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先生移民南美的經過和《春驄圖》及其他
时间:2024-09-23 15:58:12 来源: 作者:晏良為
作者简介:
晏良為先生係張善子先生的長女張心素女士的次子,小名“渝安”為八家公張大千先生所取。其長兄晏良里先生的小名“渝生”亦是為八家公張大千先生所取。張氏家族的長輩和年紀稍長的兄弟姐妹也常稱晏良為是“渝安”,晏良里是“渝生”。
晏偉聰張心素夫婦共育五個小孩:晏良里,晏良為,晏良美(女),晏良憲,和晏良密(女)。
五兄妹從小接受父母及親友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教育,非常講究孝道尊老愛幼,喜交友朋廣結善緣,極其尊崇家公張善子先生和八家公張大千先生的高尚人品和精湛繪藝。
晏良為先生一九六二年夏進入四川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讀書,畢業後分配在四川某地工廠當工人10年。 稍後調入四川成都某科研單位。
一九八一年底,八家公張大千先生資助先慈張心素女士探親訪美,囑渝安陪同,並且 特別指定張心素女士母子住其位於美國加州的寓所《環蓽庵》數月。
稍後,晏良為先生學習、工作於美國東部,直至退休,現定居美國紐約市。
張大千先生移民南美的經過和《春驄圖》及其他
晏良為 二零一二年八月十八日 初稿
二零二四年八月二十八日 定稿 紐約感念齋
說來話長。
我是張善子先生的二外孫,從小就對張氏大家庭的歴史典故逸聞趣事有濃厚興趣。
因此,我在學習工作之餘,常向父母親和舅舅孃孃及親朋好友請教相闗事宜,竭力收集各類文檔資料,明白了許多史實真像及“内幕”,獲益匪淺。
一 八家公張大千先生當年帶領家人遠赴南美阿根廷的緣由和經過
一九四九年易幟後,國內親朋好友和媒體記者常常詢問先慈一個同樣的或者類似的問題:八家公張大千先生當年帶領家人離開香港,遠赴南美阿根廷的緣由和經過。
先慈張心素女士都是千篇一律地回答:爸爸(張大千先生)拖兒帶女移民阿根廷,總有他老人家的想法和辦法。
先慈張心素女士攜我在1981年12月訪美探親,先在美東紐約和華府,後在美西加州八家公張大千先生的寓所《環蓽盦》(環蓽庵)居住數月,同海外親人歡聚,其樂融融。
分離幾十年的親人見面,分外激動和興奮,擺不完的龍門陣,啥子事情都毫無拘束。
1982年春,某天在《環蓽盦》客廳,八家婆徐雯波夫人,蘿舅母李協珂女士,澄舅張心澄先生,和先慈張心素女士及筆者閒聊。
先慈張心素女士對八家婆徐雯波夫人和蘿舅母李協珂女士,説:“五十年代初,爸爸拖家帶口,帶領一家人,還有貓、犬等,遠走人生地不熟的南美阿根廷,負擔好重啊!”
“三姐,妳不曉得。”,八家婆徐雯波夫人回答:“爸爸帶領我們一家人到阿根廷,還是阿爸(家公張善子先生)的好朋友于斌主教幫的大忙。”
羅馬天主教中國教區于斌樞機主教
“啥子?”,先慈張心素女士很驚詫不已。
蘿舅母李協珂女士看見先慈和筆者渴望知悉其中詳情,便對八家婆徐雯波夫人説,“那妳就擺給三姐(先慈張心素女士)和渝安(筆者)他們聽嘛。”
這裡要説明一下。
八家公張大千先生給家兄晏良里先生賜取小名“渝生”,給筆者賜取小名“渝安”。 其詳細故事,曾有專文,不再贅述。
張氏家族的長輩和表哥表姐及一些年齡稍長的表弟表妹皆知這個事實。
八家婆徐雯波夫人對先慈張心素女士説,“三姐,反正我們也沒有啥子事情要做,我就慢慢擺給你們聽。”,“要是有漏掉的地方,協珂妳就補充哈。”
八家婆徐雯波夫人講的內容豐富多彩,比較繁雜,我已經在另外的場合或者拙文講過,此處不再贅述。
這裡僅僅擇其要點,進行說明。
八家婆徐雯波夫人說,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初,大伯伯張羣(岳軍)先生幫忙,讓爸爸和我,還有滿妹(滿孃張心沛女士)三個人從成都新津機場坐飛機,飛到臺灣新竹,飛機就不飛了,轉坐火車去到臺北。
我們在臺北沒有住好久,爸爸就帶我和滿妹去到香港。 他老人家心裡還記掛著四川的 一大家人。
香港那裡的朋友熟人多,爸爸很快就跟成都的六哥張心德(比德)先生,蘿蘿張心一(葆蘿)先生,還有十姐張心瑞(拾得)女士取得了聯繫。
爸爸先寫了一封信,讓蘿蘿到北京去找徐(悲鴻)伯伯幫忙,解決基本生活問題。
徐伯伯負責蘿蘿的食宿,並轉請張仃伯伯暫時安排蘿蘿到張伯伯的工藝美術班學習。
爸爸又寫信給成都八嬭(曾正蓉夫人),要澄澄(張心澄先生)、尕妹(張心嫻女士)、滿滿(張心夷先生)和十哥(張心智先生)的長子大阿烏(張承先先生),趕緊到上海阿嬭(楊浣青夫人)處集中。
澄澄、尕妹、滿滿和大阿烏這四個娃兒在上海阿嬭楊浣青夫人處,住了半年多,南下廣州,等待時機,再赴香港。
然後,爸爸他老人家分別寫信給四川的六哥夫婦和北京的蘿蘿,讓他們趕緊到廣州,再設法接他們去香港。
爸爸拜託香港的一位朋友陳伯伯幫忙把澄澄、尕妹、滿滿和大阿烏他們這四個娃兒經澳門帶到香港。
稍後,爸爸又拜託朋友幫忙,把六哥夫婦和蘿蘿這三個人帶到香港。
良為 特別註明: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份在紐約,先慈張心素女士與先尕孃張心嫻女士擺龍門陣時,尕孃也給我們就給講了她和澄舅張心澄先生、滿舅張心夷先生和表弟張承先先生到香港的經過及其他的趣事。
前幾年,我到俄勒岡波特蘭探望澄舅張心澄先生和澄舅母婉妮亞女士。 澄舅也擺了當年他們如何進入香港的小插曲。
蘿蘿是在1950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12月31日星期天到了香港,運氣好得很。
八家婆徐雯波夫人接著講,這麼多親人歡聚在香江(香港),爸爸和我們大家都很高興。
外面的一些人看爸爸很滿意香港的生活。
其實,爸爸心裡憂愁得很。
兵荒馬亂的時候,大家的生活都很不容易。 爸爸的畫也賣得很少,經濟很拮据。
加之,全世界政治環境變化不測,爸爸覺得香港、臺灣和印度都不是久留之地。
1952年夏天,爸爸就同自臺灣來香港探望我們的九叔張目寒先生講了:我要舉家遠遷南美避秦,潛心深思作畫留世,宣揚國畫於西方世界,讓華夏文明中華藝術發揚光大!
