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风飞弦 > 张善孖研究介绍 >
入世的虎痴张善孖和出世的黑猿张大千:滚滚红尘中的画家兄弟

入世的虎痴张善孖和出世的黑猿张大千:滚滚红尘中的画家兄弟

时间:2021-06-01 16:55:04 来源:原创船长读画 作者:

入世的虎痴张善孖和出世的黑猿张大千:滚滚红尘中的画家兄弟


比起养着一小缸虾的齐白石来说,张善孖和张大千这俩兄弟的爱好也忒奢华了,一个养虎、一个养猿。幸好,他俩不爱画大象和恐龙。
“阿库拉玛塔塔”——细看张善孖于1928年春日所作的这幅《山君不离》图中,正在山间竹林丛中打闹两只老虎,其神情和姿态都不禁让人联想起非洲草原上童年时代的辛巴和娜娜。
虽是远隔千里,而且是两只华南虎也并不是非洲狮,但是当46岁的张善孖为这两只老虎写照之际,心中应也与“狮子王”辛巴怀揣类似的家国情怀。

\

题图:张善孖《山君不离》局部1928年作
在这幅纵131厘米、横65.5厘米(约八平尺)的立轴左上部,张善孖留款道:“幽居草莽傍山隈,悟觉三乘万念灰。毕竟二空基慧业,不从逐鹿履尘埃。”
其所写这两位幽居草莽、在山间草丛中打闹嬉戏虚度光阴的百兽之王,虽然远离了红尘的喧嚣,但也流露出一丝惋惜和惆怅。
张善孖爱虎,世人称其为“虎痴”,与自诩“黑猿转世”的弟弟张大千在处世哲学和社会身份方面有着诸多不同:大千一心沉浸于艺术世界,并且曾有数次遁入空门的念想,他于政治是一个无党派人士,虽然与诸多党政要员们交往频繁,但也仅限于艺术交往;这位张家二哥是张大千步入艺术大门的指路人,在画家身份之外,他同时也是一位积极的革命者、政治活动家。

\

张善孖《山君不离》图局部
该幅《山君不离》图曾于去年底亮相于国内某拍卖市场;同一时期,在另一场秋拍中还亮相有张善孖的另一幅《黄山神虎图》亮相,后者作于“七七事变”前夕,其画作流传背景更体现了张善孖的家国情怀。
壹“入世”的虎痴张善孖
在上世纪上半叶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中国的文人和艺术家们在面对家国存亡的危机时,都无法将自身命运抽离于现实,张善孖、张大千兄弟们也无法置身事外。
尤其在此后的抗战时期,张善孖更是用笔下的猛虎作为宣传的武器,激励民众同仇敌忾、抵御外辱的决心。他所创作的《猛虎扑日图》被视作美术界在国画形式上展开抗日宣传的首次尝试。

\

照片:张善孖(图源:网络)
张善孖出生于1882年,比张大千年长17岁。他本名泽,字善孖,又字善子。18岁时,他就参加过余栋臣领导的“大足教案”武装斗争。
进入20世纪后,晚清社会出现了大批中国学生涌向日本留学的热潮,仅在1903年,留日的中国学生数目达到1300余人,短短3年后,这一数据猛增加到8000多人。当张大千还是位顽童时,这位二哥就于1903年东渡日本求学,进入明治大学学习经济,后又转入该学校美术专修科。
张善孖在留日期间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是四川地区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从日本学成回国后,他积极参加过四川的保路运动。正是这场爆发于1911年波及川、湘、鄂地区保路运动,为清廷的统治敲响了丧钟。在晚清艺术界和收藏界颇有盛名的权臣端方与其第端锦,便是殒命于这场运动。
是年9月,端方接替被免职的四川总督赵尔丰,率湖北新军第八镇第十六协第三十一标及三十二标一部,经宜昌入川,至资州(今四川资阳)。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滞留资州的端方进退失据、四顾茫然。11月27日,他与其第端锦被其手下哗变的军官所杀。
辛亥革命胜利之后,张善孖于1911年出任蜀军第二师第二旅少将旅长。对于张的这段经历,史家记录甚少。亦有网络资料显示为“川军”。实际上,近代“川军”作为一个军阀派系,源于清末的新军与巡防队,就在张善孖留学日本那年,清廷下令全国编练新军36个镇,其中命四川编练3镇,但因为筹款困难,到1910年勉强被编为陆军第17镇(一个镇满员建制为12512人),此外四川地区还有清末巡防队约1.6万人。这些就是日后川军的主要来源。

\

张善孖《山君不离》图1928年
辛亥革命爆发后,新军和部分巡防营起义,后经过分化组合在四川成立了两个军政府,一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军政府,其二是以重庆为中心的蜀军军政府,其主力为熊克武的蜀军第一师(后改称川军第5师,辖步兵2旅4团,骑兵、炮兵、模范、工兵各1营,机枪3连)该部为四川革命党自己组建的军队。
张善孖所任职的部队应是熊克武部所属的蜀军。1913年二次革命期间,张善孖加入了熊克武的反对袁世凯复辟斗争,革命失败后,张被列为全国要犯受到通缉,他与同乡余切(后化名公孙长子)逃亡日本,余切后来成为书法大师。张善孖则在这段时间钻研绘画,与虎的结缘也开始于这段时间。
据资料显示当1916年袁世凯倒台后,张善孖从日本回国时,就带回了一只幼虎饲养,对其写生。次年,张善孖带着18岁的张大千东渡渡日本留学,张大千在京都公平学校学习染织,课余时间坚持自学绘画、诗文及治印。
1919年,俩兄弟回国后继续着不同的人生道路。张善孖返回了四川,先后在北洋政府中任乐至、南部、阆中、乐山、蓬溪、遂宁、三台等县盐场知事。1922年,他被调往北京,出任总统府咨议,此后在北洋政府中出任的职务五花八门:财政部佥事、国务院咨议、直鲁豫巡阅使署顾问、察哈尔省丰镇、清凉城清丈局长、察哈尔造币厂总务科长、商都县长等职——看看这一堆乱七八糟的头衔,您大致可以了解他所要应付的诸多破事。
据说是因为看不惯官场腐败,也或许是因为这些事情太过繁琐无聊,在伺候过皖系、直系、奉系各类军政府后,未及等到北伐战争开始,张善孖便于1925年从官场辞职,任职上海美专教授,开始潜心研习绘画。
四年后,他在一幅《松风琴韵图》上题了首诗:“我笑生平号虎痴,闲来画虎乱题诗。自从抛去乌纱后,不事雄飞但守雌。”

