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千艺术 > 大千绘事 >
传统出新的典范—张大千

传统出新的典范—张大千

时间:2014-05-25 15:26:00 来源:网络 作者:

传统出新的典范—张大千

\

《深山访友图》是张大千盛年的经典代表作。纵67.5cm,横33cm,此画暗合唐诗意境。山谷松林,雾气弥漫,峰峦起伏,云烟缭绕,溪水荡漾,一长者策杖过桥。构图险中求隐,用笔多变灵活,细皴密点,石作卷云,水作横波,松枝虬曲披靡,既得茂蔚之姿,又获空灵之气,气宇渊穆,奇峰峭壁,危峦平坡,画意玄远清逸。张大千善用复笔重色,近皴法就用了好几种,用笔圆润,在繁密中力显空间,古拙幽深,潇洒磅礴,布局为次,气韵为先。细观整幅画,皴染之空灵,用笔之深厚,运墨之淋漓,工整稳健,烟岚缥缈,明镜清脱,线条的勾勒、皴擦亦具有深厚的功底,苍老而又不失清润。画上有张大千题跋:“方壶云山,不落二米,故能与房山争胜,明清五百年无有能效之者,戊子十月,漫拟于欧湘馆大千居士爰。印鉴:张爰(阴)、大千(阳)”。
题跋中的二米,指的是米芾和米有仁。米芾为宋朝“四大家”,所作的山水画,近树远山,云雾雨沛,满纸烟霞,独创“米家点”皴法,世称“米家云山”。房山即高克恭(1248-1310)。高虽出二米一门,但所作云山笔墨并重,把“米氏云山”的传统画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为后世所瞩目。题跋中方壶,即元末著名画家,擅画云山墨戏,笔致跌宕,意境苍茫,颇得董(源)、巨(然)、二米(米芾、米友仁)遗韵,在“元四家”外,与高克恭齐名。
张大千此轴绘于1948年,当时正值盛年。全作高古旷远,体现出张大千由临古、仿古而变古的艺术追求,故此作被屡屡引征于张大千诸种研究著作中。张大千取法方从义,也缘于对方从义不羁性格和创新精神的欣赏。张大千极意强调“方壶云山,不落二米”一笔,自成风格,纵观此轴,就画面图式而言,山石皴擦与粗笔勾画的房屋,有米芾和石涛之质,寓方壶之形。所以大千曰“未谋形似,若刻舟求之,剑去远矣”之言,其实也是大千“得意忘形”之谓。题跋中表达了张大千认为方壶所画并不落后于米芾和米有仁,而且并能和高克恭一比高下,张大千觉得明清五百年来无人能超过方壶的。
张大千是历来画家中,学习古名家数量最多、最博的画家;在笔墨技法的训练上,他也是获得古法精华最多、最好的画家。而且在表现技巧和风格上,他也是跨度最广的画家:从讲求笔情墨趣、逸笔草草的纯水墨写意,到金碧辉煌、色彩鲜艳的工笔画,甚至吸收了西方技巧的观念,发展出个人风貌的泼墨、泼彩,创立了名闻遐迩的大风堂画派,他是中国画史上少见的最具全方位的画家。
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和绘画风格,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的三阶段:40岁前“以古人为师”,40岁至60岁之间以自然为师,60岁后以心为师。早年遍临古代大师名迹,从石涛、八大到徐渭、陈淳以至宋元诸家乃至敦煌壁画。60岁后在传统笔墨基础上,受西方现代绘画抽象表现主义的启发,独创泼彩画法,那种墨彩辉映的效果使他的绘画艺术在深厚的古典艺术底蕴中独具气息。
张大千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特别是他临仿石涛和八大的作品更是维妙维肖,几近乱真,也由此迈出了他绘画的第一步。他从清代石涛起笔,到八大,陈洪绶、徐渭等,进而广涉明清诸大家,再到宋元,最后上溯到隋唐。他把历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一一挑出,由近到远,潜心研究。
张大千师古而不泥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他还想到了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泼墨,创造了泼彩、泼彩墨艺术,最终成为了一代画宗。
笔者认为,对一个知名人物常常有不同看法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受到绝大多数人的欢迎,则需要我们去探讨和总结。半个多世纪以来张大千的作品成为经久不衰、雅俗共赏的热门收藏品,其艺术才能和成就,则更值得我们去研究。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