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张大千画家在上海光荣绽放

张大千画家在上海光荣绽放

时间:2020-03-20 16:13:00 来源: 作者:

张大千画家在上海光荣绽放


张大千是一位著名画家,在近代中国画坛甚至在世界画坛上有很高的地位,和齐白石并称为“南张北齐”。
张大千的人生丰富多彩,到过许多地方,但让他最为留恋的还是上海,因为上海是他发达起步的城市,是他浪漫爱情流淌的地方,是他的人生福地和第二故乡。
一个年轻人叩响了松江禅定寺的山门
我们的故事从著名的上海松江禅定寺开始。
禅定寺始建于宋淳佑四年,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曾居于此,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时曾御书“禅定寺”匾额。1919年底,上海松江大雪纷飞,北风呼啸,在寂静无人的禅定寺门口,走来一个20岁的年轻人,他是四川人张正权。他举手敲响了大门,请求出家当僧人。
说一说张正权的来历。他4岁时就跟随哥哥读古文,9岁时随母从姐学习绘画书法,12岁时所画山水、人物、花鸟已为人称道,在当地被誉为“神童”。
这么一位“神童”为什么要在大寒冷的冬天出家呢?

\
\\

有一种说法比较流行,张正权的未婚妻是表姐谢舜华,两人自小青梅竹马,感情笃厚,3年前1916年两家长辈给他们定亲;2年前1917年,张正权远赴日本学习,临行前与表姐谢舜华约定,两年后回来成亲;张正权临行前夕,未婚妻谢舜华怀揣四个热鸡蛋,悄悄地在村外林子里等候他,含着执泪把他送到大路上才依依不舍地告别。2年后1919年,张正权乘船回到上海,准备回老家四川内江和未婚妻谢舜华成婚,可是因为军阀混战而无法成行,于是在上海拜书画名家曾熙、李瑞清为师,等待天下太平就回家成婚。他没等到结婚的时刻,却等到一个噩耗:未婚妻谢舜华因病逝世。张正权悲痛万分,于是出家。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他女儿张心庆后来对人所说的,“他不是想出家,他是想‘逃婚’。”因为表姐谢舜华逝世已经多时,父母亲为他挑选了曾正蓉为妻,张正权极不愿意娶她,于是就逃婚出家。

\

曾正蓉面容
言归正传,张正权在禅定寺过起了和尚生活。他面对荡漾着古风情的松柏古树和钟鼓楼,面对着雄浑巍峨的大雄宝殿,感到很新奇。他剪去青丝,披上袈裟,晨钟暮鼓,跟班诵经;青灯黄卷,诵读经卷;蒲团诵经,参禅打坐;另兼打扫佛堂殿院。他做得认真,并且乐在其中。
一天,他来到方丈室见逸琳法师。
“出家人自得有法号,你意下如何?”逸琳法师问他。
“愿请师傅赐法号。”张正权双手合十,声调虔诚。
“那我将你的法号起为‘大千’如何?”逸琳法师问道。
“善哉,善哉!”张正权点头称是。
“那你知道‘大千’一语出自何处吗?”法师微笑着问他。
“语出《长阿舍经》‘三千大千世界’。佛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也就是说屏除杂念,荡涤俗思,就可精诚专一,一念三千。”张正权回答。
“看来你还是颇有慧根的。”法师点头称赞。
从此,张正权名字改为张大千。
张大千写过一首诗《禅定寺夜坐口号》,表达了他的心情:
小坐中庭夜色微,
满身花气欲凉衣。
市喧已定万缘寂,
一二流萤佛面飞。
新奇和喜悦的感觉渐渐消失,张大千不再安分了,他想去拜见宁波观宗寺的谛闲法师,他在佛门享有盛名。
张大千告别逸琳法师,离开松江禅定寺,辗转来到宁波,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见到了谛闲法师,在观宗寺住了下来。
一个月后,腊月初八,谛闲法师对张大千说:“你既然来观宗寺求戒,希望早日完成受戒,诚心向佛。”
第二天就要举行剃度大典。张大千不愿意头上被烧上戒疤,当夜从寺庙里逃走了。

\

张大千赶到杭州,寄住在灵隐寺,感到十分寂寞和孤独。他写信给上海的朋友,诉说心中的烦闷。上海朋友帮他找好了两处寺庙,建议他移居上海寺庙,这样可以经常出来与朋友们谈书论画。张大千想想有道理,决定返回上海。
张大千坐上杭州到上海的火车,一路上兴致勃勃地欣赏着窗外的风景。火车抵达上海站,他兴冲冲地下了火车,站在月台上东张西望寻找来接他的朋友时,突然被人一把从背后抓住;他回头一看,居然是二哥张善孖!
原来,张大千出家消息传到四川内江老家,全家大为震惊,父母立即派出老二张善孖前往上海“捕捉”张大千。张善孖赶到上海,找到张大千的朋友,获悉张大千在某日某时就要回上海,于是他赶到火车站,“活捉”弟弟张大千。
就这样,张大千被“押送”回四川内江,奉父母之命娶了19岁的新娘曾正蓉。新婚3个月,张大千就起程回上海,他要在上海继续学习书画,开创自己的事业。
他的梦想能够实现吗?
在上海举办第一个画展
张大千回到上海,就到上海河南路景兴里拜见老师曾熙,恢复学习书法。曾熙是大儒,学修深厚,工于书法,尤以魏碑及金文见长。

