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千世界 > 大千旅行 >
张大千万里归迟,五州行遍尤寻胜

张大千万里归迟,五州行遍尤寻胜

时间:2018-07-19 15:59:00 来源:中华儿女报刊社 作者:文/孙聚成 岑其

张大千万里归迟,五州行遍尤寻胜
 

\

《张大千书画展览》香港大会堂1974年

  万里故山频入梦,扬帆何日是归帆?一袭长衫,一支画笔,一生漂泊。在一生的寻寻觅觅中,他用画笔勾勒出自己清晰的精神家园,创造了近现代画坛的不朽传奇。他,就是张大千,他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的奇迹,他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他被世界舆论赞为东方的毕加索。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最为传奇的画家:少年遭绑票,被土匪任为师爷;未婚妻去世,出家到寺庙当了百天和尚,法号大千;因不满日本侵略者的罪行,遭日军软禁于北京颐和园。同时,他是五百年来精鉴第一人,也是天下造假第一高手;他是最有范儿的画家,家养虎猿,娶妻四房,还有红颜知己无数。在徐悲鸿、刘海粟和张大千这些同代人中,他是创作最为勤奋者,在“亿元”时代不断创造市场奇迹。 
  张大千(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泼墨画家,书法家。他1899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幼年受慈母及兄长熏陶,潜心书画诗文。1917年,张大千东渡日本,在京都公平学校学习。1919年从日本留学归来后,张大千拜前清名士曾熙和名家李瑞清为师。1925年,张大千在上海首次办画展,100幅作品被抢购一空。上世纪30年代,张大千曾两度执教于南京大学(时称中央大学),担任艺术系教授。他在亚、欧、美举办了大量画展,蜚声国际,被誉为“最负盛名之国画大师”。  张大千不仅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画大师,而且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具有丰富的艺术探索经历。他交友甚广,阅历丰富,走遍万水千山:“牢记石涛的‘搜尽奇山打草稿’,把中国走遍了。”他的艺术生涯和绘画风格,经历了“师古”、“师自然”、“师心”等三个阶段:40岁前以古人为师,40岁至60岁之间以自然为师,60岁后以心为师。 
      40岁之前张大千以古人为师。自古以来,一个画家能否承前启后,功成名就,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传统文化功底是否深厚。张大千的传统功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画作,从清代石涛起笔,到八大、陈洪绶、徐渭等,进而广涉明清诸家,再到宋元,最后上溯到隋唐。特别是他临仿石涛和八大的作品更是惟妙惟肖,足可乱真。张大千自称石涛再生,陈半丁收藏的石涛精品册页是他画的,他用假“石涛”换了黄宾虹一幅真“石涛”。他伪梁楷的《睡猿图》骗过了吴湖帆、叶恭绰等鉴赏家。程霖生专收石涛作品,可张大千私下对好友说:“程霖生收藏的一百幅石涛画,十之七八都是我画的。” 
      40岁至60岁之间,他以自然为师,遍游名山大川。1925年后,他曾经三游黄山,无论是辽阔的中原,秀丽的江南,还是荒莽的塞外,都留下了他探索的足迹。张大千总结道:“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际观察得来,不只单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名山大川,熟于胸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要经历的多才有所获。山川如此,其他花卉、人物、禽兽都是一样的。”张大千曾经向石窟艺术和民间艺术学习,特别是1940至1942年间,他携家眷和门生到敦煌取经,面壁敦煌三年,临摹了历代壁画,再次获得了传统艺术的滋养,为其之后的创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张大千的画兼具八大、石涛的粗犷,唐寅、沈周的细润。30年代徐悲鸿就称赞:“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也。”但是,倘若再推后十年,待到张大千赴敦煌礼佛,面壁莫高窟归来,也许徐悲鸿会改口说:“张大千,千年以来第一人也。”那时,除了临摹壁画,他还清理流沙,修路开道,登记编号了309洞石窟,是为莫高窟编号的第一人。 
