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选登 | 张大千的八德园岁月
时间:2024-04-08 08:51:55 来源:书与画杂志 作者:舒建华 徐心如
新刊选登 | 张大千的八德园岁月
张大千先生最后收的两位弟子是王旦旦和沈洁。沈洁远居巴西圣保罗,王旦旦则隐居美国旧金山。王旦旦,又名王曦,1949年生于上海。7岁时移居中国香港,开始喜爱绘画,先后随周士心、赵少昂、彭袭明学花鸟和山水。1965年16岁时于美国纽约被张大千收为门人,同年前往巴西圣保罗,在大千八德园习艺三年有余。1971年移居美国旧金山至今。王旦旦的父亲王植波,是海上名书家邓散木的得意弟子,也是中国香港电影界知名才 子,1964年陪印尼富商陆运涛访中国台湾时飞机失事殒命,年仅40岁。母亲翁木兰是上海海关税务司司长翁梅笙之女,电影明星,随高逸鸿学画,亦擅丹青。王旦旦是王植波和翁木兰的掌上明珠,8岁启蒙,9岁在香港圣约翰教堂副堂和母亲联合举办画展。王旦旦在硅谷亚洲艺术中心画展开幕式致辞中,特别感念她母亲的好友、电影明星上官清华,是她1965年在纽约代求大千先生收徒,并代王旦旦行跪叩礼,其时上官清华身怀六甲,大千先生也很感动,说“你行这么大的礼,我一定好好教这个学生”。1966年年初王旦旦到纽约见到老师,补办仪式,见证人有王济远等。然后往八德园,侍砚三年,深得大千欣赏和信任。
王旦旦与恩师张大千
王旦旦在八德园习艺整三年,从17岁到20岁。她天资很高,前面已有名师数位给她打下好基础。大千先生称赞她:“用功甚力,人物仕女效李公麟、王舜国;山水竹石效石涛、渐江;书学唐人写经;皆能各摄其神髓,不斤斤于绳墨。”她喜欢石涛、八大画风,老师开始拿出家中珍藏的石涛名作让她对临,如石涛手卷《张公洞图》,三米多长,王旦旦临完后,大千先生有三处题跋,其一曰:“清湘老人此图吾家所藏第一,世间流传第一,予从不轻以示人。女弟子王旦旦酷好清湘,不远万里来从予游,每与讲论亦慧解,因嘱临写。二岁为之,快极。不悉暮年得此传人也。”可见王旦旦不仅天资高,而且勤勉用功,令大千欣慰不已。在旦旦所临大千珍藏的石涛八开山水册页上,大千甚至亲笔将石涛原题画诗一一抄录下来。最后张大千又拿出他最心爱的石涛《野色》册页,其中青山红树隔江对映,有如印象派的手法,鲜明沉醉,最是动人。此册原件后归赛克勒美术馆,由方闻主持大都会博物馆出版。王旦旦所临用笔恣意灵动,韵味清奇郁勃。大千先生因材施教,1967年年初赠送王旦旦自己珍藏的唐人写经卷,嘱她悉心研习,以增书款之古意;又为了扩大她眼界,督促她对临大风堂珍藏的名作《江堤晚景图》。王旦旦说她喜欢石涛的笔墨,不适应宋人的青绿山水,大千先生说:“学艺者要广取博收,不能只局限一己之趣味,尝试与自己趣味不合者会有更大之长进。”
王旦旦临石涛《张公洞图》,张大千题跋
大千先生曾亲书王旦旦画历,有语:“(旦旦)人极亢爽朴诚,无一点超时习气。视予如父,予亦视之犹子也。”大千每每在外旅行,都会致函旦旦,称她“旦旦贤侄”,除嘱她用功习画,更多是把家事托付于她,这些家书让人读来如见慈父。在八德园这个世外桃源中,王旦旦与孙家勤、张师郑、沈洁一起悠游于园林和艺术,在大师的照拂下,画艺精进。1967年夏,在大千先生的安排下,王旦旦与孙家勤、张师郑、沈洁在圣保罗美术馆联合举办画展。
张大千在八德园中后期,正是泼墨泼彩创作的高峰期,他有没有将此列入教学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议题。我们在策展时询问王旦旦,她说:“没有。张老师没有固定的课徒方式,如小稿示范、发稿批改之类。我们四人,除沈洁走读外,都住在八德园中,纸墨都是用老师的,也没有具体的规范和课程。老师画画,从不通知我们,但我们任何时候都可以在旁观摹,他边画边聊,我们边看边听。也可以向老师提出要临他的哪一幅画。有一次,他对我讲解八大山人,乘兴拿张纸头,顺手挥写小幅的蘑菇,完后说:‘这个你就留着吧。’就送了我。张老师画泼墨和泼彩,我们经常在边上做帮手,研磨矿物颜料、摆动固定在板架上的画之类。老师不鼓励我们学泼墨泼彩,言谈中多是说泼墨唐朝人就开始了,他督促得紧的是古画临摹,拿原作要我一丝不苟地临。”