九叔很讚賞爸爸的卓識遠見、雄心壯志,並且勸說爸爸的摯友們大力支持我們。
為了籌款移民南美,爸爸被迫出讓了最寶貴的兩幅古畫:董源的《瀟湘圖》和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 他在重金買入的古畫《韓熙載夜宴圖》上鈐印: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爸爸對接手的書畫商朋友提出了兩個條件:1. 這兩幅古畫都是中國的國寶。 老兄今後只能轉讓給中國人,絕對不能轉售給外國人。 2. 我急需錢,請交付現金美鈔。
這位朋友當面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爸爸的這兩個條件。
後來,歐美東南亞若干中外書畫商和博物館接觸這位朋友,洽談用數倍的價錢來購買 這兩幅古畫。
這位朋友堅持自己對爸爸許下的諾言:婉拒所有中外書畫商和博物館的割愛請求!
爸爸經常對我們説:這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究“重諾輕金”的高貴品質和崇高氣節!
後來這兩幅古畫輾轉回流到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為舉世矚目的鎮館之寶。
爸爸對我們講,這兩幅古畫回流到中國大陸北京《故宮博物院》,他也很高興和放心。
我們現在移民南美的錢有了,去哪個國家呢?
爸爸心裡沒有數,只有跟高(嶺梅)伯伯他們這樣的知心朋友商議。
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一天高(嶺梅)伯伯興沖沖地來到家裡。
“八哥(八家公張大千先生),” 他一進門就喊, “有好消息。”
高(嶺梅)伯伯説,天主教南京教區于斌主教獲得信仰天主教的南美國家阿根廷政府的授權,協助來港的中國難民一百戶天主教家庭移民該國。
與此同時,臺灣的國民政府也撥款四萬美元資助于斌主教協助中國難民的移民計劃。
“我又不是天主教教徒,” 爸爸很淡定地説, “沒有到阿根廷的資格。”
“阿婆曾友貞夫人是虔誠的天主教教徒,” 高(嶺梅)伯伯説,“二哥善子先生是于斌主教施洗皈依天主教的。 你們家就是一個典型的天主教家庭。”
爸爸説,“那就拜託四弟(高嶺梅先生)去問一下,我們是否可以辦移民到阿根廷。”
高(嶺梅)伯伯庚即就去會見了于斌主教,説明了爸爸的情況。
于斌主教是阿爸(張善子先生)的好朋友,施洗阿爸皈依羅馬天主教;他們一起到歐美謝賑,宣傳中國抗戰;阿爸謝世之後,于斌主教主祭,天主教重慶教區尚惟善主教主持彌撒及安葬禮。
于斌主教聽説爸爸有意移民阿根廷,非常支持,當面就請教會的高思謙神父幫助辦理 我們全家人移民阿根廷的相關手續。
高思謙神父很快就幫助我們全家人辦好了移民阿根廷的所有文件。
於是,爸爸單槍匹馬,先坐飛機到阿根廷,尋找住所,準備接待後續到來的全家人。
很快我們全家人就浩浩蕩蕩地搭乘郵輪離開香港,奔向遙遠的南美阿根廷。
真是天無絕人之路,老天爺保佑!
我們全家人能夠移民到阿根廷,後來又搬遷到巴西,都是阿爸顯靈,于斌主教幫大忙。
有一年,供職國府交通部的于潤生先生,從臺灣來巴西聖保羅出差,邀約國府駐聖保羅于總領事,兩個人一起到八德園來拜訪爸爸。
爸爸高興得很,説:我能來巴西,有位貴人,也姓于! 就是于斌主教。 三個“于”能碰在一起就好了。
上面就是八家婆徐雯波夫人擺龍門陣說的:八家公張大千先生當年帶領家人離開香港,移民南美阿根廷的緣由和經過。
二 我耗時近三十年,上窮碧落下黃泉,終於搜獲到家公張善子先生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參加 1940年紐約世界博覽會的珍貴照片
美國各類圖書館、博物館、大專院校和文化機構的信息資源卷帙浩繁,免費公開使用。
這就使得我獲得了很好的機會去搜索張氏大家族相關的資料,特別是家公張善子先生和八家公張大千先生在海內外,尤其是在美國的繪藝活動及作品的信息,非常珍稀寶貴。
例如,家公張善子先生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參加了1940年紐約世界博覽會的事。
國內研究張善子先生的專家學者很多,但沒有一位提供有相關的照片佐證。
於是,我就萌生了要在美國找尋家公張善子先生當年參加1940年紐約世界博覽會的照片。
先室楊美坤女士和我都記不得我們網上和線下訪問了多少博物館、圖書館、大專院校和文化機構,可惜都沒有找到我們需要的信息或者結果,幾乎絕望。
家公張善子先生顯靈。
功夫不負有心人。 我耗時近三十年,上窮碧落下黃泉,終於在2010年6月15日搜尋到家公張善子先生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參加了1940年紐約世界博覽會的證據之一的照片,百感交集,喜極而泣,當即請人拍照存證。
