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风传承 > 大风堂弟子介绍 >
曹公度:《天香仙梵 茂苑文华》 ----遥寄郁丈文华师伯

曹公度:《天香仙梵 茂苑文华》 ----遥寄郁丈文华师伯

时间:2021-11-25 13:52:53 来源:《新民晚报》2021.11.24人物传记专版 作者:曹公度

《天香仙梵   茂苑文华》
----遥寄郁丈文华师伯
曹公度

岁惟辛丑时越寒霜,予独倚高槛,斜光晚照,又是重阳。白乐天《重阳席上赋白菊》句“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知吾,吾知。自黄华而闻金香,履霜白凭孤而出玉洁,令吾浮想联翩……。而由“郁金香”至“黄华”二处,始是惊梦,郁师伯文华丈公子德兴兄嘱予序文,久搁至今,愧也疚矣。

\

图一:郁文华《石榴玲珑图》
\
图二:郁文华《锦鷄图》(1981年作)
\
图三:郁文华《松鼠石榴图》(1988年作)

青莲居士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阅尽人间,而吾侪回眸百年,则由张氏善子又大千二昆仲所创之“大风堂画派”,已然绿荫参天枝繁叶茂;予因先君大铁公俯首大风堂故,而拜识文华师伯,倏忽间已逾数十载。       

\
图四:郁文华《总领群芳是牡丹》(2009年作)
\

图五:郁文华 《君子之风图》
\

图六:郁文华《黄山西海之胜图》

郁丈讳炜,字文华,辛酉年生(1921);籍属苏省吴郡,诞于吴县胥口。吴中胜地勾吴太湖,历来文人荟萃俊逸绵延不绝;其造诣根植生活纷呈精彩,学养蒙熏诗文盛行。自明中叶“吴门画派”勃兴,绘趣文人臻美画坛,称雄时代。丈既生于斯亦感于斯,情于斯志也于斯。早岁拜师姑苏名家蔡翁震渊玉蝉砚斋席前,习翎羽花卉瓜果走兽之格;而铣翁落笔挺秀著色妍艳,犹以动物画独到,丈尽得其笔致。壬午年(1942)经虞山江荻翁绍介,叩首海派圣手张翁克龢砚云山馆庭中,攻山峦叠幢丹崖石壁之神;而石园老人笔力劲健工整森秀,又书法金石功力深具,丈极获其笔情。戊子年(1948)由名家熊松泉、俞义范二翁联袂引荐,立雪一代大师张翁大千大风堂门下,证融会贯通领略画妙之奥;而爰翁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之富丽。复无所不擅无一不精,丈深沃其笔韵。由是飞跃,此亦其艺海生涯里程碑,终身受用弗浅。

\

图七:郁文华《武夷山景图》(1982年作)
\

图八:郁文华《造车图》(1958年作)
\

图九:郁文华《涴衣图》(1963年作)

丈尝告我:“其早岁值职沪上九华堂笺扇庄,该庄以纸笺、印泥、扇面、木刻水印誉世,并承销书画,所制笺纸为时人所喜。庄列二序,各曰‘余记〕、‘宝记’,分属昆仲二人;丈隶余记,时在沪河南路336号。东家王周基者,亦好文墨,请得民国大佬谭泽闿颜其庄楠,名噪一时。时丈为乞生计,疲于沪苏两地,而于艺术追求之执着为其孜求。”

\
图十:郁文华《乐在农村图》(1963年作)
\

图十一:郁文华《佘山村景图》
\

图十二:郁文华《电力灌溉图》(1958年作)

丙申年(1956)丈因擅圣贤名家法技,入职“上海中国画院”,衔画师职,终其退养之年。丈殁于甲午年(2014),鲐背九十有四,而今岁正值其百岁诞辰焉。生前尝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大风堂书画研究会会长、常熟市菱花馆艺文社名誉社长、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暨张大千研究会顾问、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等等。

\
图十三:郁文华《多发电争超产图》(1973年作)
\

图十四:郁文华《黄浦江岸图》(1974年作)

丈于丹青翰墨,澄怀观象蕴深植厚,艺能多专而殊胜,世人多有高述。于予管见,斗胆略评如下:“丈擅花鸟、工山水,善人物,审美观照直抒情性,陶咏万物了达天趣。其山宗宋元明诸先贤,云烟变幻清风化雨;或笔劲沉着皴法多变、或笔墨淋漓豪迈苍雄、或纵横挥洒恣纵畅舞,于深邃氤氲渲染得体中见萧散简远奇绝峻拔。其花鸟尊明清法规菁华,传承融合高华其内;或虚实相生万态千姿、或苍润秀逸意趣盎然、或舒展自如万紫千红,于高洁清雅大气空灵间证清新超脱造物镕心。其人物重生活风情意趣,形神兼备气格秀整;或姿态玲珑栩栩欲生、或婀娜多姿惟妙惟真、或线条明净灵动雅致,于带露含笑盈盈风动里出轻步摇曳容秀颜娟。其写生主传统自然参照,云山供养心明无尘;或搜寻奇峰诗意笔底、或花香鸟语超逸机敏、或写境状物根植传统,于笔墨洗炼契合真实内幽微探深兴怀感物”(祥见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

