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铁传》序二(刘建业)
时间:2016-11-14 09:39:11 来源: 作者:
《曹大铁传》序
张大千大师绝笔(题赠曹大铁先生)
乙未岁尾,接挚友曹公度大函,谓其先父大铁先生传记已辑成,择日付梓,嘱余为序以志之。余尝自谓平生有三憾,其一即“未曾晤江南名士曹公大铁一面”。铁公卒于乙丑,其时吾已逾耳顺,神交数载,终未投刺聆教;后欲拜谒,惜菱花已谢,至今衔憾不已。
于佑任先生书赠铁公对联
“自古江南多名士,从来常熟聚英杰”,吾憧憬常熟,亦憧憬常熟前贤,钱牧斋、翁松禅固奉为圭臬,而铁公犹为景仰之人。吾以为,常熟虽自古名人荟萃,但大铁先生当为古今贤达之佼佼者。何由也?不因其为工学名宿、诗文巨擘,亦不因其书画名播江浙、鉴藏功盖吴中。所敬仰者实为先生一生追求真知,孜孜不倦于学术,半世困顿潦倒,拳拳持志于节操。出于豪门从不眩其荣,大厦将倾绝不丧其志。声名显赫时矢志不移于治业,身陷囹圄时秉性不屑于谄媚。此等高风,自古几人能有?这般亮节,平生能得几见?此固吾敬仰先生之渊源也。
《祭诗图》
吾尝读“纪念曹大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系列文稿”,知先生出身名门,幼有高师名士为其启蒙,又投身于右任、张大千门下,得学界耆宿为其导航。冲龄聪颖智慧,有甘露、曹冲天资;弱冠学富五车得江淹、王勃奇智。惜平生蹉跎,中年遭诬,十一年间两陷牢狱;然危困不移其志,囹圄之中胸襟坦荡,不肯屈媚于权贵,监禁所内备受摧残,犹自辛勤以求知。幸苍天不屈无辜之士。困顿数载,终得昭雪。遂以厚积薄发之势,凭广博学识,致力于中华文化。以致草庐山墅,文人荟萃;菱花雅馆,佳客云集。白蕉、唐云、谢稚柳常临陋室,张珩、启功、徐邦达座不常虚。鉴名画、辨古籍,先生独领风骚于湘汉;著诗文、写丹青,曹公遐迩闻名于海内。昔荀子曾曰“艺之精者,无二能也”。此言尝允推不刊之论,而于曹公则实出其外也。陈从周先生评曰“大铁习土木工程,工力学,事结构,为高级工程师。以其余绪为诗词,为书画,成就声誉或重于其专业者。”吴梦复先生赞言“江浙湘汉之间,梦莒、闲堂最为耆宿,北则启功尤以书名,然三老者论诗,共推曹公大铁,则曹公之诗美又可知”。建筑大师、丹青妙手、诗文巨擎、鉴藏名家,种种光环何独汇于曹公一身?孰曰天下无奇人,吾羡奇人出常熟,其言不谬否?
《倪黄合笔山水卷》
古人云“著书立说必有益于家国”。今大铁传记将发行,或问其益何在耶?余曰:为曹公立传,可补江南文史遗阙,此一益也。以铁公渊博学识,为举国学子树帜,效先生孜孜求学之精神,可助华夏文明之普及,此二益也。君子守志,困顿不失意自弃,为最难能也;以铁公身陷困境,不移其志,苦中治学、苦中求识,终成大器之例,激励后人发愤图强,此三益也。嗟夫,若得获此三益,此书或可传世也。
付梓之际,信笔由缰,略补未晤铁公之憾,不亦乐乎?
丙申初夏序于京华榴园
(刘建业:中国著名鉴定家、收藏家,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资深专家顾问;原中华世纪坛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