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大千艺术 > 大千绘事 >
张大千山水画欣赏(三)

张大千山水画欣赏(三)

时间:2015-11-27 13:46:37 来源:网络 作者:

张大千山水画欣赏(三)

\
富春江一曲 镜心 设色纸本 1966年作

题识:丙午开岁,似孟钟仁兄法家雅教。张大千爰。画背:富春江一曲。王伯元先生之友。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此幅作于“大风堂”定制日本罗纹纸上。上款人王孟钟,曾任中南银行天津分行总经历。此幅画背大千自题“富春江一曲。王伯元先生之友。”可推知此幅应为王伯元代王孟钟向大千求得。王伯元,号一贯轩主人,是解放前上海大名鼎鼎的“金子大王”。王伯元素来喜好书画,尤好碑帖与书画的收藏。与当时海上吴湖帆、张大千、冯超然等人熟稔。 张大千先生的泼墨泼彩风格的形成,原因当然很复杂,但最主要可归纳为四项因素:(1)眼疾为主要近因,(2)传统绘画基础之完成,(3)西方当代艺术的接触与刺激,(4)自我求变的精神与知友的激发,四种因素交互影响、配合与激荡。张大千自己说:“并不是我发明了什么新画法,也是古人用过的,只是后来大家不用了,我再用出来而已。”大千的泼法,并不单纯地往画纸(绢)上泼墨,而是相当费时费事,其繁复的过程,非十天、半月不能完成。首先他将画纸或画绢贴在板上,作画之前,还得先喷湿纸、绢,再缓缓将调好的墨汁泼上。其后,令门人子侄,各持木板一端倾侧摇动,直到他满意为止。等到墨晕固定后,大千由远处不同角度观看,再细加经营,审度再三,才用传统的笔法在适当位置略加皴法,再点缀人物、屋宇、桥梁、舟楫。于是从混沌中开辟一片山川出来,为此他又增添一方闲章“辟混沌手”,符合并满足他说“艺术家是上帝”的观点。由于每一次泼墨流动的效果绝不会重复相同,因此每一次都是新的创造经验,画面、章法也绝不会有雷同,此与西方自动性技法相通。大千处理画面的方式和他对完成度的要求,端赖他长年养成的传统山水素养,以及他对真山水的阅历,二者相互酝酿而成,仍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范围之内。泼彩的技法则是大千创作的最后发展阶段,实际上是用半自动技法来画传统的没骨画,或青绿山水。他往往先用泼墨作为底色,然后在墨汁将干未干的适当时机,将石青、石绿重叠泼在墨汁上,有时也可用毛笔拖引,使得色彩与墨色晕成一气,避免生拼硬凑的痕迹。一旦干透,每幅的效果各异,有流动晕开的,也有沈积堆叠的,有斑驳的,也有浑化无迹的,然后,他一再地颠倒审视,渐渐在他心目中萌生出丘壑溪涧,布置房屋、道路,加添舟桥、高士等等。一般需等候色彩水墨干透,才能够在浑沌中辟出山水,因为需时不一,有的一时不能完成者,甚至过了几年才斟酌出适当的布局,然后点缀完成。

\
江山帆影 立轴 纸本 1966年作
\
益都游 立轴 设色纸本 丙午(1966年)作

诗塘:霁翠群峰滴,风湍众壑号。幽禽鸣更寂,老树曲仍高。有客攀危石,寻问浊醪。十年嗟已晚,卜宅首频搔。(有易挈字)子章亲家招同宁一、大千及门生子?同游益都石濑道中得此,并拈小诗,即乞吟教。弟爰。钤印:张爰私印、老董风流尚可攀、八德园 《益都游》为画家1966年在巴西写赠亲家李子章,属其1960年代泼彩山水的上乘之作。当时大千的泼墨泼彩技法已臻成熟,尤喜将泼彩与传统山水结合表现。画中对具有厚度与质感的矿物颜料的运用得心应手,右下侧的溪山树石,重于勾勒,左上方的云雾峰峦,偏于泼染,虽对比强烈,然皆统一于墨章色晕的氤氲气象中。笔下溪山,虽称海外,无钵故国,正是大千“不知何处是他乡”积苳与乡愁的写照。1954年,张大千移居巴西圣保罗,李子章是他在巴西的邻居,钵国他乡,老来邻伴,交情自非寻常。196年,大千最心爱的小女儿张心沛嫁与李子章之子李先觉,两家更成为儿女亲家,分外亲密。大千不少晚年佳作均赠予子章亲家、心沛,甚至心沛的女儿。移居巴西后,大千将当地不少地名“中国化”,如“Sao Paulo”为“三巴”、邻县为“蜀山乐”,以寄乡思。距圣保罗五十公里的一座小城,名“Itu”,因“Itu”与益都同音,故称当地为益都。此地山明水秀,风景佳胜,有小溪,盛产花岗岩。1966年春,大千约李子章、贺宁一及门生子侄多人同笴。旅途中大千想起自己1936年真正的“益都游”,其时二三友人招大千同游山东益都,大千曾作《益都游屐》诗纪之:“霁翠群峰滴,风湍众壑号。幽禽鸣不乱,老树曲仍高。投杖攀危石,寻村问浊醪。十年嗟已晚,卜宅首频搔。” 三十年过?,真景幻境,题真景之诗于幻境之画,唯变“幽禽鸣不乱”之“不乱”为“更寂”,易“投杖攀危石”之“投杖”为“挈客”