同時,我庚即與大陸親友和研究學者,諸如四川內江《張大千紀念館》前館長汪毅先生,《張大千研究中心》前主任羅宗良先生,分享這一喜訊,並向他們和相關學術機構提供此照片,為研究張善子先生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參加了1940年紐約世界博覽會及歐美謝賑之行提供了翔實可靠的重要的歷史資料和照片。
筆者查閲到家公張善子先生1940 年6月,懸掛於紐約皇后區新鮮草原纽约世博會現場的國畫巨製猛虎圗《勇猛精進 一致怒吼》(繪於 中國湖北宜昌 1938年元旦)的照片 一 2010 年 6 月 15 日 美東紐約
筆者查閲到家公張善子先生1940 年6月,懸掛於紐約皇后區新鮮草原纽约世博會現場的國畫巨製猛虎圗《勇猛精進 一致怒吼》(繪於 中國湖北宜昌 1938年元旦)的照片 二 2010 年 6 月 15 日 美東紐約
1940年6月紐約世博會照片之一
右上部懸掛著張善子先生展出的國畫巨製猛虎圖《勇猛精進 一致怒吼》
其下方有美國醫學藥助華會巨幅標語“Humanity Above All”(人權至上)
“阿爸是在一九三八年元旦那天早上,吃飯的時候,就安排我吃完飯就去準備磨墨,說他要畫一幅大畫。 ” 先慈說,“隔了一陣, 陸陸續續來了幾位客人。 老規矩,阿爸一邊跟朋友擺龍門陣,一邊在一匹白布上畫了一隻怒目而視的斑斕猛虎。 然後, 他老人家又在畫布的右上部,加畫了幾隻老虎及叢生雜草。”
“畫好之後,阿爸用筆蘸了蘸墨水,題跋如下:勇猛精進,一致怒吼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元旦 虎癡張善子寫於大風堂。”,先慈接著講。
當時,張善子先生還站在該幅《勇猛精進 一致怒吼》畫前拍照紀念。
張善子先生與其創作的大畫《勇猛精進 一致怒吼》 一九三八年戊寅元旦 湖北宜昌
三 家公張善子先生的墓塋變遷史
先慈張心素女士生前對我們和親朋好友説,阿爸(張善子先生)遵照阿婆(曾友貞夫人)遺囑:皈依羅馬天主教。 故而1938年12月8日,他在雲南昆明受洗入羅馬天主教,並獲聖名:安琪。 當時, 阿爸受國民政府委派,與羅馬天主教南京教區于斌主教一起遠赴歐美謝賑,並舉行抗日宣傳、義展募捐、籌款集物,支援中國抗戰。 ” 因此阿爸 1940年10月20日在歌樂山寬仁醫院(中央醫院)病逝之後,其靈柩就近安放在歌樂山三百梯雷鳴遠神父墳墓附近的一座小棚子內,棚外插有一個大大的白色十字架 。 阿爸的靈柩沒有埋入地下,而是用一個剛好可以罩著靈柩的更一些的小棚來保護,其上方有 數片可以滑動的半弧形透明玻璃瓦。 每逢我們去歌樂山上墳祭拜阿爸時,把半弧形透明玻璃瓦滑開, 雙手伸進去,放在靈柩上,好像跪在阿爸面前,跟他老人家擺龍門陣一樣,非常親切。
自左起:三家公張麗誠先生、九舅張心義先生、四家公張文修先生、 八家公張大千先生 站在家公張善子先生墓前 三家公牽著未知名小女孩,右為四哥張茂先先生
一九四零年十一月十六日 重慶沙坪壩歌樂山
八家公張大千先生 站在家公張善子先生墓前
一九四零年十一月十六日 重慶沙坪壩歌樂山
一九五五年春,當地政府要徴用外公墳墓及週邊的地段,登報要位於該片地段的墳主在限定的時間內, 盡快將墳墓遷出。 逾期未遷出者,就按照無主墳墓處理。
先慈張心素女士趕緊分別向上海的家婆楊浣青夫人和同在重慶的三家公張麗誠先生稟報此事後,楊浣青夫人火速發電報指示:聽從三叔安排處置。
三家公和先慈就去請風水大師勘察地方和選擇黃道吉日遷墳。 此外,先慈還去聯絡好遷墳的人員, 以及當地一家照像館的攝影師,等等。
一九五五 年 四 月,三家公張麗誠先生主持家公張善子先生的遷墳後,五舅張心奇先生(左一),大哥晏良里(左二)先生,十孃張心瑞女士(右二), 和三舅張心銘先生(右一)。 後面吸煙的那位農民家住家公墳墓的坡下不遠處。 照像時,三家公和爸爸及媽媽和我們四個小孩(良為,良美,良憲,良密)就在坡下那家農民家裡休息。 我們委託他家照管家公的墳墓。
一九五五年四月 重慶沙坪壩區歌樂山兔兒坡
墓碑碑文:
家公張善子先生的四位子女:
六舅張心德(彼德)先生是四家公張文修先生的次子,過繼給家公張善子先生。
蘿舅張心一(葆蘿)先生是八家公張大千先生的三子,過繼給家公張善子先生。
先慈張心素女士。
八孃張心嘉女士。
那個年代的生活條件很差,交通非常不便,根本就沒有公共汽車運營歌樂山外公墳墓那邊地區(路線)。
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中國“文化大革命”前,先嚴和先慈帶領我們五個小孩去給家公張善子先生上墳,都是先慈預先要與任職工作系統的公務車駕駛員聯絡好,凌晨上車。 該車途徑歌樂山外公墳墓那邊地區時,讓我們下車。 我們全家人就爬坡上坎,七轉八拐,趕緊往家公墳墓所在地走去上墳。 完事之後的當天下午,我們又要在上午下車的地方等待該車返回時,好把我們帶回重慶城裡。 箇中艱辛,非他人可想。