  张大千在50岁之前遍游祖国名山大川,50岁之后更是周游欧美各洲,这是前代画家所无从经历的境界。张大千先后在香港、印度、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地居住,并游遍欧洲、北美、南美以及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的名胜古迹。所到之处,他都有大量的纪游诗和写生稿,积累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同时为他日后艺术的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60岁后张大千以心为师。他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之上,受西方现代绘画抽象主义的启发,独创泼彩画法。他所独创的泼彩画法,把色与墨相融相间,将半抽象与写意的具象画法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酣畅淋漓而内涵深厚,雄奇瑰丽而富于精致,使他的绘画在深厚的古典艺术底蕴中独具气息。 
  张大千是全能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的大境界,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而且雅俗共赏。他于中国画之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写意,无所不能,无一不精。张大千的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特别是他旅居海外后,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张大千的山水画成就最高,他独创的泼墨与泼彩风格,显示了他融传统与现代、笔墨韵味与形式语言等特点于一体的绘画观念,成为20世纪山水画变革路上成功探索的典范。张大千先后游历了黄山、华山和峨眉山,从千变万化的自然景物中汲取营养,逐渐形成了利落、灵秀、峻峭、爽利的山水画风格。他壮年时代的山水画,一改明清一味摹古、脱离生活的文人画之弊病,开始创作了大量写生记游作品,别有情趣,尤其是他创作的青绿或金碧山水作品水平较高  
  张大千最富于创造性的是其人物画。其画多以传统的人物画为根基,同时吸收现代美学思想,造型准确,形象生动。仕女画和高士画是张大千人物画最为常见的两类题材,所画仕女圆润俊美,体态丰腴,设色浓丽,笔法严谨,衣裙图案精美,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健康的美感。张大千还有一类人物画是临摹敦煌壁画人物造像的作品,这批作品不少进入公共收藏,因此流入市场的此类精品并不多见,但这类作品属于张大千极为精彩的吸收中国古代绘画精华之后的再创作,堪称张大千人物画中最为精彩的题材。 
  张大千所绘花鸟、走兽,题材多样,技法上勾勒、写意兼而有之,在行笔节奏和墨色处理上多添新意,并运用自如。他笔下之木本花卉的枝干柔中蕴刚,用墨华滋多变,敷色清嫩鲜活,意境闲逸。在花鸟画中,张大千最擅长画荷,也最见成就。 
  张大千和张善孖昆仲共同创建了大千画派,它是中国综合性绘画流派之一。二十世纪20年代,张氏兄弟在上海西门路西成里“大风堂”开堂收徒,传道授艺,所有弟子们皆被称为“大风堂门人”。大风堂画派的画风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是一支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中国画画派。 
  张大千毕生沉浸于书画,一生大概创作了4万多幅书画作品,流布去向十分广泛,海内外公私收藏无不竞相涉猎,堪称艺术市场的长青树。从二十世纪开始,张大千始终引领着国内书画的销售价格,并成为艺术市场上最为亮眼的明星。2010年中国嘉德春拍“借古开今”专场上,张大千晚年巨幅绢画《爱痕湖》亮相。经过60多轮的激烈竞拍,最终以1.00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造了当时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的世界纪录,由此开启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亿元时代,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件作品是张大千的巨幅绢本泼彩作品,抽象的墨与彩“泼”出的山,如海浪般汹涌于画面;清晰、谨饬的房舍,则静处于“波涛”间;构思的宏阔,与细节的清晰,有机地融为一体,堪称张大千化把西方抽象派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艺术水乳交融之杰作,突破亿元价格实至名归。自此,张大千作品屡屡刷新纪录,《嘉耦图》在2011香港苏富比拍卖中,又创下1.9亿港元成交天价。 
  一袭青衫,离开大陆,张大千再也没有踏上故土,他在远方遥望家乡,心中满是牵挂。在旅居他乡的岁月里,张大千身上总携着两枚印章以自嘲,一枚为“别时容易”,另一枚则为“一生江海客”,正如他的怀乡诗中所表达的那样:“五州行遍尤寻胜,万里归迟总恋乡”。1983年4月2日,张大千在宝岛台湾溘然长逝,享年84岁。回望其传奇一生,为世人带来的是无数艺术精品,而他带走的,则是对故乡巴山蜀水的无限眷恋。(中华儿女报刊社  文/孙聚成 岑其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