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风飞弦 > 张善孖研究介绍 >
挽曾农髯师---张善孖

挽曾农髯师---张善孖

时间:2018-09-12 16:29:00 来源: 作者:

挽曾农髯师---张善孖
 

 

    揮毫與梅菴缶老齊名,北派南宗,試問一代書家,虎臥龍跳誰抗手;及門似長公穎濱昆季,東塗西抹,愧對數行遺墨,山頹木壞劇沾襟。

    按;錄自1930年9月23日《新聞報•快活林》。

 

追念曾農髯師

 

    曾農髯師自國變以後,即避地海上,與臨川清道人李梅庵師,皆以鬻書畫自活,世所稱曾李者也。梅師既卒,感悵頗多,世亂日滋,欲歸不得。嘗於浴佛日寫山水,自題云:“充楊子所至,則老矣;充墨子所至,則佛矣。舉世混混,吾誰與歸?莽莽山河,誰是主人?任筆所造,已落鴻濛之後矣。聊以自適,非敢求知。”觀此可知其孤鳴獨醒之概。然其神志老而益康,據案濡毫,從不告倦。稍休即及閘弟子月旦書畫,品藻詩文。余與八弟大千,過從更多,承契彌厚。今歲五月,餘進四十九歲,師贈聯云:“兄弟高年文伯子,詩書善畫蘇長公。”雖愧溢量之稱,實見獎掖之篤。又見師新為魏弱叟老伯畫便面,題云:“須到百齡無暮氣,同將六法樂天倪。”復書其他面云:“志能帥氣,故朝暮之氣,志主之耳。少而偷安,壯而耽逸,即暮氣也。熙與阿哥年俱七十,阿哥尚以書畫問世,熙雖盛暑不輟筆墨,即朝氣也。畫上題句,願與阿哥征信之。”蓋弱叟與師同鄉同年且同學,弱叟一日以長,故師以兄事之。餘謂師朝氣長存,方當比壽大椿,不意入秋小恙,竟至不起。易簀前四日,尚手書一詩與吳劍秋老伯,云:“自濬溪流常繞閣,手栽園柳已成堤。劫餘尚有敝廬在,惆悵年年歸未歸。”案此詩即題《思歸圖》者,圖則為弱叟作也。魂魄猶樂故土,於茲可征。劍翁亦師三十年前老友,當師病時,移榻師家。一日師忽忽不樂,語劍翁曰:“七十三年,丁此季世,能得友如子者,撫棺一哭,死複何恨。”聲淒以永,所感深矣。故劍翁挽師云:“何以生為,睹茲滿地荒殘象;今真死矣,尚有撫棺痛哭人。”嗟乎!師之書畫已滿人間,師之聲名當留後世。全壽而歸,雖死猶生。吾輩山頹木壞之感,不能已於懷,江漢秋日,願與及門諸子共誦之。

按:錄自1930年9月9日《申報》。

 

曾農髯夫子之孝思

 

    吾師衡陽曾夫子,少年之文名,近二十年來之書名,與夫垂老尤以畫得名。凡知夫子者,未有不景仰其文字書畫者也。惟夫子生平,有可矜可式者,正在文字書畫以外。故組庵先生贊夫子之像曰:“行可以伏一世,而德淑於一身。學足以追三古,而化不被於人人。書畫特其餘事,猶亦祀而共珍。”蓋組庵先生之於衡陽,兄事者三十年,知之最真切也。及門中孖與季氏大千之於夫子,過從最密,談次晝不足繼以夜,舉足出言,諄諄然以孝行為勸勉。偶述及庚子覯拳匪之亂,荷短衣,負太師母出都門,走數千里,興奮處忼慨不已。繼以涕零,其馴孝出乎天性,已可概見。癸亥,孖與季弟大千迎養,深見喜許,並賜長聯:“管夫人一門富丹青,白髮揮毫,彩衣棒硯;潘太尉萬觴羅絲竹,板輿日暖,蘭砌風和。”今者泰山其頹,撫髯追髯,神獨愴然。因憶及夫子六十七歲日,寫雪景一幅,題詩云:“我生年又六十七,一歲三月成孤息。母啼兒笑苦不知,鞠養艱難曆五十。五十四齡母棄我,不意餘生及今日。歲歲家人歡置酒,我獨潛淚仰天泣。當年破屋母所居,父病經年倚母力。呱呱墮地冰雪中,且飲冰水作朝食。鄰媼急進生薑湯,掃雪洗兒長歎息。平生苦節不敢憶,膝下授經月下織。報德無力只刺心,此生此痛曷有極。小南山下雲氣深,但有魂夢接朝夕。擬將橐筆入南山,老依母墓剪荊棘。”又畫冊寄二世兄繼尹, 跋云:“此冊乙丑冬所作,亦有未題之幀,今忽忽又四年矣,裱成補題,寄與述男。述今年四十矣,猶憶予四十是為庚子歲,負母攜汝輩從運河南下,始脫拳匪之亂。時汝十二齡,汝兄十四齡,汝弟八齡耳。汝母先歲歿京師,而先王母年六十九,朝夕攜汝輩號泣。及亂作,予但短衣以一僕自隨,百難千辛,今猶歷歷如昨日事,而不覺予年六十八,而汝亦四十歲矣。予出,即命汝居衡,為守先王母墓耳。處今之世,求不饑餓幸矣。以勤苦守身,以忠實守志。凡事求下人一等,則自處多餘之地矣。述男謹識之,戊辰五月二十有二日記。”此以當趨庭之訓云云。一詩一跋,反覆味之,直孝思錄耳。於以見吾夫子之馴孝,雖出於天性,亦鑒於太師母撫育之孤衷。今者子若孫孫又有子矣,吾世兄輩皆幹蠱之材,晚出有如藩者,亦秀拔英挺,門楣不易,甚顧長以夫子之心為心也。

按:錄自1930年9月26日《申報》。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