我們兄妹都記得,那陣去歌樂山跟家公張善子先生上墳的當天凌晨很早就要起來,每個人都吃一碗用白開水泡的前一天 上故意多蒸、剩餘的乾飯,加一點咸菜。
先慈張心素女士説,當年住在上海和松江,大家庭人多,早餐幾乎都是這樣子過。
如果去跟家公上墳的那天,家裡沒有前一天的剩飯,先慈便會給每人買一個鹹的芝麻燒餅吃,我們都很歡喜吃燒餅。
每次去歌樂山跟家公上墳,我們都覺得是對家公的孝心,敬佩和緬懷! 大家都開心得很!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沒有像現在市場的物資豐富,有各種各樣的礦泉水賣。
每次到歌樂山去,我們都要帶上幾瓶醫用生理葡萄糖鹽水空瓶裝的白開水。 先慈張心素女士是醫務人員,可以獲得這類廢棄的醫用生理葡萄糖鹽水空瓶。 這種玻璃瓶質量好,耐高溫,其瓶塞由特殊橡膠製成,可以翻轉過來扣住瓶口,密封性好,絕不會漏水。 有时,先慈也會拿一些廢棄的醫用生理葡萄糖鹽水空瓶給有需要的親朋好友。
偶爾我們全家人在星期天到南岸汪山和南山去踏青郊遊,也要帶幾瓶醫用生理葡萄糖鹽水空瓶裝的白開水。
從1956年至1966年初,每年先嚴和先慈都帶領我們去歌樂山上墳祭拜家公張善子先生,基本上都順利。
文革之後,先嚴和先慈又帶領我們去過歌樂山幾次,可惜茂盛的森林裡,根本看不准方向,羊腸小路彎彎曲曲,找不到家公墳墓,只得朝著蒼天祈禱,無功而返。 全家人失望和淒涼的心情,特別是先慈痛苦和無奈的感受難以表述。
1981年12月,先慈張心素女士和我赴美探親之前,廖公承志副委員長和經普椿夫人派員接先慈,良密五妹和我到其北京官邸敘舊時,了解到家公墳墓的情況,當即表示“我明天就同(中央)統戰部的(楊)靜仁同志,台辦的汪鋒同志聯繫, 先要找到善子先生的墳墓,然後就由政府出面維修培整,國家出銭修葺一下,再立個碑,弄好一點,讓外賓和普通民眾都可以去瞻仰。”
1981年12 月 至 1982 年6 月, 先慈張心素女士攜筆者受其八叔張大千先生邀请資助,訪美探親,来回途經北京,廖承志先生、 楊静仁先生、 汪锋先生諸公和其他中央首長及有闗部門領導數次接見先慈張心素女士,家兄晏良里先生,舍妹晏良密女士和筆者的場景,銘刻肺腑,記憶猶新,難以忘懐,永遠感恩。
全國人大廖公承志副委員長無限深情地對先慈張心素女士説,“我们一直都記得你父親。 我母親(何香凝夫人)生前常常提及善子先生,特别是他的巨幅國畫羣虎怒吼圗《 怒吼吧,中國 》,雄狮踏日圗《 中國怒吼了》, 歌頌中華民族歷代仁人志士聖賢豪傑的 《正氣歌像傳》和《中華先賢民族楷模圖》(二十八忠孝人物故事圖),還有善子先生同大千先生合作的《忠孝節義》(四德圖)和《春驄圖》等, 都對振奮國民精神,激勵國人同仇敵愾,共同抗日, 消滅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 起了很好的宣傳鼓舞作用,在國内外的影嚮都很大,這實在是很了不起的。 可惜他謝世太早,周(恩來) 總理生前對善子先生非常尊重和敬佩。 周總理也一直很闗心大千先生,知道他的眼睛有毛病。 ”,“我們随時都歡迎張八叔(張大千先生)回来,探親也好,長住也好,到處走一走,看一看 家郷大陸的變化。”。
“(鄧)小平同志也跟我講過,‘我們四川那個畫老虎的張善子,抗戰那陣畫了好多抗日的畫,有畫文天祥的正氣歌,還畫好多老虎去‘咬’日本。’,‘我原先還有一張畫片,張善子 1938 年八.一三抗戰一週年畫的那隻雄壯的大獅子,踩在日本的富士山上,大吼大叫,要把日本踩垮踏碎,硬是了不起。’,‘ 後来,張善子還到歐洲和美國去作抗日宣傳,賣畫募捐,救濟難民,支持抗戰,是一位偉大的愛国主義的著名畫家。’”
廖公承志副委員長還對先慈張心素女士説,“妳父親是名人,他在日本時就同孫中山和我父母親關係很好,是老同盟會會員。 善子先生回國以後積極参與推翻满清,反對袁世凯的革命活動,是著名的愛國志士。 我們大家都曉得,抗戰期間他在國内外到處籌款義展,為抗戰募捐,貢献很大。 善子先生長期辛劳,積劳成疾,1940 年10月初 他從美國回来不久,就病逝於重慶歌樂山。 我們黨和社會各界人士廣大民衆一様悲痛。 我母親是他幾十年的摯友,更是悲傷和難過。 我們黨和政府永逺都會記得他這様的民族英雄和朋友。”。
中共中央统戰部楊公静仁部長熱情豪邁地説,“善子先生的虎魂精神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
中共中央台辦汪公锋主任有一次接見先慈張心素女士,家兄晏良里先生和我時,親切地说:“我已經跟你們四川的省委書記谭啟龍同志通了電話, 請他帮忙尋找善子先生的墳墓。”, “啟龍同志前幾天回了話,他已經打了電話給重慶市委書記王謙同志,請他落實這件事。 你們以後有甚麽困難和問題, 就去找當地统戰部和台辦帮忙, 也可以直接给我們冩信反映, 不要客氣。”
先慈也承諾到了美國後,乞請八家公張大千先生重新給家公張善子先生題寫墓碑。
