\

杨度题跋

\

谭延闿题跋

\

黄宾虹题跋

\

魏弱叟题跋
因为张大千出生于一八九九年五月十日(农历四月初一),所以有研究者将画此小像的月份定为一九二九年五月。但根据曾熙(己巳二月)、杨度(己巳春)、魏绍殷(己巳花朝)等人题咏可知,此《己巳自写小像》应该作于农历二月(即公历三月十一日至四月九日)。也是张大千为了纪念自己“三十而立”的一幅自画像,他当时或许有将之视为“传家”之想,而且还参加一九二九年四月在上海举办的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同年,上海文艺出版部出版的由张大千、汪亚尘编《全国美术展览会精品·中西画集》,每位参加美展的中西画家只能选印一幅作品,张大千《己巳自写小像》刊印在画集中。一九二九年七月,张大千偕夫人及友人俞剑华、弟子胡若思到日本游历并拟举办画展;一九三一年四月,张善孖、张大千赴日本参观中国元明清古画展,张大千均携此小像东渡日本。日本友人井土经重先后在小像上题七绝诗二首。也由此可以想象,张大千极为看重此《己巳自写小像》。张大千当年在画《己巳自写小像》时是否曾画过类似的作品,或者是否有石涛类似的画作作为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涛《自写种松图》卷,画石涛坐于磐石苍松之下。虽然有研究者认为此画卷中石涛小像及僮子与猿猴并非石涛所画,但松石等应是其手笔,此图或是合作至画。张大千在跋自藏清人朱鹤年节临本《自写种松图》中有云:“石师原本在罗志希(即罗家伦)先生处。”但张大千早年是否见过此卷石涛原作或影印本,则难以确认。


\

(传)石涛松下高士图

另外,台湾历史博物馆收藏一件石涛(款)水墨纸本《松下高士图》轴(345.4×134.1厘米),图中四棵郁郁葱葱苍松之下,一半身高士持竹杖行吟在缥缈的云霭岚气之中。图左下行书题诗及跋:“岚气尽成云,松涛半似雨。石径野人归,步步随云起。狂来发长啸,声闻拟千里。达者自心知,拂袖从谁语。清湘陈人济山僧游山写此极快。”款下钤“膏盲子济”“赞半世孙阿长”“大滌子”“搜尽奇峰打草稿”“靖江后人”诸印,图右下角钤有“问清曾藏”和“崇水陈氏书画印”二方鉴藏印。此图今已被断定为是张大千三十岁左右伪赝石涛之作。有研究者认为:张大千早年山水画由清初四僧画风入手,其中尤以石涛与他一生艺术创作有着密不可分之关系。这幅画作以文人水墨风格的技法完成,或许是张大千一生中仿制石涛画作最大一幅。此画应是张大千三十馀岁时所作,笔墨技法流畅高妙,完全是一副石涛的面目。加上落款的书法与用印几可乱真,乃知所谓“认识石涛须通过大千”实非虚语。张大千同乡、辛亥革命元老杨庶堪(字沧白)跋张大千一九二八年所作《临石涛山水图》卷中亦云:“大千画法师石涛,具体而微,当世好事者颇眩惑焉。雅闻今时鉴赏石涛画,辄相警以得非张大千作耶?虽倭国人士亦然。然贱近之心,夷夏同病,大千遂不得不偶出狡狯以玩弄一世之人。庐山真面,若此卷者反难观之,然则赝石涛何如真大千?”张大千在三十岁左右时,对自己摹学、临仿及伪赝石涛作品,是有相当自信的,他无意或刻意之中俨然是“石涛再世”或“石涛复生”。曾熙在张大千《临石涛山水手卷》题跋中亦有云:“季爰写石涛,能摄石涛之魂魄至腕下,其才不在石涛下。他年所进,尚不知如何耳。”所以张大千在《己巳自写小像》中,运用石涛的笔墨将自己塑造成“今之石涛”的形象,也就可以理解了。它无疑是张大千一幅流动的宣传海报或招贴画。张大千晚年的英文秘书冯幼衡在《形象之外:张大千的艺术与生活》一书中评论此小像:“画中的人盖着黑漆漆的一脸络腮胡,两眼圆黑、定定地凝视前方,其中有多少自信的神采,又有多少意气的昂扬。”一九六八年,张目寒、高岭梅为庆贺张大千七十寿辰,特地在香港印制刊行《大千己巳自写小像》册。一九三六年南京“张大千画展”,一九五五年日本东京“张大千书画展”,一九七二年美国旧金山狄昂博物馆“张大千四十年回顾展”等,《己巳自写小像》均作为重要展品展示在显著位置。一九七七年定居台北外双溪之后,此自画像又挂在摩耶精舍画室中央最为醒目之处,成为“镇宅之宝”之一。《己巳自写小像》至少在二十馀种张大千画集中刊印过,也是张大千一生中最为著名的一幅自画像。张大千流传于世的那些自画像,是他的一份人生记录,其中记载着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如就自画像的意义和功能而言,他与十七世纪荷兰绘画大师伦勃朗颇为相似。张大千的自画像是他在某一特定环境或境遇之中,一种情绪和情感的表达,一种自我人格与身份的认同。(作者系书画鉴赏家)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