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风飞弦 > 张善孖研究介绍 >
赏画 || 张善孖 张大千 张旭明《仙娥依虎图》

赏画 || 张善孖 张大千 张旭明《仙娥依虎图》

时间:2024-12-06 13:20:47 来源:桑浦美术馆 作者:桑浦美术馆

赏画 || 张善孖 张大千 张旭明《仙娥依虎图》


“袅袅行云去,仙衣不染尘。玉缸春酒暖,进与养年人。”本幅《仙娥依虎图》出自大风堂青年俊彦张旭明笔下,张善孖画虎,张大千题祝寿词,是为张氏大风堂师徒三人合作之精品。画上云中仙子采用传统的三白开脸,发髻勾勒精巧,开相清新秀丽,弱质芊芊,体态轻盈婀娜,气象安详娴静。因是拜寿为题,故眼神恭敬,双手环合行礼,似向上望着画外寿星恭祝长年。张善孖所绘之虎则温顺可爱,少了些许猛兽的威严,多了一些灵兽的祥和,望着仙娥,似通人性而亦步亦趋。画上除张旭明题跋外,大千还特意双题“时在乙亥十一月冬日,善子画虎,姪旭明补仙娥,为杜老孙太夫人五十寿庆,弟张爰恭祝。”以示郑重其事。


\

张善孖 张大千 张旭明《仙娥依虎图》镜片 设色纸本1935年作 尺寸:110x58.5cm
张旭明(1911-1937),名曙辉,四川忠县倒灌乡人,中学毕业后于1928年远赴上海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受业于马孟容、刘海粟等名家,得名师指教,画艺猛进,年仅19岁即参加了全国第一届美展。此时,寓居上海的四川内江张善孖张大千昆仲也应聘出任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他们非常赏识张旭明的才华。张善孖遂将其收为入室弟子,同时也成为了张二爷的关门弟子。不久张大千亦收张旭明为徒,此后诸多弟子皆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列入门墙,论辈分都要称张旭明为师哥。张旭明作为大风堂的门生,深得张氏兄弟的喜爱,因为都来自四川且都姓张,遂平日以叔侄论。

\

张大千与其二哥张善孖切磋画艺
本幅中的仙子形象构图承唐六如仕女笔法,显是大千指授,旭明得其三昧。大千颇对此侄的画艺欣喜骄傲,在张旭明的《闲情逸致册》(1930至1931年作)题跋上写到:“予白不解花鸟画法,而子侄辈多有为之者。每请笔法,予辄无以对,但令师古人可也。今观旭明此册,秀逸天成,真入新罗之室。吾门多才,继起有人。山阴父子,各立门户,吾不禁掀髯大笑也。”

\

张善子及家人与“虎儿”合影
上海美专毕业后,张旭明即移居张氏昆仲寓所,朝夕相处,亲如一家,每天在张氏昆仲亲自教授下继续研习国画,画艺日益精进。这一时期,张旭明一直跟随张氏昆仲,足迹遍南北。先后同赴日本参加国际画展,在北平、成都、重庆等地举办画展。张氏昆仲非常器重张旭明,两次上黄山写生,张旭明自始至终相随。三人曾合作《黄山纵游图》小青绿山水手卷,由张善孖画山石、张旭明补松、张大千补人物而联袂而成。而在1931年辛未游黄山归来后,大千曾绘《黄山迎客松》,点景人物将三人一齐画上,题云:“辛未秋月,仲兄虎痴、犹子旭明黄山归来,写文殊院迎客松寄上。”

\

张大千、徐悲鸿与艺专学生在黄山合影 1936年3月拍摄
张旭明在大风堂下随侍张氏昆仲长达九年,足为其余弟子称羡。创作本幅的1935年,应爱国华侨胡文虎、胡文豹之请,张旭明随张氏昆仲前往南洋举办巡展,首站为新加坡,前后历时两月多,影响巨大,轰动一时。可惜天妒英才,1937年左右张旭明不幸患痈疽,即评书中“不能食鹅”的重疾,于该年中殁于郎溪。其所绘、所藏书画十数年亦逐渐云散。
上世纪五十年代,大千决定举家搬迁至南美,潜心书画创作,在西方世界宣扬国画艺术,除家人外,大千居士动员他在香港和台湾的门人,希望与他同去地球彼端奋斗,可惜那时弟子们无人响应。大千感慨道:“要是旭明在,一定会义无反顾地跟我们一起走。”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责作者自负,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