一九八二年陰曆四月初,八家公過了生日之後的第二天,八家婆徐雯波夫人就從寶島回到美國加州《環蓽盦》,帶來了八家公張大千先生重新給家公墳墓題寫的墓碑。
先慈張心素女士立即跪接這來之不易的珍貴墨寶。
先慈張心素女士乞請八家公張大千先生為家公張善子先生重題的墓碑 一九八二年 臺北《摩耶精舍》
一九八二年夏天,先慈回到中國後,向親朋好友和相關部門展示了八家公張大千先生重新給家公題寫的墓碑。
為了將家公張善子先生的新墳與八家公張大千先生重新給家公題寫的墓碑一起拍照送給八家公張大千先生和海外親朋好友先睹為快,有關部門趕緊鐫刻好墓碑,堆了一個簡單的墳包,讓我們和親友拍照,並且將照片寄與港台及歐美的親朋好友,香港《大成》雜誌和港台報紙都登載了相關照片。
先嚴晏偉聰先生和先慈張心素女士侍立在家公張善子先生墓前
一九八四年清明 重慶沙坪壩歌樂山
張氏家族在川(部分)後裔侍立在家公張善子先生墓前
一九八四年清明 重慶沙坪壩歌樂山
自左起:筆者,九舅張心義先生(抱著表弟張之先先生的令嬡張姝),五妹良密女士(站在五舅娘後面),五舅娘賀淑媛女士,五舅張心奇先生,先嚴晏偉聰先生,先慈張心素女士,外甥張楠(五妹之子),三妹良美女士;八舅張心儉先生(站在先慈後面),表弟張之先先生(戴眼鏡),三妹夫黃立鼎先生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先嚴和先慈帶領弟妹們及親友到歌樂山跟家公張善子先生上墳,就發現墳墓的狀況越來越差, 周圍的土地都有鬆動和流失的現象。
我們數次向政府相關部門反映家公張善子先生的墳墓狀況,請求幫助。
重慶市委統戰部和台辦都表示,“將遵照中央首長和四川省委及重慶市委領導的指示,一定把善子先生的墳墓修好,先申報成‘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既可以讓外賓來參觀,也可以讓普通民眾去瞻仰,搞成一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地方。”
一直到二零一八年春,重慶市沙坪壩區文新旅委和文管所終於落實了“張善子墓搶救修繕工程”,並於次年春竣工。
自左起:張善子先生的二外孫晏良為先生、三外孫女晏良美女士、四外孫晏良憲先生、五外孫女晏良密女士 侍立在家公張善子先生墓前
大外孫晏良里先生臨時因故,未能參加開工儀式
二零一八年四月 重慶沙坪壩歌樂山
前排自左起:張善子先生的晏良美女士、晏良密女士、 晏良為先生、曹公度先生
自左起:孫占元先生、張楠先生(站在孫占元先生後面)、晏良為先生、晏良密女士、晏良美女士、晏良憲先生、杜鈞先生
曹公度先生(左三)、杜鈞先生(左四)、李波先生(右四)、郭小智先生(右三)、汪毅先生(右二)、孫占元先生(右一)
自左起:晏良為先生、陳昌雲先生、張之先先生
四 張氏家族後裔秉持中華文明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祭拜列祖列宗
二零一二年春,張氏大家族的領導、表弟張之先(紹遠)和張志先(紹志)組織張氏大家族海內外數十名後裔聚集重慶,帶領大家去祭拜家公張善子先生、三家公張麗誠先生和三家婆羅正明夫人、先慈張心素女士、先嚴晏偉聰先生、三舅張心銘先生、和五舅張心奇先生和五舅娘賀淑媛女士。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從歌樂山上面到達家公張善子先生的墓地,四周全是懸崖陡壁,倚天大樹,灌木叢草,根本沒有一條可走的路,甚至連一條崎嶇小道也沒有,稍有疏忽,即可墜入萬丈深淵,難以救援!
張氏大家族海內外後裔兄弟姐妹們牢記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百善孝為先的理念,遵循張氏家族祖訓家規, 爭先恐後地自願簽署“生死狀”,冒險下山去祭拜家公張善子先生。
年輕的兄弟們手持棍棒和劈刀,撥開簇簇荊棘,開闢一條羊腸小道,其他兄弟姐妹們則緊隨其後,自山上向半山坡家公張善子先生的墓地前進。
唯一例外的是,表姐張梅仙(紹梅)因體弱有恙和三妹良美因深度近視而致視力微弱,雖然已經簽署“生死狀”,仍然被表弟張之先(紹遠)和張志先(紹志)及其他人勸阻,不讓梅姐和三妹下山去祭拜家公,並且寬慰她們道:孝心已到,老人家(張善子先生)在天之靈知道了。
因此,表姐張梅仙(紹梅)和三妹良美就在山上遙遙地祭拜山下的家公張善子先生。
自左起:五妹良密的兒子張楠,大哥良里,五妹良密, 晏浩(四弟良憲的兒子) 和 四弟良憲 祭拜張善子先生
其墓碑是先慈張心素女士1982年初 敬乞八家公張大千先生所題: 先仲兄張善子先生之墓
二零一二年四月 重慶沙坪壩歌樂山
張氏大家族海內外後裔祭拜家公張善子先生
二零一二年四月 重慶沙坪壩歌樂山
感謝重慶市沙坪壩區政府和沙區文管所已於二零一九年春,重新修繕竣工 家公張善子先生的墓塋,並對社會民眾開放。
我們對推行和實施此工程的所有親朋好友、專家學者和相關部門之義舉,銘刻肺腑,永遠感恩!