\

张善孖《黄山神虎图》1935年
贰“出世”的黑猿张大千
1919年留日归国后,20出头的张大千很快获得了艺术上的声誉。
这其中与张善孖的鼓励和引导不无关系。当张大千向父母提出要到上海拜师学画时,遭到了父母的反对,但获得了张善孖的支持,张善孖虽然排行第二,但因其大哥早逝,相当于家中长子,其意见也被父母所接受。此后,经过张善孖的引荐,张大千在上海拜入当时名家曾熙、李瑞清门下。
张大千原名正权,据说其出生的前一天晚,他的母亲曾梦见一位白髯长袍的老人,用铜锣托着一只黑猿交给她。
因这一传闻,曾熙为这位弟子取艺名爰,爰字为古体猿(蝯)字去掉虫旁,又为他取字季爰。

\

照片:张大千 (图源:苏富比官方网站)
虽然张大千也曾说过有关黑猿的传闻姑妄听之,但在日后的艺术创作中,他却化解不了与猿的缘分。他认为猿比猴更具灵性:“猿是世界上最有灵性,最有感情,但最怕伤感的动物。”
在去年苏富比香港春拍的中国书画专场上,就曾亮相过一幅大千的《老树清猿图》,该图作于1950年,尺幅为纵131.5厘米,横60.6厘米。最终以1553.5万港元成交。从拍卖网站所提供的素材看,张大千的创作并非依从拟古的范式,而是来自于自己对所绘对象的亲身观察。

\

张大千《老树清猿图》1950年
比起画虾的齐白石来说,张氏兄弟们这爱好也忒奢华了些,一个养虎、一个养猿。幸好,他俩不爱画大象和恐龙。
49年之后,张大千的心徘徊于大陆与台湾之间,但最终选择了到印度、巴西、美国寓居,直到晚年才回到台湾。在海外飘零及回台湾后,张一直饲养着猿猴,最多时达十余只。1949年3月,其寓居澳门期间,就曾托人买来两只东南亚长臂白猿,细心照料,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

\

《老树清猿图》细部1

\

《老树清猿图》细部2

\

大千《老树清猿图》创作粉本与原作对比

\

张大千所拍摄的创作原型
话题还是回到1920年。在拜入曾熙、李瑞清门下后,张大千不仅在画技上进步巨大,而且逐渐开始其收藏事业。
据曾任美国佛利尔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的傅申先生撰文回忆说,张大千的收藏最早有记录可寻是1920年,其首次斩获是从重庆藏家手中购得元四家之一倪瓒的《岸南双树图》,他在此画上有自题云:
“此倪高士真迹,庚申岁予还蜀中省亲,购于渝州卢雪堂先生家。时予初收书画,以三千金得此,携至海上,先农髯师激赏之,且誉之曰:‘子年才弱冠,精鉴若此,吾门当大。’”
农髯是张大千老师曾熙晚年的号,大千的收藏除了受到这位老师的鼓励外,也与另一位老师李瑞清的影响有关。此后,张大千广泛搜罗石涛和八大山人的画作,尤其是石涛的画,张大千不光收藏最多,而且也是石涛画作的造假高手。有保守估计称,经过其手的中国古画藏品大概有一千多件。
在上海学画这段时间,张大千还发生过一段插曲,约在1919年底,其未婚妻谢舜华去世。张大千跑到松江禅定寺做了三个月的和尚,后来被张善孖找到将其带回家乡,与另一位远方表妹曾正蓉完婚。上述张大千自述“庚申岁予还蜀中省亲”,便是这段经历。
此后,二位画家的父亲张怀忠也于1923年,率领家人有四川内江迁居江苏松江府华亭县定居。
当二哥张善孖1925年辞去公职,决定到上海潜心作画时,小弟张大千已经在上海名声鹊起。这年于上海宁波同乡会举办张大千首次个展中,他的画作供不应求,出现了一幕“抽签取画”的奇观——所有展出的100幅作品,都定价20大洋,购画者凭抽得的编号取画。

\

张善孖笔下的虎也有家庭温情的一面

\

张善孖笔下的充满温情的虎妈和虎子
此后,张氏兄弟逐渐成为上海画坛的核心人物,张善孖在艺术圈享有“风雅领袖”盛名。1928年他们与俞剑华、黄宾虹诸人组织“烂漫社”,刊行《烂漫画集》。
也正是这段时间,他们开始倡建“黄社”,黄山——这座曾经为清初石涛、弘仁带来无数灵感的山脉,走入了这二位兄弟画家的视线。(未完待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