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千研究 > 理论研究 >
张大千的黄山情缘

张大千的黄山情缘

时间:2018-12-20 16:43:00 来源:德风堂书画 作者:

张大千的黄山情缘

 

    张大千(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号季爰,法名大千,四川内江人,自幼受其擅长工笔花鸟的母亲曾友贞和善画虎的哥哥影响颇深,纵观张大千的艺术,其传统功力之深,技法画路之宽,题材风格之广,成就影响之大,实为世所罕见,誉他为一代绘画大师,可谓当之无愧。无论写意、工笔、水墨、设色,无不擅长,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一不精,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而且雅俗共赏。他兼能书法、篆刻,对诗词、鉴赏、画史、画论亦有精湛的研究。他画荷花和海棠及工笔人物,独树一帜,俱臻妙境。他与齐白石并有“南张北齐”之誉,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他是历来画家中,学习古名家数量最多、最博的画家;在笔墨技法的训练上,他也是获得古法精华最多、最好的画家。而且在表现技巧和风格上,他也是跨度最广的画家:从讲求笔情墨趣、逸笔草草的纯水墨写意,到金碧辉煌、色彩鲜艳的工笔画,甚至吸收了西方自动性技巧的观念,发展出个人风貌的泼墨、泼彩,创立了名闻遐尔的大风堂画派……

    我们可以把张大千的绘画艺术可分为三个时期:古典作风期、转变期和高峰期。60岁前,张大千集中精力临摹,由石涛、朱耷追徐渭、陈淳及宋元诸家,直至敦煌莫高窟壁画。其画风亦由近似石涛、朱耷而变为晋唐宋元风范。60一70岁,张大千历经10年探索,融泼彩于泼墨、勾皴法,终于创造了雄奇壮丽的新风貌。

    而张大千从1927年起,就开始遨游国内名山大川,从“搜尽奇峰打草稿”中寻找创作灵感,追求“集传统精英和生活灵秀于一炉”。中国画坛中的“四高僧”之一的石涛对其影响颇深,而石涛对安徽徽州的黄山胜境尤其有深刻独到的观察和体验。在黄山的启发下,他有着丰富的艺术想像力和蓬勃的创作热情,使其山水构图新颖而千变万化,和黄山一样具备了“变幻神奇懵懂间”的真趣。于是张大千就步其后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黄山。

    张大千一共三次来到徽州的黄山。第一次来黄山是1928年,第二次是1931年,第三次是1937年,这次他作了一首诗:“三作作黄山绝顶行,廿年烟雾暗清明。平湖几度秋风屐,尘腊苔痕梦里情。”就是这次,徽州也有一些名画家随从,如当代唯一画工笔山水的著名画家洪百里先生便是。关于张大千来黄山的传说很多,比如张大千从杭州来到徽州府途中有一古村叫叶村,由于路途遥远,颇感饥饿,叶村一村民就拿出最好的香椿米馃给大师充饥,大师感激之余,竟画四尺荷花答谢等等。

    但在徽州逸事中,也有张大千先生替徽州指点出几个优秀画家来,如方伯宣、潘萼楼、洪百里等等。方壎,字伯轩,伯宣,号逸梅又号逸梅山樵。1873-1946间,行医作画,多才多艺。善制印,有《印稿集》传世;洪百里,字号,洪震,字百里;1915年生于徽州岩寺,幼承家学,临摹元、明、清名家作品,山水直师汪采白、黄宾虹诸名家,人物师张大千,走兽师张善子;擅长山水、走兽(虎)、人物(罗汉);这里只介绍徽州著名画家潘萼楼,潘萼楼(1899-1971)年,徽州歙县南乡人,山水、花卉、鸟禽、人物、仕女等都擅长,特别是其仕女,受张大千先生指点,所作仕女无不精妙,栩栩如生。张大千曾在上海替他举办过百仕女图展,一时传为美谈,张大千曾风趣地说:“潘萼楼笔下的不少美女,虽然明知是纸墨的,但仍然可以使观者怦然心动呢……”,由此可见潘萼楼的造诣之深。(德风堂书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