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孖
张大千
 
张大千:谁说卧游山水无透视,我不服

张大千:谁说卧游山水无透视,我不服

时间:2021-08-13 16:56:42 来源:Artlib 弘雅书房 作者:

张大千:谁说卧游山水无透视,我不服

\

明代旅行家语录
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徐霞客
乐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尝不能兼,唯大理得之。——王士性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曹学佺

\

明代  沈周  溪山秋色图卷(局部)
 
明朝诞生了徐霞客、王士性、曹学佺这样的旅行家,还有擅长写旅行诗文的张岱、杨慎、袁宏道这样的文学家以及擅长作山水画的沈周、文征明、董其昌等画家,更有水利专家潘季驯、农学家徐光启、医药学家李时珍,他们专攻的领域虽不同,但相同的是都无法闭门造车来取得各自的成就,他们的成功与当时的“旅游热”多少都有关联。

\

明代  沈周  溪山秋色图卷
纸本墨笔  51cmx152cm
南京博物院
 
晚明兴起了一股旅游之风,但在这股旅游的大潮中,其中的游人,却是各有其类。
 
明朝人的旅游,从文人自己的体验来细分,实在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从旅游的群体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贵人之游,其实就是那些仕宦大老的出游。他们凭借自己的地位与特权,出游之时,有随从,所到之处,有供给与迎送。正如史料所言:“旌斾所向,郊迎负弩,候其游踪,供张夙具。”

\

宋代  佚名  春游晚归图
绢本设色  24.2cmx25.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第二类是豪士之游,他们凭借自己雄厚的财力,一路游玩,到处结客,所行尽是一些豪奢之举。正如史料所言:“载宝而行,倾财结客,舟车丝竹,不移而具。”
 

\

宋代  佚名  春游晚归图(局部)
 
第三类是布衣之游,凭借的是他们的高名与长技出游,不用自己的资粮,即可游遍天下的名山大川。正如史料所言:“恃其高名,卸其长技,王公倒屣,群彦捧杖。”
 
布衣之游又可分为三类:
 
01
因人之游
 
在明代,贵人做官需要有书记帮忙,贵人出游需要有人作伴侣,那么就必须带一些文人骚客作为随从,而那些文人骚客也因此不费自己的旅费得以游览山川。这就是因人之游。
 

\

明代  唐寅  水村行旅图(局部)
绢本设色  31.4cmx115.2cm
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
 
 
02
作客之游
 
在明代,也有一些人靠作客打秋风过日子。如某处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知府、知县,是他们父兄的门生、同年甚至亲戚,他们就跋涉千里,希望靠这一层的关系去分润膏泽,而顺便也可以沿路作登临之游。这就是作客之游。

\

明代  沈周  京江送别图
纸本设色  28cmx159.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

明代  沈周  京江送别图(局部)
 
 
03
独往之游
 
所谓独往之游,顾名思义就是一人凭借自己的赀力外出游览,贵人不敢相挈,俗士不能追随,只要准备好舂粮,就可以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出游,作一个完整的游客,尽管难免有地主寡情之事,但也无憾。

 \

清代  石涛  山水册(十二开)
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 
 
 
04
一般民众的旅游
 
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则远者为朝山进香或庙会,近则为岁时节日,用文人士大夫的眼光来看,群众性的旅游不过是一种“哄游”而已,却也是他们休闲化生活风尚的一种反映。
 
上面所说当然都是属于游人亲临其地的旅游,游屐确实到了真山真水的地方。其实,人的财力有限,精力也有限,在无奈之下,于是也就有一些读书人想出了所谓的“梦游”与“卧游”。

\

明代  唐寅  梦仙草堂图卷(画心)
纸本设色  28.3cmx103cm
弗利尔美术馆

\

所谓梦游,就是在梦中游历日夜思念的景点,通常是一些所谓仙人出入的名山仙境。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旅游景象,旅游者形体不动,并没有亲临其景、亲历其地,却可以宣称其内心已经游历了这些地方,所以又称为“神游”“卧游”。
 
当前受疫情影响,许多人不能得偿所愿去各地游览,那不如去画中跟随着前人的画作卧游一番。
 
但是,在卧游时,有些不了解的小伙伴(特别是一些外国友人)会产生疑问。他们觉得国画没有透视。其实中国画怎会没有透视?我们国画的透视,是从四方上下各面看取的,现代抽象画的透视不过得其一斑。
 
张大千:谁说中国画无透视?我不服。、
下面我们来看看张大千先生是如何解释的。
 
古人有几句话,可以说就是我们中国画十足的透视抽象的理论,即所谓“远山无皴,远水无波,远人无目”。

\

明代  唐寅  桐山图卷
纸本设色  31.2cmx137.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

近山有皴,近水有波
 
远山为什么无皴呢?因为人的眼力不能达到,就相当于摄影过远,空气中有一层雾,自然看不见山的脉络,当然就用不着皴了。“远水无波”,也是同样的道理,江河远远望去,哪里还看得见波纹呢?距离远了看人,当然连五官都分辨不清楚了,自然就是“远人无目”。这是自然的道理。

 

远山无皴,远水无波
 
所谓透视,就是自然,不是死板的。要知道,这些理论说法,是远在没有发明摄影之前。但是中国画理论早就有了这些极合摄影原理的说法,怎么能说我们中国画没有透视呢?
 
比如我们画远的景物,色调一定是浅的,同时也是轻轻淡淡、模模糊糊的,这就是用来表现远的。如果画近景,楼台亭阁,就一定画得清清楚楚、色调深浓,一看就如到了眼前一样,这也极合摄影原理。
 

\

清代  石涛  黄山图
24.5cm×19.2cm  纸本设色  1701年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石涛还有一种独特的技能,他有时反过来将近景画得模糊而虚,将远景画得清楚而实。乍看起来似乎不合上面所讲的道理,但这其实等于我们把摄影机的焦点对在远处。更像是我们用眼睛注视远方,近处就自然显得不清楚了一样。这是现代科学的物理透视。石涛当年就能将此用在画上,而又能表现出来,真是了不起。
 
所以中国画的抽象,既合物理,又包含着美的因素。

\

宋代  李成  晴峦萧寺图轴
水墨淡设色  111.76cmx55.88cm
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宋人沈存中,曾批评李成所画的楼阁都是“掀屋角”。何谓掀屋角?沈说从上向下的角度看起来,看到屋顶,就不会看到屋檐角,而李成的画是既具屋脊又见斗拱,颇不合理。

\

宋代  李成  晴峦萧寺图轴(局部)
粗粗看来,这个道理好像是对的,但仔细一想就知不对了。因为画既是以美为主点,李成用鸟瞰的方法,俯看到屋脊,并且又以飞动的角度,仰看到屋檐斗拱,就一刹那间的印象,将脑中所留屋脊与屋檐的美感合而为一,在画而上表现出来了。况且,我们中国的建筑,屋脊的美,斗拱的美,都是绝艺,若要同时表现出它们,不兼用俯、仰的透视是不能传其全貌的。
 

\

宋代  李成  晴峦萧寺图轴(局部)
既然解决了山水画中透视的问题,各位小伙伴是不是可以去画中畅游一番了?想像自己在画中神游,欣赏各地的美景,也是一次不错的旅行哟~
 
 
参考文献:
[1]陈宝良.狂欢时代:生活在明朝[M].人民出版社出版,2020.
[2]陈滞冬.大师谈艺录:张大千谈艺录[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2号