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千艺术 > 破墨泼彩 >
张大千泼彩山水百图

张大千泼彩山水百图

时间:2022-11-23 09:03:46 来源:盛世丹青艺术 作者:

张大千泼彩山水百图

\

瑞奥道中写景


张大千(Chang Dai-Chien,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大风堂派”的创始人之一,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之一,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

\

张大千1979年作《山村图》

张大千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其中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

\

张大千 《桃源图》

泼彩的技法则是先将颜料在小碟中调至所需要的色相及浓度,然后泼洒在画面上,利用其自然流淌渗化的性能,形成画面的大体结构。
 
再利用色彩渗化的形迹和肌理效果,用笔整理、补助允成为完整的作品,因此这种画法具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往往需要根据色彩落纸后的既成效果灵活地调整画面。

\

张大千 《桃源图》局部

但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段,泼彩并不是盲目地纸上乱泼一气,作者必须对画面的艺术形象有所构思,什么部位泼什么色彩,怎样泼,需要达到什么效果,以后整理成什么形象,心中都要有所准备。

\

张大千 《桃源图》局部
 
从张大千的泼彩作品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在创作之前早已胸中有丘壑了,在宏大的构思之下,墨彩的流动却有着千变万化的不可预知性,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就是在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之间徜徉,产生了今天我们所见的一个个令人陶醉的奇幻世界。

\

 张大千 《桃源图》局部

 张大千是全能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

张大千半泼半皴山水,《少陵诗意图》(为何应钦90岁大寿画),1979年

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在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张大千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画意境清丽雅逸。”他才力、学养过人,于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无所不擅,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具有特殊的贡献:他和当时许多画家担负起对清初盛行的正统派复兴的责任,也就是继承了唐、宋、元画家的传统,使得自乾隆之后衰弱的正统派得到中兴。

\

1965年作 瑞士道中一金波翠岭

张善孖、张大千昆仲共同创建了大千画派,它是中国综合性绘画流派之一。二十世纪20年代,张善孖、张大千在上海西门路西成里“大风堂”开堂收徒,传道授艺,所有弟子们皆被称为“大风堂门人”。

\

张大千  《山高水长》  张群先生捐赠

它是一个有别于“长安画派”、“海上画派”、“京津画派”等唯一不墨泼彩等画法,大风堂画派的画风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是一支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中国画画派。和许多画家一样,张大千也同样经历了描摹之路。

在近代像大千那样广泛吸收古人营养的画家是为数不多的,他师古人、师近人、师万物、师造化,才能达到“师心为的“的境界。他师古而不拟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他还想到了创新,最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泼墨,创造了泼彩、泼彩墨艺术,同时还改进了国画宣纸的质地,然而思想的先行者往往是孤独的,在他五言绝句《荷塘》有“先生归去后,谁坐此船来”之句,似乎暗示着后来者继续他的道路。

\

1967年作 碧峰古寺

\

1967年作 幽岚深谷
 
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特别是他临仿石涛和八大山人的作品更是惟妙惟肖,几近乱真,也由此迈出了他绘画的第一步。他从清代石涛起笔,到八大山人,陈洪绶、徐渭等,进而广涉明清诸大家,再到宋元,最后上溯到隋唐。

\

张大千 《泼墨山水人物 》 中华电信有限公司寄存

他把历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一一挑出,由近到远,潜心研究。然而他对这些并不满足,又向石窟艺术和民间艺术学习,尤其是敦煌面壁三年,临摹了历代壁画,成就辉煌。这些壁画以时间跨度论,历经北魏、西魏、隋、唐、五代等朝代。

\

1966年作 黄山绝顶

如多年前香港市场中曾出现一件署名为元四大家之一的古画,便是张大千“仿古作”,拍出接近200万元的高价。为了考验自己的伪古作品能否达到乱真的程度,他请黄宾虹、张葱玉、罗振玉、吴湖帆、溥儒、陈半丁、叶恭绰等鉴赏名家及世界各国著名博物馆专家们的鉴定,并留下了许许多多趣闻轶事。

\

张大千 看山须看故山青

张大千许多伪作的艺术价值及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之古代名家的真品已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藏有他的伪作,如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收藏有他的《来人吴中三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他的《石涛山水》和《梅清山水》,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他的《巨然茂林叠嶂图》等等。

\

1969年作 溪流交响

\

1973年作 春山积翠

\

1978年作 题松图
 
大千在学习石涛的同时,也深得古人思想精髓,并能身体力行。张大千说:“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际观察得来,不只单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

名山大川,熟于胸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要经历的多才有所获。山川如此,其他花卉、人物、禽兽都是一样的。”他又说:“多看名山巨川、世事万物,以明白物理,体会物情,了解物态。”他平生广游海内外名山大川,无论是辽阔的中原、秀丽的江南,还是荒莽的塞外、迷蒙的关外,无不留下他的足迹。

\

翠岭晴云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老夫足迹半天下,北游溟渤西西夏。在大千游历过的名山大川中,他始终把黄山推为第一,曾三次登临。大千之所以偏爱黄山,主要来自于石涛的影响,黄山既为石涛之师,又为石涛之友。
大千说“黄山风景,移步换形,变化很多。别的名山都只有四五景可取,黄山前后数百里方圆,无一不佳。但黄山之险,亦非它处可及,一失足就有粉身碎骨的可能。”大千在50岁之前遍游祖国名山大川,50岁之后更是周游欧美各洲,这是前代画家所无从经历的境界。

\

1967年作 秋山飞瀑

\

1967年作 春山烟树

\

1965年作 溪桥晚色

\

1965年作 峡谷飞泉

\

1967年作 古寺悬泉

\

1967年作 烟云放棹

 \

碧峯萧寺

\

春山匹练图

\

泼彩山水

\

桃花源

\

玉山小景
 

\

高岩飞瀑
 

\

1965年作 春山图

 \

1967年作 山色空蒙

 \

1968年作 泼彩青绿山水图

 \

1969年作 翠峦丹叶

 \

1973年作 晚帆 镜心

 \

1976年作 翠山溪流

 \

苍山清泉

 \

寒山清泉

 \

茂林幽居图

 \

秋湖佳境

 \

山色空濛

 \

云山春树

 \

1967年作 山居图

 \

1968年作 秋山岚翠

 \

1968年作 幽谷清霞

 \

1970年作 春山晓色

\

1975年作 寒泉风雨
 

\

1975年作 深山幽居

\

1978年作 碧山白云
 

\

1979年作 春山云起

\

1980年作 水竹居

 \

爱痕湖小景

 \

湖山晚色

 \

江南春

 \

金碧山水图

\

神木老人

 \

水竹幽居

 \

夕阳红满山

 \

烟雨姑苏

 \

云雨巫山

 \

云蒸霞蔚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