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千传奇 > 人物交游 >
张大千与张群

张大千与张群

时间:2013-12-23 14:34:00 来源:网络 作者:

张大千与张群

\

        《红拂女》为国民党元老张群旧藏。公事之余,张群以“中行庐”为斋名,置身于中国古代书画的鉴赏和收藏。在艺事方面,他又和张大千最相契合,并以此维系了终身情谊。因此,大千晚年常以张群所赠的一件石涛画册为例,说明他认为张群能信任朋友的判断,所以手里收藏的伪作很少。所谓的“朋友”,当然就是大千自己。
 
        1927年暮春,有同乡来信请大千画一石涛风格的山水扇面。此人不仅是位石涛迷,也雅好扬州八怪。再来信时,指定要金冬心风格的花卉画扇。这便是张大千与日后他口中永远的“老长兄”、“老乡长”张群交情的开始。
 
        两年后,张群调任上海市长,大千终于在张群的秘书冯若飞引荐下造访了张氏。当他见到张群所藏石涛《书杜甫诗册》、《楷书道德经》、八大山人画《东坡朝云轴》等精品后,欲以石涛《宝掌和尚画像》和八大《山水人物册》争胜。此因石涛、八大均以山水花卉著称,其人物画可算绝无仅有,故自鸣得意。大千原以为张群将有羡慕之色,不料他在啧啧称奇之余,却取出石涛所绘《竹石通景屏风十二幅》,上题“天下第一大滌子”正是大千恩师李瑞清遗墨。此刻,大千不得不为张群的眼光折服。从此,大千称张群为乡长和长兄;张群也成为处处呵护大千的密友和畏友。
 

\

张大千与张群晚年合影

 
        以张大千的自负精鉴、非凡经历,所识前朝遗老、书画名流、政界巨头不计其数。然论及折服之深、情谊之厚,当以张群为首。据大千的秘书冯幼衡所记,大千喜欢任意而行,唯张群的叮咛弗敢不从。二人因书画结识后,彼此常散迹四方,却仍感情弥笃。其中,无论大千“西出玉门”亦或“投荒南美”,张群对他的关心与资助未曾中断。除了翰墨缘份外,张群也是张大千的救命恩人。据大千回忆,在1949年危急之秋,“由成都逃出来,那又全靠张岳军先生的照顾,否则真不堪设想。”
 
        又诚如大千说“岳军先生多年以来都是最照顾我的”;因此,大千很放心地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都委托张群。如1967年5月22日大千回函张群,提起秋冬拟在台湾举行画展时称:“仰托大力,始能成事。”甚至,在大千逝世后,张群还以95岁高龄亲自为老友治丧。张群表示“这是我早就对大千约定的诺言”,并支付了丧礼费用、处理遗产。正由于张群光风霁月的襟怀,大千说:“岳军先生一生从政,我对他政治上的成就倒不是最佩服,但他的为人真了不起!”
 
        相对地,张群则出于为国惜材之心,终身照护大千。他屡次致大千信云:“(大千)蔚为我国之国宝,至希加意摄生,益自珍卫。”甚至通令大千身旁亲友“均宜节省此老之精力,为国家珍惜一代之大师;而大千弟亦应该勉节樽俎过从之烦,重一身之颐养,即所以延艺文之命脉。”拳拳之意,尽在笔墨。张群生前接受记者黄肇珩访问时说:“我和大千友情深厚,是喜欢他的画,他的天才。同宗更增浓了感情,可是我更珍视的是他的性格、他的为人。”
 

\

\

张大千1944年作《佛头青》、《泼墨紫》,后赠与张群夫人马育英。
《佛头青》
中国嘉德2011春拍
65.5 × 41 cm
25,300,000元成交
《泼墨紫》
中国嘉德2011秋拍
76.5 × 54 cm
33,925,000元成交
 
       正因如此相知相惜,大千为兄长张群贺岁、贺年、相告近况之诗、书、画作不知凡几。据张大千在印度大吉岭期间所言:“平时是不卖画,也没有订下润例,朋友喜欢,我就送。”无奈画债太多、开支亦大,不得已于巴西时明订润例。尽管如此,大千最好的作品仍往往不是为金钱而作。陆丹林《张善子、大千昆仲》一文说:“若没有因缘,虽送巨金,张大千亦不肯下笔。就是有人代为介绍、请托,也常常搁着一年半载,也不肯挥毫。但要是他的好友,则随时可以请他作画,而送给朋友的,又是精品的居多。”该文中又录大千自述:“最好的是友情,尤其是认识得我书画的友人。金钱有什么宝贵?如果金钱是宝贵的,我现在也可以拥着几十万作富翁了。”
 
        戚宜君《张大千外传》也说:“若基于乡谊,或由于旧情,或系其他种种能够激起他兴趣的原因,不但是有求必应,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精神和时间,超水准的完成许多杰构持以赠人。像是他为张岳军先生八十寿辰所精心绘制的《长江万里图》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众所皆知,大千在1967年画《四天下屏》、1968年画《长江万里图》等巨作,皆是赠送张群的寿礼。总而言之,大千是用他自己的专业、或是他能掌握的各种相关资源(如大千自己与其他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来帮助张群建立书画收藏事业。无怪冯幼衡说“情义”是张大千的宇宙中最单纯的信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