\
山居图 镜心 纸本 1966年作

款识:十年尘土路西东,野寺来听破晓钟。便欲买山结茅屋,柴门日日白云封。丙午四月,游石濑光一日宿道中古刹,写此图。爰翁。钤印:张爰私印、大千 本幅《山居图》体现了光雾之色的浑阔变化,呈现出阴雨后的晴明景色,山间或是明快的云影山光的短暂停留,或是瓢动的阴云、浓雾附着的山峰、掩映的溪水,或是幽谷和深林中的明净、沉郁的氛围。张大千将大自然神奇幽深、明灭显晦的景致通过亮丽的色彩挪移到有限的画面之上,有着阴明晴晦自然境象的万千变化,王维“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的诗意确实深切地表达出对他的绘画特征。张大千的泼墨泼彩不仅是大自然境象的张本,也凝聚着内心情感的波动。张大千往往通过诗意来获取创作的灵感和源泉,绘画中往往带有梦幻成分,既有他个人长久形成的文化积淀的流露,也有对以往游历的回忆和沉思,不完全是写生的基调。

\
携琴访友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67年作

款识:丁未夏日,大风堂写,爰翁。钤印:大千唯印大幸 诗堂:光光白日银汉落。短筇聊可支疲脚。鸟吟断涧错双眸,僧里(坐)危楼专一壑。破石雷车压帽檐,泾珠鲛馆垂帘箔。喷雾君且起潜龙,抱月吾将控飞鹤。万怪蟠胸,孰可坐。卅年弟与君璧、介堪雁山观瀑所作。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丁未 本幅作品创作于1967年,此时是张大千发展出有整体感的、成熟的泼墨、泼彩的时期。作品采用泼墨、泼彩加传统技法相结合的方式,先泼墨再泼彩,从墨彩流动自然形态中捕捉形象,再用传统的钩皴补充描绘出山岭、飞瀑、古松、屋宇的具体形态。色调为青绿,单纯而明丽,细微之处又有色阶的变化。这样既使得山有苍茫雄浑的气势,又有光彩跃动奇诡意趣。一条飞瀑婉转而下,给画面来了无穷的生命力。几株古松突兀而出,宛若蛟龙,更凸显出山势的险峻,在山脚和山顶特意用屋宇来收拾画面,更增添了一丝神秘气息,引人遐想。作品将水墨与青绿交融一体,产生斑斓陆离的色彩效果,有似梦境般奇幻美丽。充分体现出张大千潜心于自然山水,让生命得到寄托与和谐的人生境界,是人与自然的亲密融合。

\
烟江霞色 镜心 设色纸本

题识:本无烟瘴亦无尘,鸡犬桑麻亦有邻。万里投荒应是喜,乱离仍作太平人。孟杰先生方家正之,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信、大千居士、八德园长年

\
春山暮雪 镜心 设色纸本

题识:春山暮雪。爰翁,三巴摩诘山八德园作。钤印:大千唯印大年、八德园长年、大风堂 《春山暮雪》所用的纸张是大千在日本特制的“大风堂纸”,由于是仿造宋代罗纹宣而成,所以纸张坚结而平滑,虽薄却颇耐擦磨,青绿重彩施于其上,浮于表面而不沉入纸内,特别显出色彩的华丽。此作画面左右各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左边山石嶙嶙,群松围绕,白云锁其腰,宛如人境之地,可以悠游其间。右边则一片清凉,流动的青绿,犹如山脉蜿蜒,残雪铺顶,白色世界仍透露出勃勃生机,美丽却不能亲近。二者强烈的对比,更显出大千的绝技,而竟将署款落于此间更是巧妙,显出大千先生艺高人胆大。

\
雨后山润 设色纸本 丙午(1966年)作

款识:咸和仁兄方家正之。丙午夏,爰翁大风堂写。钤印:大千唯印大年 本幅作品创作于一九六六年,画家着意表现的是雨后的山川景色,尤其抓住了“湿润”的要点。在作品中,张大千已经部分展现出其泼墨泼彩的全新技法,笔墨酣畅,纵横恣肆,充分利用了水的随机性与表现力,来描绘雨后云雾缭绕、山水清秀的场景。在色墨结合的方面,《雨后山润图》采泼彩与泼墨为一炉,其特点不在于夸耀色彩的绚烂夺目,反而强调色墨协调融合的效果。全图在视觉上呈现色中带墨,墨中带色,泼彩在大块的泼墨中若隐若现。

