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风传承 > 大风堂弟子介绍 >
纪念陈从周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纪念陈从周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时间:2018-07-10 09:13:00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百年梓翁 郁郁乎文

 
今年是著名的古建筑、古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1918-2000)诞辰一百周年,网上纪念的、研究的、附庸的文章终于多了起来,但对于这样一位中国园林建筑学的宗师,显然是不够的;同时对于“书画家”陈从周来说,这些纪念,以及不符合其身份地位的市场认知和评价,只能算是漫长寂寞中偶尔的几声喧嚣吧。专业的研究文章既多,我不敢效颦,就书画来说说自己所认识到的陈从周先生。

\

陈从周(右一)与张大千

先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室,自称梓翁。梓室,是赵朴初先生为陈从周书斋起的名字,典出子厚的《梓人传》。盖先生工木土,故赵以梓人称之。从周先生很喜欢这个斋号,于是晚年书画即自号“梓翁”。最初关注陈先生字画的缘起,就是因为先生的号跟我的名字相重。也许是“梓”字用在人名号里少,那时收到信件邮件,别人老是把它念错,因此看到“梓翁”,自然感到格外亲切。

可能因为特意留心关注,后来有机会经手一批先生的字画作品,虽然多数散落友朋之手,但自己也留藏了几件,以志画缘。其中一件《雅趣》书法,是一九八五年先生为弟子虞守海伉俪所书,爱此幅浑穆大度(看同济大学2007年所出《陈从周画集》里书法篇可知先生所书匾额、斋名大字极有气韵风度),题跋则富有情味:“余门人虞君守海暨夫人王英英伉俪秋郊来游,老妻欢喜无量,未殊子侄。欣然书此,望清芬世泽,永衍千岁。”先生杭州人,祖籍绍兴,所以本幅有“我与阿Q同乡”这枚闲章,尽显梓翁的幽默与风趣。

\

陈从周《雅趣》 行书  136x68cm 1985年 桑浦美术馆藏

陈从周先生本行原是文史,又是大风堂入室弟子,其早年花鸟得张大千形神墨趣,又兼学倚声填词,擅昆曲,能作散文——有一种诗意的说法:陈从周投身于园林,是因为似乎只有园林可以如此完美地承载美术、雕塑、建筑、词赋、文史和曲艺,他为自己所钟爱的传统文化找到了最合适的载体。而选定这个目标后,梓翁把全身心都投入古建筑研究和保护,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消耗了他最主要的才华和精力,于是书画对他来说,成了信手涂抹的余事。

但这件《清雅爽健》兰竹图手卷,构图清新简洁,有一种疏澹清远的韵致,笔意隽秀,睹之真如幽谷佳人,绝非应酬之作。自题云“辛酉之秋,小雨新凉,守海迅生二弟来梓室,梓翁午倦,抛书游心太空,而守海持此卷属画,信手拈来,如是如是,存念云耳。”原来是辛酉(1981年)秋日某天雨后,梓翁正打瞌睡,爱徒虞守海带来一张旧纸佳笺,于是陈从周兴致大发,遂成此图。洪丕谟先生在卷后题跋中写到:“此卷逸笔草草,如董文敏遗意,然而又非董文敏,乃从周老先生自我作古,此所以贵也。”的是妙论。

\

陈从周《兰竹图》 手卷 33x168cm 1981年 桑浦美术馆藏
引首:清雅爽健,癸未暑热,丕谟挥题。
钤印:丕谟(白文)、洪(朱文)、丕谟(白文)
题识:辛酉之秋,小雨新凉,守海、迅生二弟来梓室,梓翁午倦抛书,游心太空,而守海持此卷属画,信手拈来,如是如是存念云耳。从周老笔。
钤印:陈从周手稿(白文)、我生戊午(朱文)
后跋:洪丕谟,吴超,徐之麾,毕盛跋。

陈从周的代表作是《苏州园林》,但他的第一本完成的书却是《徐志摩年谱》。他13岁在杭州读中学时从课本上学到徐志摩的文章,于是心生神往,想做徐那样的文学家。次年,徐志摩坠机身亡。出自一种“无缘无故的爱”,他搜罗资料,殷殷叩访,撰写了《徐志摩年谱》,后又编订《徐志摩全集》(徐的另一位著名作家表弟则对表哥态度迥别,非常有趣)。当然此后两人的关联更进一步,徐志摩的表妹蒋定后来成为了他的夫人,他的二嫂又是徐志摩的堂妹。就辈分而言,陈从周与徐志摩属于同辈,但年龄相差二十一岁,属于两代人。当初编撰年谱,应是出自崇拜热爱,而不是亲戚关系。

陈从周为人耿直豪爽,不愿圆滑处世,无论大事小事,只要出自公心,往往直截了当向当权者提意见。读他的随笔集《梓室余墨》,印象深刻的有一篇,是看到好友补白大王郑逸梅某文有失专业考据信手成文,于是梓翁严辞斥之,像对待自己的门生晚辈,其认真如此。或者说这才是真实的真性情的陈从周。

\

陈从周《兰石图》 立轴 设色纸本96x52cm  桑浦美术馆藏
题识:此青藤石涛之流也。雅健得诗人之意有别时流。盖胸中不存画而画之。以其无我,所以有我。画人能超脱亦正在此。信手书来,妄者之谈。罪过,罪过。梓翁。
钤印:陈从周、杭青石印、适梦楼
 

\

陈从周教授(1918-2000),古建筑、古园林专家。浙江省杭州人,祖籍绍兴,名郁文。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早年曾从张大千学画,又从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朱桂辛学习中国建筑学。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园林建筑文化。参与了大量实际工程的设计建造,如设计修复了上海豫园东部、徐汇区龙华塔、浙江宁波天一阁、江苏如皋水绘园,设计建造了云南楠园等大量园林建筑。著有《中国民居》、《绍兴石桥》、《岱庙建筑》、《装修图集》、《上海近代建筑史稿》、《苏州园林与住宅》、《扬州园林与住宅》、《园林丛考》、《梓室余墨》、《园林谈丛》等学术专著。他把苏州网师园以“明轩”的形式移建到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成为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的现代第一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