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活动策划 > 图书出版 >
凝聚着张大千一生学书功力、台静农珍护三十年的墨迹《大千居士学临瘗鹤铭》

凝聚着张大千一生学书功力、台静农珍护三十年的墨迹《大千居士学临瘗鹤铭》

时间:2019-05-22 17:07:30 来源:艺苑南山 作者:

凝聚着张大千一生学书功力、台静农珍护三十年的墨迹《大千居士学临瘗鹤铭》


\

有“大字之祖”称誉的《瘗鹤铭》是中国书法史上一座能与兰亭比肩的高峰。虽为无名氏所书所刻,但自北宋初年露出水面以来,声名极盛。黄山谷称“大字无过《瘗鹤铭》”,翁方纲赞扬“寥寥乎数十字之仅存,而兼赅上下数千年之字学”。历朝以来,学《瘗鹤铭》的书家众多,其中杰出的有黄庭坚、米芾、陆游、八大山人等。晚清以降,由于碑学兴盛,《瘗鹤铭》更是受到金石考据学家和书法家的青睐,明显受此碑影响的书家有高凤翰、郑板桥、何绍基、赵之谦、沈曾植、曾熙、李瑞清、徐悲鸿等,当然还有本书的主人公张大千。
 

\\

张大千垂青《瘗鹤铭》,缘于其师曾熙与李瑞清。曾李二人都喜《瘗鹤铭》。李瑞清1909年更亲临无锡访碑,“游焦山,坐卧碑下者两昼夜”,认为“《鹤铭》实用篆法,直上探《鬲攸比鼎》,若以今隶求之,终身无悟入处耳”。曾熙对《瘗鹤铭》更是下过苦功夫,“尤好《鹤铭》《般若》”,一生临习不下百遍。后人将曾熙为与吴昌硕、沈曾植、李瑞清并称为“民初四大书家”,其敬穆端雅之书法造诣是以《瘗鹤铭》为根基的。

\

张大千拜曾李二人为师当在民国六年(1917)赴日本留学前,张大千既聪颖又勤奋,两年便得老师真传。1919年6月26日,年近花甲的曾熙函复刚东渡归来的青年张大千:“尊临《鹤铭》盖髯法,非李法也,甚好,吾道有传人矣。”隔了两天,他给张大千的另一封书信中又点赞其书法:“贤弟书才近所少见,髯书无可学,然得弟,吾门当大,亦自喜也。”张大千后来的书画成就是超越他的老师的,其招牌式的行书以参合黄庭坚的书风示人,其实黄山谷书法乃汲取《瘗鹤铭》法乳,因此,与其说张得力于黄,不如说张黄二人都得益于《瘗鹤铭》。

\

1924年大年初一,张大千登临曾府拜年(当时李瑞清已归道山),曾熙给这个学生准备的新年礼物是昨天即除夕夜临习的一本《瘗鹤铭》。册后题:“季蝯弟好髯为《鹤铭》书,据匋斋水前本,临此与之。癸亥除夕。熙。”这个礼物的规格有点高,因为圈里人都知道,能获赐曾老前辈临书之《瘗鹤铭》者,皆非等闲之辈。


老师的赠帖除了给了张大千极大的鼓励外,也给了他榜样。三十四年后,即1958年,他在日本养病时也照老师的作派临了几通《瘗鹤铭》分赠友好。其中“戊戌嘉平月十四日背临第三通”赠送给了时在美国的门生、鉴藏家李顺华。李顺华藏本1973年由李氏家人自印出版,后编入曾熙后人曾迎三主编的《李瑞清、曾熙、张大千瘗鹤铭雅集》。其实,张大千当时还有将另外一临本送给他的老友台静农。台静农藏本计四十六页(比张顺华本多七页),最后落款:“戊戌十二月初三日,客去后临此第六通。爰。”后一页次年又加题:“己亥四月寄上,静农老弟教之,小兄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

\

台静农一直珍藏这本张大千的《瘗鹤铭》临帖,他在册首加盖了收藏章“澹台静农所藏”,并制作了精美的宋锦函套,还请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庄严先生题写了签条:“大千居士临《瘞鶴銘》”。1987年,垂暮之年的台静农将已珍藏了近三十年的此帖交台北华正书局影印出版,当时张大千已去世四年。三年后,被称为“新文学的燃灯者”的一代文化巨匠去世。

\

物外社今有幸得藏家独家授权,以原件直接高清扫描的方式影印这本凝聚着张大千一生学书功力、台静农珍护三十年的墨迹,这也是这本独具特色的《瘗鹤铭》与大陆读者的第一次见面。
二〇一八年九月十七日

\\\

大千居士临瘗鹤铭
材质:内页手工双层上好宣纸、封面传统古书专用磁青纸
包装:韩锦六合函套,24筒子页
尺寸:340mm X 220mm 
印数:限印500册
定价:288元/ 特惠:228元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