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千艺术 > 破墨泼彩 >
先父张珩片言只语的影响(张贻文)

先父张珩片言只语的影响(张贻文)

时间:2013-05-27 16:25:00 来源:转载 作者:张贻文

 

\

张珩给三子女信,谈寄住在郑振铎家的情况。

  张贻文

去年7月,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了先父张珩《张珩文集》中《张珩日记?诗稿》和《怎样鉴定书画》两本书;同月北京文物出版社又出版了郑重先生所写《中国文博名家画传:张珩》传记。其后不久,前上海商会会长,获“2010百名上海优秀创业女性”殊荣,我们多年的老友朱若兰女士和她女儿朱晓菁带着四十套书,漂洋过海,从上海来到旧金山,参加我母亲顾湄女士95岁寿诞。这四十套书在寿诞上分送给了众多亲朋好友。后来数位朋友来询问何处可买到此书,还未及回答他们,倒反而给我寄来了购买此书的网页。

  元旦之时,上海书画出版社茅子良老师告知此二书获得读者好评,并上了艺术书店、古籍书店售书排行榜已达三次。2011年10月30日上海《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刊有陈麦青先生 《前辈风雅 无处不在》之长文,对此书予以高度评价。不久,又收到迎孝姐(注:郑振铎先生之媳朱明磊女士)转来的曹公度先生的《清樽晓对 一灯永夕》之文。 曹先生告知2012年1月9日此文将在《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刊出,寄上先览为快 !一气读完,甚为感动,视作新年大礼。又如前所为,转发出去,以此作为对亲朋好友的新年贺礼也!

  曹公度先生为先父张珩金兰之交曹公大铁先生之子。世交之子,本应延续父辈之情义,但历史的变迁曾将过往的一切鄙于不屑 ,无人再去揭碰。而离开国门三十年,又错过历史的另一变迁,故与曹先生也素未谋面,不知彼此的存在。今读曹先生此作,情文并茂,令人动容,感人肺腑。特别是其中曹公大铁先生所画父亲画像,微妙传神;唐云先生补景,翠竹萧萧,曲径通幽。画上落满了当代书画鉴定权威人士启功、谢稚柳、徐邦达等众多父亲好友的题跋, 难能可贵。以前从南浔《张石铭故居》负责人单瑾老师寄来的照片和录像中隐约看到过有这么一幅画,是南浔做的仿制件。 这次才得知其背后的故事,只是画上的题赋还未能清晰看清,读懂。将来有机会定当面请教曹先生了。这幅珍贵的画已问世四十几年了,而在这之前,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存在和来龙去脉。画中父辈执友的情至意尽,让我们全家深为感动。年三十,徐邦达先生之子德之大哥从北京来电给母亲拜年,我也提到此画。徐家伯伯(徐邦达先生,我自幼称其徐家伯伯)当时是唯一在世为画提跋之友了。

  我们虽拥有日记的原稿,但愧于中文水平的浮浅,面对没有标点符号的原稿和草书繁体字,读起来步履维艰。感谢陈麦青先生、茅子良老师及宋路霞老师,为使其通俗易读,花费了巨大精力划出标点及加著按语,才让我们看到今天的这本《日记》。我们这代人,对三四十年代的了解,大部分由电影、电视再造。如今面对《日记》,是一部没有虚构、假想、编造的真实历史生活的记载,每一天的记述,就似乎是分镜头剧本的一个情节。

  父亲始终认为书画鉴定并不深奥莫测,并早在1960年代便试图以科学的方法来求证。父亲没有进过高深学府,只受过几年的私塾教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多看,多听,多问,多想”、“熟能生巧”,用心用功,勤奋好问,这是他的成功之道。如今把他的见解、理念整理成册,供后人借鉴,这是他的心愿。

  中华文化,不仅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喜爱和欣赏,也比比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中国人的外移,中华文化早已在世界各个角落渗透光扬。举几个身边的小例,令人咋舌。