\
云山古刹

《云山古刹》布局有序,主次分明,中间采取泼墨泼彩之法,形成墨色酣重的主体山脉,营造出烟风云雾漂浮于山林上空的奇景,不但具有意象迷离的浪漫气氛,也有相当强之写实效果。周围以淡彩泼染,把如真似幻的抽象造型与大自然具体形象有机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远处则用笔勾勒群山屋舍,与泼墨泼彩形成的云雾虚幻相映衬,更显苍茫,瑰丽绚烂。画幅采取了鸟瞰构图之视点,气势庞大,造境雄奇,运笔舒缓迅疾,墨韵浓淡虚实,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大自然的万千气象。艺术源于自然而又回归自然,这种中西结合的全新画风,使山水作品之画面更加浪漫自由、灵巧新颖。

\
云山幽居 片连框 设色金笺 1966年作
\
洞天山堂 设色纸本 1967年作

款识:此亦洞天山堂意。旧传董元真迹,实房山、子久以后笔,偶为仲英贤弟拈出之。兄爰。钤印:大千唯印大年、八德园长年、丁未 张大千自六十岁以后画法大变,多作泼墨泼彩山水,此幅虽谓以宋元大家手笔为之,实是自出胸臆,墨彩淋漓,轻松自然,颇有现代水彩画的清新之感,却又不失传统本色。

\
瑞士雪山 纸本泼彩 镜片 丁未(1967年)作

款识:乙巳年十月既望,瑞士归来涉事,爰翁摩诘山园。钤印:大千唯印大幸 这幅作品全画以色彩为主,虽然这些色彩都是传统国画中的颜色,但是整体效果而言,都与传统的中国画有较大的距离。在画法方面,大千抛开用毛笔,不在他完全控制的情形下施于画面,反而使用半自动的技法,将色彩泼于画面上,然后控制其流动,使色彩与色彩间产生重迭或晕合,如此将传统的中国画线条减至最低的程度。不但造型与组合,以及全画面并无留白的章法和色彩,都与传统中国画大不相同,甚至全画强调色彩、光影强烈对比的观念,也是传统画中前所未见者。 《瑞士雪山》是画在日本制的金色画纸上,层层泼彩间,颜色稀薄处透析出泛金的底色,在右上方尚有一两块金色的原色,在不同的视角下反映出各种层次的反光。大千在1967至1969年间探索不同的泼彩法,曾经喜用白粉,就如此幅中,他用白粉来表现山顶受光面的积雪和山腰的白云。在此画的正上方则稍加类似传统皴法的笔触,却又故意不留笔踪,类似所谓的「虫蚀木、屋漏痕」,以示山脊的纹理。右上角的白色、浅蓝色和金色与左方的深色,呈现色彩与明暗的强烈对比,因而有阳光自云隙透射在白雪上的微妙光线变化的感觉。这种美感并不属于中国的传统山水,显然是结合了西方绘画的影响以及他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双重结果

\
碧峰古寺 设色金笺 1967年作 (5242.26万元,2010年12月香港佳士得)

题识:爰翁,五亭湖上制。钤印:丁未、大千唯印大年 张大千的八德园有一座三十亩地大的水池,池水来自天上的骤雨。湖畔建了五座亭子,除了点缀风景外,避雨亦极实用,即使在亭中避雨看雨,一片空蒙,似烟似雾,对大千先生日后所画的泼墨、泼彩是颇有影响的。 《碧峰古寺》,画面如同直挺高山耸立面前,气势摄人,近景水草密而不乱,层层迭迭于氤氲水气中,浓重的青绿色彩夹着水份,泼在画面自上而下,或沉淀、或相融,如同山壁间光影幻化,颜色自云岚中透出,石壁肌理若隐若现,神秘且华丽。

\
雨后岚新 镜心 设色纸本 1967年作 (537.6万元,2009年6月浙江保利)

款识:五十六年五月,摩诘山团雨后岚新写此。钤印:西川张爰、金石同寿、大千世界、大风堂、直造古人不到处

\
青绿山水
\

春山匹练图 设色纸本 丁未(1967年)作 (985.6万元,2009年11月中国嘉德)

