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千新闻 > 时代艺术报道 >
张大千:在大连画的什么画?

张大千:在大连画的什么画?

时间:2020-02-13 12:54:20 来源:大连美术馆 作者:

张大千:在大连画的什么画?

\

张大千是世界拍卖成交额最高的艺术家,据美国《纽约时报》2017年6月5日报道,据法国数据库Artprice统计,这位1983年去世的中国现代主义画家的作品,近年创下了3.55亿美元(1美元约合6.8元人民币)的拍卖成交额,比排名第二的毕加索多出3100万美元。而且张大千有6幅作品拍卖超过1亿元人民币。2010年5月,北京嘉德春拍,《爱痕湖》以1.08亿人民币成交,标志中国近现代书画进入亿元时代。2011年5月,香港苏富比春拍,《嘉耦图 》以1.599亿元人民币成交。2016年4月,香港苏富比春拍,《桃源图》2.27亿成交。2016年11月,北京保利秋拍,《瑞士雪山图》1.64亿成交。2016年11月,北京嘉德秋拍,《巨然晴峰图》1.035亿成交。2017年5月,香港佳士得春拍,《云山古寺》以含佣金1.25亿港元(约合1.09亿元人民币)成交。
我喜欢张大千的画,不单单因为他是中国现代画坛上最具影响力的国画大师,还因为他的画里有不一样的传奇故事。
 
张大千师古而出新,境界高绝,是中国绘画史上百年不得一见的天才。
每一位大师的成功都离不开勤奋和努力,张大千年轻时就曾花费大量时间临摹古人名作,而且随着绘画技法的不断成熟和创作思想的不断升华,张大千临仿石涛和八大的作品深得精髓,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境界。
2015年5月26日,北京翰海2015年春季拍卖会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槌开拍,张大千临摹石涛的《湖上秋泛图》便以人民币180万元落槌成交。

\

 
我之所以特别关注这幅画,是因为根据题跋“题奉慎亭仁兄方家正之”考证,这是张大千送给大连富商邵慎亭的画。
邵慎亭是天兴福商号老板,位居大连八大富翁之二,曾任大连华商公议会副会长。
1950年,邵慎亭在北京病故,这或许是《湖上秋泛图》流转北京的缘由。

另据题跋“大千既临大涤子(石涛的别号)《湖上秋泛图》并书其和五家南邨秋兴九首之一于上时庚辰夏四月也。青城山中”考,这幅画临摹于1940年5月,地点是四川青城山。张大千和邵慎亭的交往不见正史,也不见野史。画上的信息就这么多,我只好读着题诗:“两袖荷衣着短裳,曳拖筇曳履到横塘。湖头艇子回青璋,山下人家尽夕阳。孤雁南来悲慨远,疏钟初觉韵声长。此时不用通名姓,逢着黄花醉晚香”,慢慢琢磨,做相对合理的推考。

\

早在1933年,张大千的画就征服了西方:《荷花》被巴黎波蒙美术馆收藏,《江南春色》被莫斯科国立博物馆收藏。
而且画坛素有“西有毕加索,东有张大千”之誉,徐悲鸿就赞誉他是“自石涛之后五百年来第一人”。
大连1899年开埠建市,张大千1899年出生,或许因此注定了不解之缘。
我在他的年谱中看到这样的记载——“1931年4月,张大千携夫人黄凝素到大连旅游写生。”
 
说起来,张大千曾经多次往来大连。
1921年4月,张大千从日本回国,途经朝鲜过大连。
九年后,他再次从日本回国,又取道朝鲜过大连。
这一次,他在东情西韵的大连偶居多日,闲暇时常常临摹古人画作来消磨时光。
在张大千的临摹精品《仿沈周蜀葵图》上,我看到这样的题跋:“岁己巳大连湾上,寒夜不寐,临此图并书其原题。”
题跋中还写有临摹作画的时间:十二月二十一日。
张大千所写的“己巳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即1930年1月20日。
2019年4月1日至6月9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为了纪念这位“五百年来第一人”,特别用整个台北故宫正馆二楼西侧的书画展厅举办“巨匠的剪影——张大千120岁纪念大展”,当时就展出了他在大连创作的《仿沈周蜀葵图》。
 

\

1930年,张大千还在大连做了啥呢?
那一年,他不但在大连过新年,还在新春之始创作了一幅别有韵味的《松梅竹兰君子图》(《岁朝清供图》)。
那幅画的题跋这样写道:“竹君子,松大夫,梅花处士清且鱁。姑射仙人美且都,四座春风何舒舒,岁朝清供福有馀。庚午新岁,大连湾上写此,大千爰。”
张大千的题跋巧妙地使用了很多典故:大夫松泛指松树是有才能之士;梅处士是指梅花具有隐士的高洁;宋《元丰九域志》卷四有尧庙、姑射庙、姑射山的记载,所以历代诗人皆以之咏梅花、梨花、水仙花、琼花和玉兰花,赞美其洁白无瑕,美丽动人。
美且都则典出在《诗经•郑风•有女同车》“佩玉锵锵,洵美且都”。
简单一幅画,蕴藏醇厚的中华文化,可见张大千对大连情有独钟。
张大千是以画为生的人,从不文人相轻。画品即人品,所以他的朋友广布天下。
邵慎亭八面玲珑,广交朋友,他和张大千之间的交往或许就始于1930年。
朋友是人生旅途中的驿站,所以张大千1931年4月再次来大连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

那年,张大千携夫人黄凝素赴大连办理画展事宜,并旅游写生。
彼时,张大千最心爱的女儿张心瑞只有3岁,她与哥哥张心亮、张心智留在上海家中,由伯父张善孖的夫人杨浣青看管。
没想到张大千夫妇刚到大连不久,就收到一封家书,告知张心瑞病重。
张大千心疼不已,赶紧让黄凝素先行回上海照顾女儿。
现实生活中,爸爸疼爱女孩甚于男孩。
有人说,女儿是爸爸前世的小情人,爸爸是女儿今生的老情人。
也有人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爸爸是女儿的皮大衣。
张大千一个人独居大连,因为牵肠挂肚而无法作画,只好作诗以寄牵挂:“三岁吾娇女,爱怜如左思。存亡未可卜,去住定何之。万里归慈母,千金市国医。远凭先世泽,应得免凶危。”
左思是西晋文学家,曾作《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集。”
张大千在诗中运用此典,足可见他的关切与疼爱之情。

\

 
世事无常,人生别离。
后来,张大千与张心瑞又分离了许多年。
1949年3月,张大千因为画事驻留香港,特别将这首在大连创作的旧诗重新抄写寄给在成都的张心瑞,以示父亲思念女儿之情。
他深情地写道:“二十年客大连,瑞女方三岁,在沪斋大病几殆,命其母先归乞医。予赋此诗,己丑三月书,爰。”

\

 
因为种种机缘,我有幸看到了张大千在大连画的画和写的诗,便用心解读这尘封八十多年的往事。
我以为,今人不能演绎历史,只能静观那饱含深情的诗和画。
故人故情,都在张大千的诗画中。
故事传奇,都在悄悄流逝的时光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