張善子先生墓地 標識 一
張善子先生墓地 標識 二
張善子先生的五位外孫祭拜家公
二零一九年四月 重慶沙坪壩歌樂山
從前往後:五外孫女晏良密女士、三外孫女晏良美女士、 大外孫晏良里先生、二外孫晏良為先生、四外孫晏良憲先生
右邊穿白衣者為張氏大家庭的領導、表弟張之先(紹遠)先生
張氏大家庭海內外後裔(部分)合影於家公張善子先生墓前
二零一九年四月 重慶沙坪壩歌樂山
張氏大家族海內外後裔(部分)祭拜先嚴晏偉聰先生和先慈張心素女士
二零一二年四月 重慶沙坪壩石橋鋪公墓
五 家公擅長畫虎。 八家公尊崇和讚譽家公,說他畫的馬更為出色
當時(二零一二年),很多表兄弟姐妹希望我能分享親身經歷或者耳聞目睹或者所知道和記錄的張家歷史典故或者逸聞趣事。
於是,我就從幾台電腦上仔細搜尋相關原始文檔資料,包括照片和視頻,整理妥當後,陸陸續續發給親朋好友和藝林同道參考。
家公張善子先生和八家公張大千先生合作的畫作無數,其中《老虎和美女》題材的作品不多。
左:張善子先生繪老虎,張大千先生繪美女 丁丑(1937)夏日 蘇州網師園
右:張善子先生繪老虎和美女,張大千先生丙戍(1946)正月題跋 先仲兄虎癡遺墨:
涉筆甚趣,大有深意,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家公張善子先生和八家公張大千先生合作的無數作品中,最大尺幅者為用清朝乾隆官絹繪製的巨幅羣馬圖《春驄圖》,其長二丈,濶丈餘。
坊間民眾有時誤將家公張善子先生於丙寅(1926)繪製的《八駿圖》混淆為家公和八家公昆仲於丙子(1936)秋冬期間合作創作的巨製羣馬圖《春驄圖》,又稱《柳林十駿圖》。
先嚴晏偉聰先生一直對我們講, 早前家公畫的《八駿圖》是八匹體碩靚麗、自由嬉戲的逗人喜愛的駿馬。
家公張善子先生丙寅(1926)夏五月朔繪製的《八駿圖》
先嚴還再三強調,《八駿圖》和羣馬巨製《春驄圖》完全是兩幅不同的作品。
家公擅長畫虎。 八家公尊崇和讚譽家公,說他畫的馬更為出色。
例如,抗戰期間,家公和八家公合作的名畫《忠孝節義》(四德圖)四幅(條屏)立軸之一的《忠心報國》圖,就是畫的兩匹相伴奔騰的駿馬, 令人頓生“馬蹄踏碎千山雪,霸氣凜然震四方”之感慨!
《忠心報國 》,又名《雙駿圖》, 明顯地表逹出張善子大千昆仲期盼中國人民和全球華人華裔, 男女老少, 不分黨派, 國共聨手, 携手團结,為國家為民族英勇奮戰, 堅决消滅日本侵略者之激昂熱情 。
該《忠心報國》 繪深棕黑色、白色駿馬各一匹,昂首向前、揚蹄同步、疾馳飛奔于原野。 特别罕見的是,張善子大千昆仲在此 《忠心報國》上奮筆疾書的長跋題識,令觀賞者驚嘆不已,感概萬千!
張善子先生題識: 忠心報國。
警心録孫堅討董卓, 失利被創, 墜馬卧草中。 堅衆分散, 馬還營嗚呼。 軍人随馬至草中, 乃淂扶堅還營。 李斯義曰:如此馬者,真可謂與人一心者也。 堅死討卓,諸公喪魄矣。 則勝負未可知也。 堅不死, 卓必忘馬之忠力與。 善子。
張大千先生題識: 漢家和議定,驕馬向天嘶;何日從飛將,聨翩塞上肥 。 善子、大千合冩於大風堂。
鈐印:張澤之印 、 善子、善子書畫、大千居士、重其神駿、
善子大千合作、大風堂
時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先生 欣然在畫上惠題
“寓意精深 林森”。
鈐印:林森
張善子大千昆仲忠誠於國家民族,衷心稱贊國共合作, 頌揚人民團結, 堅信抗日必勝的信念,盡在圖畫之中,令人欽佩。
林森主席惠題:寓意精深
張善子張大千先生昆仲合作《忠心報國》
一九三七年夏 蘇州網師園
家公是和八家公一樣的繪畫全才,人物山水,花鳥走獸,都很得行。
家公擅長畫虎。 八家公常常對親朋好友和藝林同道尊崇家公,說他畫的馬更上乘。
先慈還說,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後,日本人全面侵略中國,踐踏中國,到處姦淫燒殺中國人,迫使成千上萬的中國民眾離開家園,開始了萬般痛苦的逃難行程。
家公張善子先生應邀參加了國民政府蔣中正先生主持的 “廬山會議”,回到蘇州網師園,帶領家人離開可愛的蘇州網師園逃難,輾轉江蘇無錫、安徽郎溪、江西九江等地,逆江而上,先到漢口,稍後落腳在宜昌三家公張麗誠先生家。 那是一九三七年年底十二月份的時候。
全國各地逃難到漢口的難民數不清,日子苦得很,十分令人心酸和同情。
“阿爸沒有同三叔(張麗誠先生)商量,自己一個人作主,就把三叔的一個布店,振華布店賣了。 得到的錢,全部捐獻給政府賑濟委員會,救濟難民,支持抗戰。”, 先慈說。
先慈接著講,有一天家裡突然了幾個年輕人要見阿爸。 帶頭的小夥子是趙丹,就是現在國內很有名的電影演員,說他們是一個啥子宣傳隊的,逃難到了漢口,要到陪都重慶,荷包裡沒有錢了,聽說張善子先生在漢口,他們就轉彎抹角打聽到三叔家的地址,毛遂自薦來找阿爸幫忙。
家公高度讚揚了趙丹和他的同夥演出的抗日戲劇,給了他們一點錢作為路上的生活費,然後帶起趙丹他們一起到漢口的輪船公司去,請朋友幫忙解決了趙丹一行人的船票。
先慈張心素女士每每回想起全家人在上海、浙江嘉善、蘇州網師園、安徽郎溪的幸福日子,都很惆悵。
先慈說,“家裡原先的老照片中,就有《春驄圖》的照片,文化大革命後就搞掉了。”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中國全面抗戰爆發。 張善子先生率家人從蘇州網師園輾轉到達安徽郎溪避亂。 他在给族弟張目寒先生的信函中,激情地冩道: “丈夫值此時會應國而忘家。 此次我来郎溪,生平收藏存蘇州網師園皆棄之如土,以今日第一事為救國家於危亡。 萬一國家不保,則雖富擁百城又將何用? 恨我非猛士,不能執干戈於疆場,今將以我之畫筆冩我忠憤,鼓蕩志士,為海内藝苑同人倡。 弟居首都,萬勿消沉, 當蹈厲憤發,濟此艱難耳。“