  我的前同事威尔,是硬件软件IT三高科技集一身的资深总工程师,才智过人。一天拿着一本小册子来找我,原来是一本英文版的《老子摘录》。他兴冲冲地念给我听第二十八条。我不觉一惊,哎呀,《老子》!我从来没读过啊!我在中国时没人读,出国后读和工作有关的书还来不及,谁会看这个!听到他读英文的“水”字,好在我头脑中还记得《老子》最著称的是讲“水”的,顺着他读的英文含义,硬着头皮跟他扯了一顿。晚上回家立即上网恶补,查到《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第二天,回去找他,胸有成竹地侃了一顿。以后他竟以为我“精通”古文了,真让我无地自容。他随身携带《老子摘录》,经常拿出来翻读,觉得非常有道理,有意思。威尔为人正直,业绩卓著,也许正是《老子》的道家文化促成了他的为人和事业。

  还有一个同事迈克,是市场部的。一天午休回来,他坐在车里向我招手。美国人经常自带简单的午餐,坐在自己车内吃,享受着短暂的自我。他正在看书,封面上有一个大大的手写毛笔字“毛”,原来是一本美国人写的《毛泽东》。我又大吃一惊,自以为远离了中国,却原来在我身边就有美国人在研究毛泽东!我与他支吾了几句便匆匆离去。因为我很怕他会跟我聊起“文化大革命”,问起那段我说不清也不想说的历史。后来,出于好奇问他为何对毛泽东有兴趣,他说只想知道在中国发生的事。他并未和我讨论“文革”,也许正是读了这本书,才能体谅到中国人经历过的挫折苦难和困惑。也许又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让他保持了沉默 ?!

  更有甚者,我的一个邻居鲍勃,“旧金山艺术学院”毕业,从事现代室外景观艺术设计。有天早上跑步时,山上邻居停下车,拿出一个手卷让我看,竟然是“清明上河图”, 他说在旧货店买的。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是幅中国画,非常喜欢,要到镇上的中国古董店去询问。在这种偏僻的地方居然看到“清明上河图”的手卷 !固然是复制品,可是做得很精致讲究。如果父亲知道在美国林荫深处僻静的山涧小路上有外国人得意地向我展示“清明上河图”,他也会吃惊的 !又有一次,鲍勃开车追上来,给我看他车里的“文物”, 原来是一堆用玻璃管吹出来的中国字。他不认识。没听清他说是从哪里弄来的,只说有一部分碎了,这是剩下的。我看了一下,其中有“家”,“福”,“求”,“年”。还有一些应该是偏旁 “王”,“走”。他说已全被他的朋友要去了。想到有人把半个中国字当摆设挂在屋里……这些可爱的美国人啊! 他还马上找出一张纸,把我说的写下,Home、Happiness、Year…… 我不知道到时候他会不会张冠李戴。如果有人很骄傲地向你介绍他(她)收集的中国文化,“求”字说是“家”字,你能怎么样呢?!

  还有个很好的朋友喜欢收购中国文物。他经常告诉我他买到明朝、清朝的什么什么。我说好啊,你真运气!其实只要喜爱,是真是假,又有何妨?!

  他们并不知道我的家庭背景,如果知道,会以为我也略懂一二,恐怕会“纠缠不清”呢!

  中国的文化能这样广泛留传并被外国人认同,它的凝聚力在哪里? 这个问题不是我这个对中华文化一知半解的人能回答的。我只记得,以前北京胡同里的住家,不管是深宅大院,还是平民杂院,大门上很多都写着“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这样的对联,它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嵌在门面上的。中国文明提倡“忠孝仁义”,尊道重德,这种价值观被外国人认同。中国文化绚丽多彩,博大精深,为外国人喜爱。中国文化是中国人创造发展、沉淀累积而来的,世人追从她的痕迹,感受她的魅力,赞美她的优秀。

  世事多变,但文化所留下的历史的烙印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父亲如果知道他七十几年前记下的片言只语,如今依然能对后人有抛砖引玉之鉴;他留下的文字著作能融会于中华文化的浩瀚大海之中,源远流长,定含笑九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