譬如王旦旦对临的《江堤晚景图》就是张大千珍藏的董源原作,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抗战爆发后他滞留故都,首见此图,念念不忘,抗战胜利后回北平购入,成为大风堂珍藏重器。他自己临过,临作2017年在北京嘉德拍卖以1.32亿人民币成交。此幅作品对张大千自己的创作有很丰厚的滋养,也对他后期泼彩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此,傅申教授已有阐明。张大千购入手此画初期,画署款元人赵雍即赵子昂之子,后修裱时发现是改款,原署五代南唐赵幹。张大千查到故宫藏赵子昂致鲜于枢手札,指此幅为董源所作。
张大千因材施教,世人广知,但也有逆反式地锤炼弟子。王旦旦喜欢笔墨豪纵一路,老师让她广临石涛之外,又刻意让她临赵子昂细笔青绿山水《松水盟鸥图》中堂,又督促她苦临赵子昂认定的董源《江堤晚景图》大中堂,又出董、巨同时代的王道士《湖山清晓图》让王旦旦奋临。《湖山清晓图》临完后,原作就转让给王季迁了。张大千又拿出盛唐时的写经卷送王旦旦临写。
王旦旦 临赵孟頫《松水盟鸥图》,张大千题诗塘
在五代雕版印刷出现前,小楷抄经已广流通,是职业也是行业,其人全职抄经,也叫作“经生”。王旦旦说:“1967年年初,老师去加州前夕,有一天拿出这个卷子,说小楷有古意,你按这个练写,可以配你的画。还说这个卷子在我这里有三十年,有欧美博物馆想购 藏,愿出五百美金。(现在)就送给你,好好练。”大千先生题写说 “此盛唐人书,犹有陈、隋间意”,即7世纪时候的手笔,但保留5、6世纪时代的气息。材质是纸,用黄蘗汁染过,透明似蜡纸,防潮防蛀,古称“硬黄”,唐太宗喜“二王”,命臣下临写,复制时用的就是这类纸。这种突破明清、上溯而追元乃至唐的古雅古意,气魄闳大雄沉,今天已成绝响了。
王旦旦虽然没有学泼墨泼彩,但熟悉大千先生的创作流程。她说:“张老师泼墨泼彩,通常会把纸绢放在地板上,而不是在画桌上,而且有裱画师把纸粘裱在板子上。用的纸常常是半熟的仿宋罗纹纸和鸟之子纸,都是日本来的。张老师用的颜料有传统的植物和矿物 质,如石青石绿等,但也用西洋新式的亚克力颜料。老师书画也不全是磨墨,消耗量大时,磨不过来,也用瓶装墨汁,日本来的。许多人对老师泼彩有误解,以为上来就泼。老师是先打底、起墨稿的,有淡墨、浓墨,还有赭石等,就像平时画一张画一样,有完整的图形,然后才上泼彩。他画荷花,荷杆都是从上起笔,向下一气呵成的。”
前人论文章之道,有说“闲笔”别开生面之功效,大千先生真可谓是高手。举一反三,推文以进画,大千先生画中这种闲笔应更多。另外1968年11月大千先生夫妇携最疼爱的小孙女绵绵在美东旅行,从纽约去波士顿看眼疾途中得流感,大病一个多月后,觉得要改变一下生活方式,便致函王旦旦和张师郑,吩咐他们联同八德园中管家等,把他心爱的两条名犬大狗和黑猿尽快转送圣保罗动物园,赶在他回家之前,“千万速即商同处理,勿使爰归见之不忍割舍。至嘱至要!”过些天又来信催办,又有语“大狗速送动物园,兄即不敢归时仍见之,爱根难割耳”,真性情跃然纸上,让我们在大千先生大家长威严之外,又看到了其温暖可爱的一面。
硅谷亚洲艺术中心从创办之初开始,一直把张大千在海外的研究、展览和鉴藏作为重点。张大千在八德园时期和加州时期(1967—1976)是他后期创变最重要的阶段,我们不敢说填补空白,就是希望能有机会做些有难度的工作,如1967年至1972年间的创作是张大千研究中最让人困惑和棘手的时段,海天相隔万里,大千先生又频繁穿梭,但也是他泼彩大成期的黄金阶段。多蒙各界支持,我们希望能做些基础性的工作,以告慰先生及大风堂诸位门人前辈。
王旦旦临石涛《杜甫诗册》之一,张大千题
(本文原载《书与画》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