\
图十五:郁文华《放怀峻岭图》(1993年作)

\
图十六:《荷韵图》(2009年作)

\
图十七:郁文华先生示范牡丹创作于笔者

丈之艺格世目共睹,师古出新气韵和畅。自丁亥年(1947)海上首展始、戊辰年(1988)新加坡个展、辛已年(2001)朵云轩个展等等不绝,又《郁文华画集》(1988),《郁文华山水册页精选》(2006)结集成梓;莫不为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功庸在勤之印证,画境如禅造化千秋。尚憶曩昔上海中国画院筹立,吴倩翁所荐画师都九十又五名,丈赫然在目;盖彼时高手如云丈已立万其中,艺力不凡斯可为证。丈于审美,立心唐张彦远“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高悟会心,重在物我对语。凡绘牡丹,妙笔生韵风骨脱尘又创意立体妙合化权,清幽孤傲雅丽生动复匠心独运炉火纯青;由是博得“郁牡丹”世誉。昔高野侯翁有印“画到梅花不让人”自诩,予当以“笔至牡丹谁让人”为敬,窃思不足为过。自唐李正封《牡丹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至清方文《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信有天香亦倾国,金罍在手莫辞乾”,千古公卿士人吟赏仿佛,天香桂殿仙梵伊笙。而丈独以“天香阁”颜其斋,是可谓胸中宽怀境生象外,深情观照风涛洗襟。窃思:“此实为丈无声胜有声之心灵涤洗,并得形象虚静正果之所在”。

\

图十八郁文华山水册页精选(封面页  2006年)
\

图十九:郁文华山水册页精选(题款页  2006年)
\

图二十:原常熟市文联王建昌主席拜师郁文华先生(2010.01.27)

丈与先君大铁公情笃,红尘相知唱酬相对,感人至深;往事虽天远,幕幕却眼前。己丑年(2009)先父辞归道山,旧友同好议创“菱花馆艺文社”,公推予为社长、又礼聘丈为名誉社长;因予恳请,丈不顾病身之困赐绘《荷韵图》,以誌因缘,着吾动容不已。予因大风堂故,蒙丈厚爱时向请益并得孰稔,天香斋中受教良多:或毕现绝技示范亲授,无有保留;或赐题其集嘱语谆谆,情深意邃;或高恩厚德允荐高徒,奖掖后学;旧事如目历历,不可忘人又岂可人忘矣。丈情寄大风堂,以弘扬师门为己任。凡涉事大风堂,每必亲躬,勤勉不懈。与同门之睦处,情愫之尤深,非常言可表。癸酉年(1993)予遵父命谒丈上海中国画院,出大风堂同门合璧《寒庭图》请其補笔,丈大赞同门笔墨高绝;赏视良久方提笔挥毫,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搁笔更自歉不材。此景此语此情此德,领吾肃敬铭心,又如灌顶醍醐,实先辈美德深焉。丈爱屋及乌,与大风堂相关者辄是关爱;有大风堂研究学者著书出梓,每询于丈必大量购入,分送同道,赤心昭昭。(祥见图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

\

图二十一:郁文华先生与大风堂同门(1983年)
\

图二十二:《大风堂同门郁文华、曹大铁、伏文彦出席纪念张大千逝世四周年活动》(摄于苏州网师园,1987年4月25日)
\

图二十三:郁文华、何海霞、曹大铁、田世光、刘力上、俞致贞、梁树年、陈从周、孙云生、张正雍、王康乐、王永年大风堂同门合笔《寒庭图》(1993年)

自《荀子·尧问》“周公谓伯禽之傅曰:‘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又《史记·礼书》“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力也哉”等典述,君子好美德。而丈宅心纯厚,心地光明情怀坦荡。生性温良,品正行直待人以诚;为人恭俭,亲和备至不及是非。犹憶旧昔爰翁收徒郁丈嘱语:“入玄公善石谷,余擅石涛,二石之笔各具所长,而吾二张至为好友。汝欲投帖于吾必得入玄公许诺,方可拜门”。丈谨遵爰翁命,诚禀石园老人并获首肯。故沪上西门里张宅明烛高照时,入玄翁端坐前席,时为海上画坛佳话美谈。观照沧海,前辈明德可鉴,是为一例。予曰:“由爰翁而至郁丈,直指人心;其影响尤甚,代得相传。郁丈得教于斯,又能薪火传棒,惠及吾侪德藻时代,诚吾辈福哉缘焉”。
丈德艺并尊撄宁澹泊,笔自清华格自高逸。复以父慈子孝而家风声远,其后稷和善而遗风邹鲁。晚岁更谢绝荣华,隐士故里,与先君大铁公“闭门谢客,息交绝游”常熟,异曲同工堪称双璧。以共证老子“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弘论,以“不为物喜不以己悲”惯看苏子瞻“识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于秋月春风中往来天地,在是非成败里游弋般若。吾当拈花一笑,沉思自省,由是快哉。
蓦然回首,时已中夜。而窗外,灯火摇曳,梦影依稀。予于阑珊处,望断长空,人物渐近渐远……,不胜唏嘘!
时辛丑季白,朽翁谨序于有义方居灯下。

原载:《新民晚报》2021.11.24人物传记专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