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千研究 > 应用研究 >
“文源斋”珍藏张大千亮相匡时•续墨缘

“文源斋”珍藏张大千亮相匡时•续墨缘

时间:2013-10-26 10:10:00 来源:网络 作者:

“文源斋”珍藏张大千亮相匡时•续墨缘

\

北京匡时2012秋拍两件张大千拍品由其弟子李顺华提供。张大千与李顺华谊过师友,情同父子,此次亮相的几件作品,再续李张两代墨缘。
 
李顺华的父亲李凌云,自幼跟随祖父从事古董人生意,往来于上海与美国之间,与蒋谷荪、张葱玉引为至交。李凌云长期生活在美国,亦时常往返于中美之间,替张善孖奔走、联络,为抗战募捐献策出力。1940年初,张善孖到美国作抗战宣传和募捐,曾画《飞虎图》赠陈纳德将军,遂有了后来的“飞虎队”。通过张善孖,李凌云与张大千也日益熟络,培养出深厚的友谊,也引申出张、李两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交谊。
 
50年代,时在香港的李顺华接受父亲的建议,赴南美跟随张大千学习古礼、书画、鉴赏、烹调,拜入大千门下,执弟子礼。经大千居士的点拨,李顺华在绘艺、鉴赏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据李顺华先生说:张大千是个非常讲究古礼的人,无论是出门或是返家,皆是全家迎送,行叩拜之礼,而大千伯自己也一定是严格执行这些仪轨,出门或是返家都要拜祭祖宗。大千一生都近乎严苛的执行这些仪轨。李顺华有一枚印章曰“大风堂山厨”,并不晦言自己爱吃:大千伯父的本事我也唯独烹调下功最深。与大千父共享热爱烹饪,自创菜谱的乐趣。张大千的一切言传身教感染着他,作为上海人的李顺华拜入大风堂后,居然也练就了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学习成一年半有余,李顺华辞别师门,赴美与父亲家人团聚。
 
后来无论是张大千赴美还是八德园落成,李顺华与张大千始终保持着持续的交往与联系。1967年,李顺华与夫人陈雪梅行将抱子,寄书于远在巴西的张大千曰,生男子当字之‘大痴’,生女子名之‘千仪’,以‘大’‘千’二字为排,以志儒慕。张大千甚为所动,以破墨重青绿点染大痴千仪二小象相赠。李顺华夫妇举子大痴后,张大千旋即意写《大痴抱笔图》贺“骥之子,凤之雏,育德门,贵寿俱”附以长题,自谦‘愚叔爰博堂上两老人与贤梁孟共轩渠’。张大千每赴美国画展,李顺华均代为安排行程及展览要事,李顺华亦常携家眷赴巴西,聆教诲,临真迹。大千时常以画作相赠,同游所感所记、新岁补壁、授业示范、同好雅赏,不胜枚举,件件精品,无一件敷衍了事,草草应付之笔。世代缘分就在这样的来来往往中积淀下来。

\

张大千(1899-1983)仿陈老莲觅句图
纸本立轴1949年作
94x35cm
展览:
1.Arthur M.Sackler Callery,Challenging the Past THEPAINTINGS OF CHANG DAI-CHIEN,Nov.24,1991-Apr.5,1992.
2.The AsiaSociety,Challenging the Past THE PAINTINGS OF CHANGDAI-CHIEN,Apr.29-Jul.19,1992.
3.The Saint  Louis Art Museum,Challengingthe Past THE PAINTINGS OF CHANG DAI-CHIEN,Aug.28-Oct.25,1992.
出版:
1. 《张大千书画集•七》P35图版18,(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0年。
2.Challenging the Past THE PAINTINGS OF CHANG DAI-CHIENp171,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2.
3. 《张大千研究》图版38,(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6年。
4. 《文源斋大风堂墨缘•张大千诗书画》第三辑,金时印刷有限公司。
5. 《画坛点将录》P25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备注:
1. 张大千自题签条。
2.Challenging the Past THE PAINTINGS OF CHANG DAI-CHIEN,1992展览请柬用图。
来源:张大千弟子李顺华先生友情提供。
 
张大千《仿陈老莲觅句图》系为匡时2013秋拍“澄道”夜场之封面拍品。李顺华先生忆道:“大千居士教晦:陈老莲鬼怪惟笔墨高古,似六朝石刻不可多得。予临其书法,读其画,深深喜爱之。”可见张大千对陈洪绶的推崇与追摹。李顺华先生再忆及徐雯波女士,也是夫唱妇随,擅长于老莲书法一路。“此《觅句图》拟老莲神似,而有居士自己风格于其中,更见柔美清奇,桌上摆饰精致非老莲所能。予拜服五体。”尊师这件研习古典的代表作,是师法古人而胜于古人的。蕴含了敦煌面壁所修成的高古气韵,画中高仕之眉目,传递出人物真性情。李顺华为之深深折服,甚至在图前跪拜,拍摄一张照片寄给大千居士。然时光荏苒,岁月沧桑,如今照片已不知所踪,只得回忆还在故人心头萦绕。
 
李顺华回忆道:《觅句图》完成后,曾展于香港,西德科隆。即将之贻赠。后傅申先生借展于华府及纽约诸地,特别以此图印作请帖封面。说的便是此图1992年在美国华盛顿赛克勒美术馆、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密苏里圣路易斯美术馆等各地巡展,并由华盛顿大学出版图录,均为文脉之永恒延续。其中故人故事,可证《觅句图》无愧为大千先生重要的人物代表作。

 \

张大千(1899-1983)仿黄鹤山樵笔意
纸本镜心
45×52.5cm
备注:1.李顺华上款。
2.张大千弟子李顺华先生友情提供。
 
另一件来自文源斋张大千《仿黄鹤山樵笔意》归属于近现代书画专场,李顺华先生亦可清晰忆及整个创作过程:1972年,李顺华自纽约赴环荜蓭拜访尊师张大千。“才进大门,见大千居士不悦于色;原来小园初建,池塘四周山石按置笨拙,不喜欢!”碰巧东岸园艺家“堂本”先生正慕名拜访。李顺华当即介绍给大千,为其重建。第二天召集石匠,三日便竣工。大千见之大喜,遂要作画报答。“问曰:想看啥?对曰,未见作黄鹤山樵爱其牛毛皴,不知如何落笔。告曰,不可一一细笔写之,必板滞无疑,需用扫把笔层层编织,杂而不乱,焦墨提神,”一轮探讨与传授后,大千以三日画成“太湖渔舟”,为写李顺华家乡之景。只见大千先后次先后七次皴叠,直让这位弟子看得目瞪口呆:“最后考了我一下:渔舟画何处?题款那里?一一对答无错。又曰:勿示人,病目多年细笔费神,不解者必谓膺鼎。予大笑拜谢。”画得个中精妙自不在话下,更难得其中一翻舐犊情深,透露出的是平常人见不到的功夫与情谊。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