\

恩师曾熙

\

恩师作品
“万不可只学一家,要取各家之长,最后糅为一体,为己所用。”曾熙教导张大千。
一天,张大千正写着毛笔字,突然搁下笔,出外溜进戏园看戏。曾熙知道后,把张大千找来,张大千心想,这回要挨批了。
“戏中拖腔常有一波三折之妙,这与练书法字有相通之处。”曾熙鼓励道,“你要多听戏,多看脸谱、道具,玩味其中的奥妙在哪里,这些对于书法、绘画都将大有裨益。”
张大千大感意外,从此再去看戏就笑称:“我是奉旨看戏,名正言顺。”

\
\

上下图为李瑞清先生和其作品
另外一位老师李瑞清是清朝进士,对张大千也是谆谆教导:“你要临写汉魏以来的历代佳拓碑版,要用双钩法书写,否则难以领悟字之转折微妙,”
李瑞清还对张大千说,“你要集各碑拓中之佳字为联语,否则难以掌握整体结构的奥秘。”
“别人都以为我是在曾、李二师门下学习绘画,其实我学的是书法。”张大千回忆道,“那时候,我们对老师恭敬极了,从来不敢问什么问题,拜老师后,经常去侍候老师,静听老师与朋友们谈书论画,就等于在授课,从来不敢接嘴插腔,只是每月把写的字送到老师手里。”

\\

张大千上海故居
1924年秋天,24岁的张大千迁至法租界新式里弄房子西成里16号,就是现在的马当路278弄16号,正式开始了画家的职业生涯。他住在楼下,楼上住着书画家黄宾虹,隔壁17号住着二哥张善孖,兄弟俩住所的天井客堂打通,安放一只大画案,成为兄弟俩的画室,取名“大风堂”。

\\

上图:兄弟俩在探讨绘画下图:两人合作的作品
一日,秋英会召集人赵半跛对张善孖说:“据说,你有个兄弟也能画画,带他来参加秋英会啊。”上海有个“秋英会”,是1920年代文化一年一度的聚会,书画家聚集一起,赏菊吃蟹,吟诗作画题诗,来参加的聚会的以书画界名流居多。
“好啊。”张善孖求之不得,他正想带弟弟张大千参加秋英会呢。
秋英会的日子来了,张大千跟着哥哥张善孖参加秋英会。张大千挥毫作画题字,引起众人的激赏。
第二天,上海各报刊报道秋英会盛况,纷纷说张大千是后起之秀,一鸣惊人等,朋友们纷纷向张大千表示祝贺。
“我第一次参加,自属小老弟,大家不仅要我绘画,又要咏诗、题字,出的题目也多。画山水人物花卉动物,工笔写意无所不画,被指定与前辈先生们合作的也有。在秋英会上,诗、书、画三绝的全才实在也不多,会画的不一定能诗,所以大家都对我刮目相看。”张大千事后不无得意地回忆。
张大千萌生了更大的梦想,对张善孖说:“二哥,我想在上海办个画展,你意下如何?”
张善孖略一思索,说:“八弟,你想办画展的想法是好的,但办个画展需要钱款、场地,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画作,望你再好好地思忖一下。”
张大千决定举办自己的个展,他精心绘画,为画展作准备。
1925年5月,上海宁波同乡会馆大厅,张大千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共展出了100幅作品,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都有,既有写意,又有工笔,整个展厅丹青溢彩,翰墨飘香。
张大千还将100幅作品依次编号,每幅作品不论题材大小,售价一律200大洋;购画者买到哪一幅全凭抽签决定。
下图均为张大千日后驰名作品:

\
\

 

开幕后一个多小时,几乎没有人进来,张大千顿感失落,一脸焦虑,但也无可奈何。
突然,大厅外传来了喧闹声,但见参加“秋英会”的老前辈走了进来,他们在画下贴上红点订购,一下子订购了30多幅画。张大千陪着他们看画,不断地表示感谢,最后恭送他们出门。
3天画展结束,100幅画作全部卖完。
张大千一举成名天下知,从此他的丹青生涯正式扬帆起航。
再说说张大千在上海和老师、朋友的小事。
1930年曾熙先生病逝上海,张大千扶柩至恩师家乡,并在墓傍筑庐,守孝一个月。以后,张大千的书斋和画室里,始终悬挂着先生的书画作品和他与老师的合影照片。
张大千参加“秋英会”,与郑曼青、谢玉岑最受追棒,与会者纷纷与他们合作绘画,或是请他们题款。秋英会后,张大千与谢玉岑成为好朋友,张大千不少作品都题有谢玉岑的诗作,谢玉岑还写了不少赞誉张大千的诗歌,张大千先后为谢玉岑画过100多幅荷花。1932年4月中旬,黄宾虹女弟子顾飞代表黄宾虹邀请张善孖、张大千去上海浦东顾氏桃花源写生,
等到张大千回来,得知好友谢玉岑的妻子逝世,他立即画了一幅《天长地久图》安慰好友。

\

上图:谢玉岑以及作品

\

上图为谢稚柳
1935年谢玉岑英年早逝,他在弥留之际拜托张大千照顾儿子谢伯子,照顾其弟谢稚柳,张大千念泪答应。后来,张大千指导谢玉岑的儿子伯子画画,还将自己珍藏的名画借给谢稚栁临摹多年。抗战期间,张大千听说谢家生活困难,特地寄赠500元相助。
这就是张大千在上海的剪影。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