题识:芙蓉簇落碧云高,匹练寒光双玉涤,坐爱春山愁粉黛,晓风吹雨障轻绡。丁未岁夏五,爰翁。钤印:张爰大千父、大风堂、乙亥已巳戊寅辛酉 此幅以泼墨为基调,再在巨岩及山头,泼罩以石青为主的青绿色调,并在适当处略加皴纹,利用订制罗纹纸吸收水墨较慢的性质,造成色墨流动互相推挤渗透的效果。特别在画幅顶部的一排参差黑块上,产生色墨交错的墨花,大千就因势稍加皴纹使成远山;并导引墨块间留出白纸以代表飞瀑和山中的白云,顶端再加渲染,使远山的层次增多。画幅下端勾勒出巨石,及大树枝千,更在画幅中央二瀑间的峭壁上,横出一树,略点红叶,是全画中最传统写实的手法……题诗一行在画幅左侧……其用笔结字均极精谨,劲力内歙,与色墨淋漓,形成极大的对比。其题字较小,似乎特意要衬托出画面造景的高大气势。 此幅作于1967年,此时乃大千先生泼墨泼彩创作成熟期,不少传世巨制即写成于这段期间。如送赠挚友张群七旬晋八寿礼的《四天下》通景屏,留给儿女的《山雨欲来》及《瑞士雪山》等,俱属其中代表作。从这些作品中可知,如大千先生所言“我已能把石青当作水墨那样运用自如,而且得心应手,这是我唯一自觉的进步,很高兴,也很得意。”这正是他对从半抽象到纯抽象技法熟练掌握,充满信心的表现。本幅虽采用泼墨泼彩,但章法结构仍接近传统,内涵相类于古典山水格局,在传统与现代、抽象与具象的融合中取得了协调和谐的效果。其选用石青石绿矿物颜料的效果尤见特出,因色泽厚实,富质感而历久不褪,故重彩泼洒画上形成坚实厚重的块面,如宝石般灿烂夺目,在灯光照耀下,映射出闪烁辉芒,堂煌亮丽的装饰性尤见凸显,可知他对色彩的运用已臻炉火纯青之境界。

\
云泉人家 镜心 纸本 题识:山中一夜雨,树梢百重泉。爰。

钤印:大千 张大千泼墨泼彩的作品数量在1967年后,数量大增,由于是半自动的技巧,画面效果的不可预测性,同一画中,有部分可以淋漓尽致,也有部分可以显现的生硬堆砌。此画采用泼墨叠彩法,画幅是采用竖构图,以中景的山势为画面的中心,画幅下端勾勒出树木丛林,而毕竟是用毕竟用半自动的技巧,仍然在丘壑和瀑布的布置上略显异于常格,而大千在这一时期,颇晓全画的整体效果,也就是在丘壑之外的水天空处,加以勾勒寺庙屋宇,有集中视线的作用。全画气势高峻雄伟、幽深而神秘,将山石衬托得突兀嶙峋。而且大千更在其上渲染远峰,层层高远没入烟霭之中,无有尽极,中幅则在幽暗中色彩斑斓,全数泼成。略无笔踪,另人想象山中的岩石林木具有的神秘美感,而且还以为全画的基座,受光的山壁上加上适度的传统的勾法,使此画在泼墨叠彩以外,尚兼具笔墨之美,传统与现代获得妥善的交融。由于张大千充分掌握墨与彩的流动,色阶的层次极其丰富,制造出高而深的空间感,以及善于利用颇具有现代感的构图截取式构图,更加强了此画的高远效果,突破传统山水画的限度,并将之推展至极限,确属大千此一时期极为出色的一件作品。

\
溪山烟霭 镜框 设色纸本 1967作 (746万港币,2011年11月香港佳士得)

题识:密林蔽日青蒙茸,两岸都归烟雾中。分明罨画溪头景,祗欠垂纶一钓翁。丁未上元,五亭湖上写。爰皤。钤印:大千、张爰、大风堂 1965年至1969年间,大千先生的泼彩风格已达巅峰。此幅作品即为该时期创作。画面乍看上去混沌一体,扑朔迷离,具有很强的抽象意味;细看则是山谷幽深、云气缭绕,显现出山涧的深不可测,一股清冽之气沁人心脾。抽象与具象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画法,最震撼人心的是他的色彩。对色彩的重视,从他敦煌临画即已开始。画中,他用石青、石绿,色彩效果发挥强烈,犹如蓝绿宝石纯净透明,极具视觉冲击力,表现出他对色彩极敏锐的天分。

\
胸中山岳梦中飞 镜片 纸本 款识:大千墨戏。

钤印:张(朱文)、张爰(朱文) 张大千的泼墨脱胎于中国古法,同时也受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在此画中,以泼墨为之,以水冲之,似树、似光、似岚、似雾,祥气弥漫。阔笔泼洒之后细心加以收拾,犹见功力。在近处的峡谷勾画几笔树枝,隐约其间,殊为别致。用心微细,一丝不苟,置于全幅之中有此数笔而醒全画。山中的古寺在云雾的笼罩下,飘缈有如仙宫。营造一幅蒙胧的诗境图。此及人格即画格,心境即画境的体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