國民政府林森主席和蔣中正委員長看到張善子先生丁丑(1937)九月在安徽郎溪繪製的以民族英雄文文山(文天祥)為代表的《正氣歌像傳》 ------ 13 位中國歴代忠孝聖賢仁人志士英雄豪傑 ------ 無比興奮和極度感動,欣然揮毫題詞,弘揚民族精神,鼓勵國人 閗志,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國民政府林森主席惠題:乾坤浩氣
張善子先生繪文文山(文天祥)像
國民政府蔣中正委員長寵題:正氣凜然
國民政府蔣中正委員長寵題:正氣凜然
張善子先生繪文文山(文天祥)像
張善子先生從安徽郎溪到逹湖北武漢之後,给張目寒先生冩信, 説:“《正氣歌像傳》曾一度展覧,朝野人士頗以為我之工作能與抗戰相配合。 總裁且取之懸諸中央政校,鼓勵諸生。吾心滋慰。”
張善子先生繪文文山(文天祥)像《正氣歌像傳》作為武漢戰争圗畫叢書社隆重推出的,唯一以畫傳形式抒發民族正氣與信心的大型畫集,并配合其他 10 種文字讀物,構成“戰争叢刊 ”,極大地鼓舞了中華民族的抗戰士氣, 體現了張善子先生的長流浩氣和强烈的社會責任担當。 孔聖奉祀官孔德成先生為《正氣歌像傳》撰冩的序言强調了張善子先生“博覧史乘獨有所見,乃取信國公及正氣歌中諸君子一一圗而像之畫之”的大智慧、大修為。 張善子先生的民族正氣之修飬,亦被譽為“詢足為現代國人之楷模”,“誠可為中華民族之大俠魂。”
柳非杞先生在《正氣歌像傳序》中感言:“善子先生以道德創造偉大之兿術,以偉大之兿術發揚中國固有之正氣,以正氣増進人民高尚之思想,以高尚之思想收得民族復興之實效,以治本之計,(文)天祥而後,尚属創擧!”并且在國内各大書局發行,特別在《良友畫報》刊載,幾乎家喻户曉,一版再版, 甚至後来带去歐美,在僑胞中廣為傳播, 振奮其愛我中華之心,影嚮相當廣泛深逺。
《正氣歌像傳》强調了“國民精神之振奮”,“激勵了中華抗戰,甚至對於國民政府 1939 年3 月頒發的 《國民精神總動員綱領》亦不乏先導意義與不可低估的催生作用。” 因此,“對於中華民族偉大神聖的抗日衛國戰争,我們銘記的不僅有淞滬會戰,台兒莊 大戰,平型闗大捷等,還有張善子先生的《正氣歌像傳》之磅礡力量!”
六 家公張善子先生受國民政府委派,和于斌主教一起赴歐美謝賑
1938年12月8日,在中國雲南昆明,家公張善子先生遵照太婆曾友貞夫人的遺訓,皈依羅馬天主教,由羅馬天主教中國南京教區于斌主教施洗,寵獲教名“安琪”。
家公張善子先生受國民政府委派,以“賑濟委員”和“平民畫家”及“羅馬天主教教徒”的多重身份,在國民政府林森主席、中國共產黨周恩來副主席、國民政府財政部賑濟委員會許世英委員長的贊助下,攜帶他自己創作及他與八家公張大千先生合作的180 多幅國畫作品,包括著名的國畫巨製《怒吼吧,中國》,《中國怒吼了》,《勇猛精進 一致怒吼》,《忠孝節義》(四德圖),《正氣歌像傳》,《中華先賢民族楷模圖》(二十八忠孝人物故事圖)等,和于斌主教一起於1938年12月21日,離開昆明,經安南(今 越南)轉道香港,搭乘霞飛號郵輪,赴歐美謝賑,宣傳中國抗日事業, 義展募捐,支援中國人民偉大的抗日衛國戰爭!
國際著名曆史學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唐德剛教授說,顧維鈞博士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之一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巴黎和會及華盛頓會議,為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權益做出了傑出貢獻,實屬“中國近代第一位職業外交家”。
在國民政府駐法大使顧維鈞博士的幫助下,法國巴黎國家博物院(網球場博物院)於1939年3月舉辦《張善子畫展》。
3月9日下午5時,顧維鈞大使參觀了《張善子畫展》的預展,並且會見了他以個人邀請來的各界朋友及媒體記者。
次日(3月10日)上午,顧維鈞大使陪同法國法國公共教育部部長扎意等貴賓,參加了《張善子畫展》的正式展出儀式。 出席的賓客約三百人,其中除藝術界和知識界的知名人士外,還有一些社會名流和外交界知名人士,如教皇使節,法國前殖民部部長莫泰和法國駐瑞士大使克洛岱爾的夫人等,場面甚為熱鬧。
受顧維鈞大使的邀請,1939年3月13日,法國勒勃倫(勒勃朗)總統和法國政府教育部長等高官,以及羅馬天主教法國巴黎凡爾第安樞機主教等社會名流賢達聞人親赴法國巴黎國家博物院(網球場博物院)觀看《張善子畫展》,受到張善子先生和其摯友、旅法著名女畫家潘玉良女士和國民政府駐法外交官員的熱烈歡迎,並且賓主興高采烈地在張善子先生的巨製羣虎圖《怒吼吧,中國》前合影留念。
法國勒勃朗總統(左一),張善子先生(左二),凡爾第安樞機主教(左三,在張善子先生右後),國民政府駐法大使館郭則範參贊(右一) 參觀《張善子畫展》
一九三九年三月十三日 法國巴黎法國國家博物院
法國勒勃朗總統(左四),張善子先生(左一),郭則範參贊(左二)和潘玉良女士(左五)
一九三九年三月十三日 法國巴黎法國國家博物院(網球場博物院)
當時的中外媒體報導,法國勒勃朗(勒勃倫)總統高度讚揚張善子先生和張大千先生的愛國熱誠和忠誠,稱讚張善子先生為“東方藝術的傑出代表”,並且親自授予張善子先生一枚勛章。
美國《時代》雜誌,1939年7月29日,繪虎大師 之一
美國《時代》雜誌,1939年7月29日,繪虎大師 之二
最後一段提及法國勒勃朗總統親自授予張善子先生一枚勛章
張善子張大千先生昆仲合作:《春驄圖》 一九三六年 蘇州網師園
張善子先生創作的羣虎怒吼圖《怒吼吧,中國》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湖北宜昌
張善子先生創作《中華先賢民族楷圖》 (二十八忠孝人物故事圖) 之 卜式牧羊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顧維鈞博士曾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國聯李頓調查團中國顧問及主法、英大使等職,為支援中國抗戰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顧維鈞博士參加《聯合國憲章》起草工作並第一個代表中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
1948年12月,中共中央委員會毛澤東主席在西柏坡發表電文,宣布43人為國民黨“頭等戰犯”,顧維鈞博士名列第22位,排在宋美齡、閆錫山等人之前,是這些戰犯中唯一一位駐外使節。
上世紀七十年代,毛澤東主席的私人英語老師、著名民主人士、政治活動家、學者章士釗先生的養女章含之女士在紐約拜訪顧維鈞博士。
閒聊之中,章含之女士突然對顧維鈞博士說,“我代表毛主席正式邀請您到中國訪問。”
“他邀請我到中國去訪問?”顧維鈞博士哈哈一笑,“我是他欽定的頭號戰犯之一。”,“恐怕是他想引蛇出洞,讓我自投羅網。”,“我才不會上當。”
章含之女士頓時很難堪,說不出話。
顧維鈞博士笑著說,“如果他願意到美國來看看,我倒很樂意邀請他來看看美國的真實情況。”
聰明睿智、守之以愚的顧維鈞博士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化解了尷尬場面。 賓客主人談笑如常。
為了表達對二戰時期抗擊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的最偉大的女性領袖蔣宋美齡夫人之感恩和緬懷,以及對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大使的尊崇和緬懷,筆者於今年四月驅車到紐約上州芬克里夫陵園拜謁他們。
蔣宋美齡夫人的墓室 一
蔣宋美齡夫人的墓室 二
筆者侍立於顧維鈞大使壁葬墓碑前
七 家公張善子先生和八家公張大千合作巨製《春驄圖》的插曲
很多民眾和藝林同道都知道家公張善子先生和八家公張大千先生合作的巨製《春驄圖》。
筆者找出多年前記錄先慈講話的筆記和收集到的幾幀張氏昆仲合作巨製《春驄圖》的圖片,樂於與眾多親朋好友、藝林同道分享。
1936年,先嚴晏偉聰先生在蘇州讀書,有時也住在蘇州網師園。
先慈張心素女士生前多次跟我們兄妹和親朋好友及媒體記者講過此《春驄圖》的情況。
家公和八家公倆兄弟繪畫寫字時,先慈都要隨侍左右,磨墨展紙。 如果先嚴也在網師園時,他們兩人也要同時隨侍家公和八家公左右,一邊侍候打雜,一邊聆聽教誨,氣氛溫馨,其樂融融。
先嚴說,《春驄圖》畫的是樹林裡的十匹身姿優雅、隨性灑脫、自由自在、形態各異的駿馬,呈現出其忠誠、勇敢、負重的高尚氣質,是人類的親密朋友之一。
十匹駿馬悠然自得地享受著春日陽光和柔和微風,呈現出大自然一派和諧美好的氛圍。
“《春驄圖》是在網師園,1936年秋季畫的,樹林中畫了十匹駿馬,” 先慈說,“大約在那年冬季,阿爸拿出《春聰圖》,反覆看了又看,添加了一些柳葉,自覺很滿意。”
張善子先生站在他與愛弟張大千先生合作的巨製羣馬圖《春驄圖》前 一九三六年 蘇州網師園 一
張善子先生站在他與愛弟張大千先生於丙子(一九三六)秋冬期間,合作完成的巨製羣馬圖《春驄圖》前 蘇州網師園 二
該幅《春驄圖》系繪製於乾隆官絹,長二丈濶丈餘,為張氏昆仲合作的最大尺幅作品
“一九三八年春天,某日上午,” 先慈說,“阿爸跟我講,現在是春回大地,桃花盛開的時候。 我要在《春驄圖》上加幾簇桃花,配上這十匹駿馬,讓人看到更加優美壯麗嬌艷無比的春色。”
“阿爸,我馬上就去磨墨。”,先慈對家公説。
家公很快就在畫面中間那顆樹的根部附近畫了兩簇桃花。
張善子先生和愛弟張大千先生借居蘇州網師園期間,於丙子(一九三六)秋冬,合作完成的巨製羣馬圖《春驄圖》
該幅《春驄圖》系繪製於乾隆官絹,長二丈濶丈餘,為張氏昆仲合作的最大尺幅作品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上世紀七十年代,四川省文物商店資深專家、“神眼”喬德光先生在四川內江收購了大批張善子先生和張大千先生的作品,以及張氏昆仲珍藏的一些歷代名人字畫和古玩文物,斬獲頗豐,即業界流傳的“喬老爺一舉買空內江城”的故事。 海內外張氏家族成員和親朋好友,諸如十孃張心瑞女士,八舅張心儉先生,九舅張心義先生;八家婆徐雯波夫人,蘿舅張葆蘿先生,李祖萊先生,高嶺梅先生,徐伯郊先生,沈惠蒼先生,都知之甚詳,極為震撼!
北京某外貿公司也在在四川內江收購了一些家公張善子先生和八家公張大千先生的作品,此《春驄圖》也在其中,讓海內外藝術品收藏界驚歎不已和萬分羨慕。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北京某外貿公司發展壯大成北京懋隆文化創意園,其屬下懋隆藝術館視此《春驄圖》為拱壁,該館的鎮館之寶 ------ 唯一一件非賣品 ------ 中華文藝寶庫的一顆璀璨明珠!
現在海內外遊客可以在北京懋隆藝術館目睹《春驄圖》真跡,真是有福!
很多世界著名藝術博物館(院),諸如,法國羅浮宮,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四川省博物院等等,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將其鎮館之寶複製少量供應社會民眾和藝術愛好者及研究人員收藏和學習及研究,分享人類偉大文明及藝術。
筆者斗膽奢想,企盼北京懋隆藝術館複製此著名國畫巨製《春驄圖》,宣揚華夏文明及中國國粹之一的國畫,讓世界上更多的藝術愛好者和研究學者親身欣賞此《春驄圖》的精妙絕倫,則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